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农业示范区 > 经验交流

2012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

日期: 2013-02-05 17:10 作者: 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 来源:农业部 【字体: 打印本页

松桃苗族自治县2012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

  一、建设成效

  (一)制定了现代示范区农业产业“151”发展工程,实施了三个“万元”工程,规划了六个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

  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的总体要求,制定了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151”发展工程,即“一个城市现代农业公园”“五个现代农业主导产业、五个特色产业”,建成“10万亩现代农业万元产值田、10万亩现代农业万元产值山、农民人均纯收入到2016年超过1万元”的三个“万元”工程;编制实施了“太平城市现代农业公园、大路茶叶产业园区、普觉生态畜牧产业园区、长兴百合产业园区、孟溪蔬菜产业园区、大坪柑蔗产业园区、盘石草食畜牧示范园区”六个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

  (二)整合部门资金,水利、道路、农机等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得到初步改善。

  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国发2号”支持贵州、武陵山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历史机遇,有效整合农业、水利、交通、扶贫开发、国土等部门项目资金集中投入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一年来,投入各类资金近4亿元用于建设田间工程、渠系配套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工程、沃土工程、农村沼气工程、“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程。

  围绕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示范推广大棚、喷微灌、遮阳网和防虫网、温湿调控等设施装备,加快发展农产品贮藏保鲜和冷链运输及安全检测等设施装备,以机耕作业道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三)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了示范区农业集约生产、科学生产,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示范区结合县情,与贵州省农科院、贵州大学、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等科研院校开展院校对接,集成了多项技术成果的应用。先后引进组织实施了“放牧草地和刈割草地建植技术、饲料青贮和秸秆氨化、微贮技术、优良品种引进和杂交改良品种推广、大鲵、特种野猪、竹鼠等特种养殖技术”“生态茶园建设及管理标准化技术、幼龄茶园间作技术、茶叶采摘和初加工技术”“百合、吴茱萸、金银花、板蓝根等中药材规范种植技术、百合原种繁育网室栽培技术、中药材组培育苗技术”。

  健全完善了基层农技服务推广体系。整合乡镇农技服务推广资源,组建了农业服务中心,包含了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畜牧推广站、扶贫站、产业发展办公室,健全了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有县级检验检测站1个,乡镇检验检测站28个。

  (四)实施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

  一是农民大户主体型,通过种(养殖)植能手,适度租赁土地(规模场)规模种植(养殖);二是企业主体型,通过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向农民租赁相当面积的土地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截止2012年10月,全县依法流转面积达16.9亩,占总耕地面积22%,其中:转包49000亩、出租62000亩、互换5200亩、转让28000亩,入股24000亩。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主体型8.1万亩,农户主体型8.8万亩,共形成100亩以上种茶、种药、养殖大户2166户。

  (五)创新机制体制

  推进了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间利益联结机制,在发展产业化基地过程中,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积极引导和协助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构建互惠互利、联结紧密的合作关系。目前,松桃县主要利益联结模式为“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公司+农户”;合作方式主要有订单合作、股份合作等。

  二、主要作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拟定了“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农业发展、增加农业效益、构建现代农业体系,提高农民收入”发展思路,成立了松桃苗族自治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县人民政府县长吴洋富任组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姜宏、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曾杰、县政协副主席姚能武任副组长,县财政局、县农牧科技局、县扶贫办、县水务局、县交通局、县国土资源局、县林业局、县工贸局、县统计局等县直有关部门和各乡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做到了示范区工作建设有规划、管理与服务协调开展,任务明确,责任落实,确保示范区建设顺利推进。

  (二)认真编制规划

  围绕生态畜牧业、茶叶、中药材等主导产业和百合、蔬菜、精品水果等特色产业,进一步调结构、转方式,优化区域布局,使示范区集先进性、示范性、经济性、创新性于一体。按照统筹规划、分步推进,市场导向、规模发展,重点突破、统筹发展,科技支撑、效益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原则,把示范区建设与工业化建设、城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和产业发展等规划统筹结合,一次规划、分年度实施的总体思路编制了松桃苗族自治县现代农业示范区“12.5”发展规划。

