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经验交流会交流材料之八: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 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
国家开发银行
近年来,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开行”)将支持现代农业发展作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领域,充分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通过规划先行、机制建设、模式创新、融资推动等多重手段,积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和示范区建设,取得了良好成效。截至2014年5月底,全行累计发放农业贷款1693亿元,贷款余额690亿元。其中2013年年度融资总量达到431亿元,同比增长60%以上。
一、加强与政府部门合作,积极支持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现代化是党中央、国务院确立的“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参与部门,开行加强与农业部等国家部委及地方政府合作,共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2012年4月,农业部与开行签署《共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合作协议》。双方选定现代粮食产业、“菜篮子”工程、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农业示范区等10个重点合作领域,共同提出创新农业融资服务体制机制,加大对现代农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的工作目标。同年7月,农业部与开行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开发性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意见》,推动以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突破口共同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8月,开行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召开全行首次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工作会议,对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和动员。近年来,开行先后有20多家分行与地方省、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为当地农业发展规划、探索支农发展模式等多方面提供融资融智支持。截至2014年5月,开行的融资服务已经覆盖84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对21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改革与建设试点项目承诺金额及正在推进的项目贷款金额累计超过30亿元。开行河北省分行与本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开展全面业务对接,与河北省农工委合作参与河北省“幸福乡村计划”融资方案设计,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开行银证合作已经在各地和种植业、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多个现代农业发展领域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二、加强机制建设,积极推动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
针对农业融资难问题,开行通过“管理平台+操作平台+担保平台+公示平台+信用协会”的“四台一会”模式,以机制建设为切入点,破解农业农村融资难题。一年多以来,开行先后在河南济源、四川南充、天津武清等现代农业示范区,协调政府和市场两种优势,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依托示范区农业投融资公司、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搭建操作平台,批量承接开行贷款,再以委贷等批发方式和社会化风险控制模式,构建以批发资金满足千家万户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融资需求的融资机制。截止目前,开行累计向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发放贷款129亿元,支持了330余个农业项目建设,仅2013年度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贷款发放就占到了当年全行农业融资总量的五分之一。“四台一会”模式凸显出开发性金融破解现代农业融资难题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该机制不仅促进了企业、担保公司、保险、金融机构等各类支农力量和组织间的稳定合作,达到了以金融资金聚合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加大农业投入的目的,而且通过社会公示和组建信用协会等金融社会化方法,促进了市场建设和信用建设,达到了农业融资风险可控、多方主体合作共赢和农业金融生态不断改善的良好成效。
三、大力创新探索,积极开展现代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
改革是破解发展制约,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必然选择。针对现代农业融资主体薄弱、信用能力不足等关键问题,开行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一是与江苏无锡、泰州等示范区政府共同推动成立无锡十八湾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区域性现代农业发展龙头企业,融资、融智助推其成长为示范区农业投融资主体和产业拉动的操作主体,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和农业订单等运营模式,带动中小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共同发展,在推动现代农业产业集中化、生产专业化和经营一体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二是在四川、黑龙江两省成功探索以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权益担保和反担保两种融资模式。其中,2014年4月开行向黑龙江省庆安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发放中长期贷款4900万元,支持来亿大豆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乐民红高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流转2万多亩土地进行规模化种植。项目将实现每年增产粮食2000吨以上,增效超过300万元,流转土地的农户家庭年收入增加1.5万元左右。当未来土地流转收入低于市场土地流转价格时,农户可以选择以原流转价格回购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享受股权收益。通过设立基金,用于支付流转土地农民的养老、医疗保险费用,保障农民日常生活。这些做法既发挥了政府组织优势,又按照市场规则推动了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还有力地保障了农民长远利益。
