四川眉山东坡区:发展特色农保护航现代农业
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是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和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近年来,面对自然灾害频发、多发,蔬菜和杂交水稻制种经常受绵雨、洪涝、干旱、病虫害等不利影响,为提高对自然灾害风险的抵御能力,保障蔬菜和杂交水稻制种产业持续发展,东坡区试点推行蔬菜和杂交水稻制种特色保险,充分保障了种植户受灾后恢复生产所需,提高了农户生产的积极性,使之成为现代农业健康发展的助推器。
一、政府引导,部门协调,统筹推进
东坡区政府成立了特色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农业副区长任组长,区政府办、财政、农业、气象等部门及农村信用联社和保险公司负责人为成员,统筹组织协调全区特色农业保险工作,并将责任细化分解到各部门。区政府办公室负责保险工作统筹、协调、指导;区财政、金融、农业、气象、农村信用联社及其他相关部门主动与保险承办机构锦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密切配合,走村串户,实地查看,收集意见,及时研究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试点乡镇人民政府与保险机构紧密合作,切实做好本辖区特色农业保险推进工作;保险经办机构严格按照《农业保险条例》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农村基层服务网络建设,提高承保、查勘、理赔等重要环节的管理与服务水平。
二、结合实际,试点运行,稳步发展
2013-2014年度,蔬菜特色保险首先在蔬菜种植面积大且集中的太和、悦兴、尚义等8个乡镇试点,参保农户687户,面积4.7万亩,总保费280.78万元,其中农户上缴20%,区财政补贴80%万元,为东坡区蔬菜种植户提供了5700万元的保险保障;杂交水稻制种特色保险在修文镇、广济乡、太和镇等16个制种基地乡镇全面试点推进,394户农户投保,承保面积9296.6亩,总保费92.97万元,其中农户上缴30%,区财政补贴70%万元,为东坡区杂交水稻制种农户提供了1859万元的保险保障。2014-2015年度,蔬菜特色保险将扩大到12个乡镇,水稻制种特色保险覆盖全区。
三、强化支持,规范运作,农民自愿
2013年底,区政府专门出台了《眉山市东坡区蔬菜特色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和《眉山市东坡区杂交水稻制种特色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参保条件,并针对具体的种植品种,从农作物的各个生长环节和阶段发生的风险制定不同的赔付标准,实行全过程保障,解决农户种植各阶段的后顾之忧,为东坡区现代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农业特色保险工作中,保险承保机构锦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农业特色保险的承保人,自主自愿经营农业特色保险业务。种植户作为被保险人,自愿投保,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被保险人同意,不得擅自用直补农户的涉农补贴资金直接抵扣其应交的保费。
四、联合查勘,落实责任,高效理赔
为保证特色保险真正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保障产业健康发展,全区制定了规范的出险理赔规定和制度。出险后,理赔核损人员及时达到现场对灾情进行确认,查明受损原因、收集图片信息、核定受损数量,并将结果交与农户签字确认。为避免农户与保险公司的纷争,东坡区建立了由区级、乡镇灾情评估小组的联合查勘定损机制。当农户和保险公司就标的损失情况意见难以统一时,由乡级灾情评估小组查勘定损,保险公司按程序理赔;如还有争议,再由区级与乡镇级灾情评估小组联合查勘定损,以保证查勘定损的科学合理、公平公正。对不属于保险责任的,自做出核定之日起3日内向被保人发出拒赔通知书,并说明理由;对属于保险责任的,自做出核定之日起3日内完成核损、理算、核赔、形成赔款分户清单等程序。
2014年上半年,东坡区发生了局部的风灾、内涝和蔬菜病害,造成蔬菜受损,蔬菜保险承保主体锦泰保险公司及时赔付了近130万元资金,为当地农民快速恢复生产起到了巨大作用。7月杂交水稻制种在扬花期遭遇连续阴雨天气造成授粉困难、强风暴雨导致杂交水稻制种倒伏等严重自然灾害,10个乡镇35个村155户农户受灾,锦泰保险提供了近220万元的赔付资金,极大地减轻了受灾农户的经济损失。
(眉山市东坡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办公室供稿)
相关新闻
-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专刊2015年第4期 2015-02-06
- 甘肃敦煌:全面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步伐 2015-02-03
- 甘肃省农牧厅:实施“365”现代农业发展行动计划 2015-02-03
- 四川南充:打造丘陵地区现代农业建设新样板 2015-02-03
- 重庆潼南:蔬菜产业核心区建设初见成效 2015-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