  (三)创新建设模式

  一是以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促进“土地股份制”运作,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步伐,大幅度提高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二是建立健全农村林权、房产权、土地经营权的担保抵押制度,释放农村存量资产,增强农民投资能力;三是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推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三)出台扶持政策

  2012年松桃县委、县人民政府结合现代农业示范区先后下发了《松桃苗族自治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意见》(松党办发〔2012〕4号),《松桃苗族自治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扶持政策实施方案》(松党办发〔2012〕27号)文件,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种植业基地规模、基地基础设施配套、种植业产业科技应用等予以扶持,仅县级财政扶持金额达2000万元。

  (四)多渠道争取资金投入

  2012年县级财政用于现代农业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金达到了2000多万元,争取各项涉农资金3亿多元,社会资金投入2亿多元,银行信贷投入2亿多元,部门整合投入5000多万元。

  (五)强化考核管理

  县委督察室、县效能办将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作纳入了考核范畴,与其他工作共安排,共考核。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历史欠帐太多,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近年来,我县虽然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一定改善,但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的原因,我县的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装备水平落后,产业水平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滞后,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不强,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依然是我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资金投入不足,渠道分散,难以形成合力

  一是项目专项资金投入不足,由于我县的示范区于今年获批,示范区的优势还不十分明显,项目安排还没有明显倾斜。加之由于部门分割,渠道分散,部门管理程序不同,侧重点不同,出现同一个项目多次申报、多次审批的问题,致使一批急需治理的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难以获批和启动实施。二是投资渠道比较单一,虽然基础设施建设对后期的产业发展起到较好的拉动作用,但投资的回报周期较长,难以发挥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作用,企业不愿意投资。三是市县配套资金不能及时到位或到位率不够理想。

  (三)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

  由于今春雨水过于集中和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受到涝灾和市场价格的影响,农民对一些高效作物特别是生长期较长作物进行科学种植的积极性不高;种植有畏缩思想,造成我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

  四、下一步推进思路和打算

  (一)进一步加大与农业科研院校的对接和合作力度

  为不断加快示范区农业科技进步步伐,示范引领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我县以11月6日在北京召开的农业科研院校对接活动为新起点,加大与农业科研院校的对接与合作力度,通过与农业科研院校合作共建示范区试验示范基地,组建科技推广联盟,把科研院校作为重要依靠力量,推广更多的技术、培养更多的人才。

  (二)多渠道筹集项目建设资金

  通过争取中央资金投入的同时,向省市争取项目配套资金,统筹实施基本农田、良种繁育和农技推广、农业机械化、农产品加工物流等重大工程,建立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强与中央部委、省、市的联系,把握投资方面及重点,积极争取上级对我县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支持,不断夯实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发展的基础。

  (三)继续抓好我县农业产业“151”发展工程,实施三个“万元”工程,七个农业产业示范园区的实施工作。按照松桃现代农业示范区“12.5”规划,围绕生态畜牧业、茶叶、中药材、油茶、烤烟五大主导产业,百合、果蔬、大鲵、竹鼠、楠竹五大特色产业,突出抓好“太平城市现代农业公园、大路茶叶产业园区、普觉生态畜牧产业园区、孟溪蔬菜产业园区、长兴百合产业园区、大坪甘蔗产业园区、盘石草食畜牧产业园区”。

  五、有关政策建议

  (一)设立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专项资金

  建议从2012年起,设立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专项资金,专项用于支持示范区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技术装备等建设。

  (二)实行优惠投资政策

  对进入示范区的项目和农业企业,符合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规定的农业项目,按高于10%标准给予奖补;可按规定申请市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优先申报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从事农产品加工的项目和农业企业用地,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给予优先安排。

  (三)优化投资环境

  坚持招商先行、项目带动战略,着力引进一批大企业、大项目入驻示范园,扩大农业有效投入。加快生产基地、加工企业、交易市场等示范区主体建设。争取园区早建设、早投产。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工作,强化土地经营承包权的流转集中,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优势产业向示范区集聚。取消县级财政资金配套政策,让县级资金优先用于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松桃苗族自治县农牧科技局

  2012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