四、发挥中长期主力融资银行作用,积极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我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而中长期信贷资金不足是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开行积极加强与各级政府合作,发挥中长期融资优势,吸收借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成功经验,以全省统筹、夹层BT等创新模式支持了陕西、云南等全省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江苏界碑万顷良田等一批大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力促进了我国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建设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有效带动了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节水灌溉等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为进一步财政资金和金融资金结合及支农资金整合的有效方式,开行拟在黑龙江省肇东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研究采取“统一评审、统一授信、分项实施”的方式,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
五、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积极拓宽现代农业发展融资渠道
针对融资主体的资金需求和自身特点,开行发挥“投、贷、债、租、证”协同服务和综合金融功能优势,积极探索新的农业项目融资方案。如,以经营性租赁、供应链保理融资和流动资金贷款相结合的方式,支持江西正邦集团百万头猪养殖项目,支持佳木斯市开展农机推广业务,既保障了项目建设,也缓解了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和中长期资金需求较大的双重压力,探索了现代农业融资的新路子。通过承销发行票据的方式,帮助北京、广东、吉林、湖南等地区农业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以基金投资、股权投资等方式探索与贝因美、伊利等知名乳企开展业务合作。
六、以现代农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现代农业和城镇化联系紧密、相互促进,同时互为基础、相互制约。开行在安徽、辽宁、苏州等产业发展有基础、农民参与有意愿、政府引导有力度的地区积极开展试点,研究、探索以农业产业发展推动美好乡村建设和小城镇发展的思路和方法。古里镇是苏州市确定的23个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先导区之一,开行通过“规划先行、机制建设、融资推动”等方式,将现代农业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实施,一揽子承诺10年期4.6亿元贷款,其中农业板块投资1.5亿元,为古里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和高效渔业养殖基地等项目建设提供了全方位金融支持,统筹解决城镇化建设“钱、地、人”三大核心问题,有效缓解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架空、信用基础薄弱、融资主体缺乏等难题,为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探索了一条新路。
党中央明确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对抓紧构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开行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和部署上来,进一步增进认识,提高自觉性和主动性,把助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作为重要工作,继续发挥中长期投融资主力银行和开发性金融机构先锋作用,集中力量加大对现代农业发展战略性、基础性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为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一、加强与政府部门合作,积极支持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现代化是党中央、国务院确立的“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参与部门,开行加强与农业部等国家部委及地方政府合作,共同推动现代农业发展。2012年4月,农业部与开行签署《共同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合作协议》。双方选定现代粮食产业、“菜篮子”工程、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农业示范区等10个重点合作领域,共同提出创新农业融资服务体制机制,加大对现代农业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力度的工作目标。同年7月,农业部与开行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开发性金融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意见》,推动以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突破口共同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8月,开行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召开全行首次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工作会议,对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和动员。近年来,开行先后有20多家分行与地方省、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为当地农业发展规划、探索支农发展模式等多方面提供融资融智支持。截至2014年5月,开行的融资服务已经覆盖84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对21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改革与建设试点项目承诺金额及正在推进的项目贷款金额累计超过30亿元。开行河北省分行与本省现代农业示范区开展全面业务对接,与河北省农工委合作参与河北省“幸福乡村计划”融资方案设计,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开行银证合作已经在各地和种植业、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多个现代农业发展领域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二、加强机制建设,积极推动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
针对农业融资难问题,开行通过“管理平台+操作平台+担保平台+公示平台+信用协会”的“四台一会”模式,以机制建设为切入点,破解农业农村融资难题。一年多以来,开行先后在河南济源、四川南充、天津武清等现代农业示范区,协调政府和市场两种优势,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依托示范区农业投融资公司、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搭建操作平台,批量承接开行贷款,再以委贷等批发方式和社会化风险控制模式,构建以批发资金满足千家万户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融资需求的融资机制。截止目前,开行累计向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发放贷款129亿元,支持了330余个农业项目建设,仅2013年度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贷款发放就占到了当年全行农业融资总量的五分之一。“四台一会”模式凸显出开发性金融破解现代农业融资难题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该机制不仅促进了企业、担保公司、保险、金融机构等各类支农力量和组织间的稳定合作,达到了以金融资金聚合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加大农业投入的目的,而且通过社会公示和组建信用协会等金融社会化方法,促进了市场建设和信用建设,达到了农业融资风险可控、多方主体合作共赢和农业金融生态不断改善的良好成效。
三、大力创新探索,积极开展现代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
改革是破解发展制约,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和必然选择。针对现代农业融资主体薄弱、信用能力不足等关键问题,开行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一是与江苏无锡、泰州等示范区政府共同推动成立无锡十八湾农业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区域性现代农业发展龙头企业,融资、融智助推其成长为示范区农业投融资主体和产业拉动的操作主体,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和农业订单等运营模式,带动中小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共同发展,在推动现代农业产业集中化、生产专业化和经营一体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二是在四川、黑龙江两省成功探索以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权益担保和反担保两种融资模式。其中,2014年4月开行向黑龙江省庆安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发放中长期贷款4900万元,支持来亿大豆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乐民红高粱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流转2万多亩土地进行规模化种植。项目将实现每年增产粮食2000吨以上,增效超过300万元,流转土地的农户家庭年收入增加1.5万元左右。当未来土地流转收入低于市场土地流转价格时,农户可以选择以原流转价格回购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享受股权收益。通过设立基金,用于支付流转土地农民的养老、医疗保险费用,保障农民日常生活。这些做法既发挥了政府组织优势,又按照市场规则推动了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还有力地保障了农民长远利益。
四、发挥中长期主力融资银行作用,积极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是我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而中长期信贷资金不足是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开行积极加强与各级政府合作,发挥中长期融资优势,吸收借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成功经验,以全省统筹、夹层BT等创新模式支持了陕西、云南等全省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江苏界碑万顷良田等一批大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力促进了我国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建设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程,有效带动了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节水灌溉等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为进一步财政资金和金融资金结合及支农资金整合的有效方式,开行拟在黑龙江省肇东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研究采取“统一评审、统一授信、分项实施”的方式,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
五、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积极拓宽现代农业发展融资渠道
针对融资主体的资金需求和自身特点,开行发挥“投、贷、债、租、证”协同服务和综合金融功能优势,积极探索新的农业项目融资方案。如,以经营性租赁、供应链保理融资和流动资金贷款相结合的方式,支持江西正邦集团百万头猪养殖项目,支持佳木斯市开展农机推广业务,既保障了项目建设,也缓解了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和中长期资金需求较大的双重压力,探索了现代农业融资的新路子。通过承销发行票据的方式,帮助北京、广东、吉林、湖南等地区农业企业拓宽融资渠道。以基金投资、股权投资等方式探索与贝因美、伊利等知名乳企开展业务合作。
六、以现代农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积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现代农业和城镇化联系紧密、相互促进,同时互为基础、相互制约。开行在安徽、辽宁、苏州等产业发展有基础、农民参与有意愿、政府引导有力度的地区积极开展试点,研究、探索以农业产业发展推动美好乡村建设和小城镇发展的思路和方法。古里镇是苏州市确定的23个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先导区之一,开行通过“规划先行、机制建设、融资推动”等方式,将现代农业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实施,一揽子承诺10年期4.6亿元贷款,其中农业板块投资1.5亿元,为古里万亩优质粮食生产基地和高效渔业养殖基地等项目建设提供了全方位金融支持,统筹解决城镇化建设“钱、地、人”三大核心问题,有效缓解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架空、信用基础薄弱、融资主体缺乏等难题,为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探索了一条新路。
党中央明确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对抓紧构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明确要求。开行将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和部署上来,进一步增进认识,提高自觉性和主动性,把助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作为重要工作,继续发挥中长期投融资主力银行和开发性金融机构先锋作用,集中力量加大对现代农业发展战略性、基础性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为加快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相关新闻
- 关于报送2016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的函 2016-12-21
-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工作培训班在泰州举办 2016-12-14
-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模式调研活动的通知 2016-07-28
-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十大主题示范行动的通知 2016-06-14
- 关于开展2016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水平监测评价工作的通知 2016-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