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福建省漳浦县
漳浦县2012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
2012年,我县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根据《农业部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要求,按照农业部、省厅的部署,通过一年来的实施,我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建设成效
(一)主导产业发展优势凸显
粮食、蔬菜、水果、畜牧、水产是漳浦县五大农业主导产业。其中蔬菜、水果、渔业等已成为福建省重要的生产加工出口产业,现代化农业格局初具雏形。
1.蔬菜产业巩固壮大。2012年蔬菜种植面积32万亩(复种),总产61万吨,产值10.5亿元。2012年主要新建设重点项目如下:
一是建设集约化数控育苗棚5350平方米,配套内外遮阳系统、湿帘风扇降温系统、自动喷灌系统、移动式苗床系统、光温湿度自动化采集调控系统等,总投资额529.8万元。
二是建设320亩标准大棚水肥一体化系统,配套主控机房、配肥池、储肥罐、蓄水池、田间输入管网和膜下滴灌系统等,总投资123万元。
三是建设露地蔬菜2000亩节水喷灌系统及管道铺设、蓄水池、机井、机电等配套,总投资360万元。
四是建设蔬菜保鲜贮藏冷库3528立方米库房,配套机冷冻、冷却塔及相关配套、冷风机、配套供电系统、温控系统等设施,总投资150多万元。
2. 食用菌产业有新发展。一是福建含羞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我县海峡两岸(漳州)农业硅谷投资建设的食用菌菌苞生产线、瓶栽生产线和物联网项目,该项目占地为258亩,总投资为10200万元,建设食用菌无菌化瓶栽生产车间34526平方米,设备与技术全套从日本引进,并引进日本纯白金针菇菌种,科技水平为国际领先水平。项目于2012年10月24日正式投产,日产鲜菇达40吨(8万斤),年产新鲜金针菇1.32万吨,达产后的年销售收入17160万元,税后利润3756万元,为目前福建省规模最大的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基地。二是漳浦绿凯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杏鲍菇厂,占地面积近170亩,现有标准杏鲍菇房40栋,面积近20000平方米,日生产菌包45000包,日产杏鲍菇31500斤,年产杏鲍菇5750吨。今年扩大产能,开展第二期建设,在原来的基础上,将菌包增加日产30000包。三是赤岭乡昱新菇业合作社新建杏鲍菇场占地面积24亩,建设杏鲍菇养殖菇房70栋,日产杏鲍菇4.5吨。
3.粮食稳定发展。全县粮食播种面积48.8万亩,总产量20万吨,产值6.6亿元,规模种植比例达86%,其中连片千亩以上的粮田151片。
4.水果产业生产效益有较大提升。2012年,全县水果总面积34.5万亩,生产各类水果果品32万吨,产值7.8亿元。今年新种植高优水果莲雾600亩、蜜柚1500亩。
5.水产业健康稳定发展。2012年,全县水产品总产量35万吨,产值40亿元,其中水产养殖面积29.6万亩,实现水产养殖产量25万吨。
6.农产品加工业进一步提升。全县农产品加工产值98亿元,其中有26家蔬菜规模生产加工企业,实现年加工产量32万吨,产值16亿元,销售收入13.5亿元,出口创汇2.8亿美元。
(二)农业设施装备建设进一步发展
1.节水设施建设。2012年,全县新增节水喷灌面积0.4万亩,改造喷灌设施0.25万亩,截至目前,全县节水灌溉面积达22.5万亩,其中沿海乡镇蔬菜生产基地90%以上,实现地下水源节水喷灌。
2.标准农田建设。2012年,在石榴镇和霞美镇投资720万元,建设国家现代农业旱涝保收标准农田和省级标准农田11200亩,其中2012年度已完成1200亩。目前,全县已建设标准化高产稳产农田10.32万亩,其中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面积10.1万亩。
3.温室大棚建设。全县新建高标准的钢构蔬菜大棚0.25万亩,标准化菇房102万平方米。
4.生猪养殖标准化建设。福建趴趴跑生态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是集繁育、饲养、屠宰、肉制品深加工、自有专营店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农牧企业,是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是省级城市生猪调控基地。2012年继续投入600多万元继续完善基础设施。
5.农业机械化发展。全县现有蔬菜、粮油生产基地的翻犁、整地、培土基本实现机耕作业,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35%,90%以上蔬菜园实现节水喷灌。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及蔬菜种植大户,蔬菜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和节水喷灌作业。2012年度,我县实施农民购机补贴资金843.8万元,受益农户1644户。
6.农业信息化建设。县农业局12316农业服务热线全天候为农民提供免费服务,并已在16个(其中2012年新增8个)乡镇建立农户可直通省、市、县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终端服务网点(安装可触摸视频和宽屏幕电视),为广大农民提供及时的种养技术和信息;与漳浦县广电局合作,在漳浦人民广播电台“新农村热线节目”中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农业技术讲座与技术咨询服务;在全县21个乡镇建立了村级财务监管网络,实现村级财务监管现代化;建立了动物防疫应急指挥系统,有效地保障了畜牧的生产安全。
7.加强动植物防控体系建设。⑴基本完成漳浦县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加强了有害生物的预警与监控,及时有效控制重大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此外,在全县建设10多个植物疫情阻截带疫情监测点,设置100个红火蚁监测分点,在香蕉主产区建设6个香蕉枯萎病监测分点,在毛豆主产区建设5个监测分点等,有效控制香蕉穿孔线虫、桔小实蝇、香蕉枯萎病、红火蚁和台湾毛豆“大豆疫病”等病虫害的传播与蔓延。(2)动物防疫体系健全。全县建立了县、乡镇、村三级动物防控体系机构和队伍,设立疫控中心,加大了动物监测。
8.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建设。⑴建立全国和全省2012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试点企业。全国试点企业为漳州德立信农业有限公司、漳州市丹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省级试点企业为漳浦县锦鑫食品冷冻有限公司。目前,试点企业全部配备安装可追溯软件,现已实现电脑化管理。(2)完成漳浦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建设,配备快速检测流动车一辆、气相色谱仪1台、快速检测仪3台。2012年对全县主要生产基地及企业、批发市场和超市抽样检测82批次、750个样品,并接受省、市农产品检测中心对全县农产品开展定期检测和不定期抽检,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100%,全县未发生重大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三)科技推广应用力度加大
1. “五新”技术推广情况。新机具重点推广水稻插秧机、水稻收割机、起垄机。新品种主要推广超级稻优质稻品种甬优9号、丰两优四号、II优航2号等;马铃薯推广脱毒紫花851、中薯3号等;蔬菜推广“天光一本”、“春味晚抽”大葱等,“坂田七寸”、“威马11”、“红姑娘”胡萝卜等;水果推广“双肩玉荷包”和“蜜丁香”晚熟荔枝,“立冬本”及“储良” 晚熟龙眼,“闽引3号”(泰国种)莲雾等;新农药主要引进推广嘧菌酯、烯啶虫胺等;肥料主要推广“三本”专用肥、沼液等有机肥;新技术重点推广“稻-稻-薯”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蔬菜无公害栽培技术、太阳能杀虫灯和黄色诱虫版防治虫害技术、节水喷灌技术、集约化设施农业技术(大棚)、水果果实套袋技术、果树矮化回缩修剪技术。2012年,我县进一步加大蔬菜产业新品种引进推广力度,建立了胡萝卜和大葱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园、台湾蔬菜新品种示范片和出口创汇型蔬菜新品种示范片。
2.科技成果转化情况。我县研发的“天光一本大葱品种引进与产业化项目”获得漳州市2010年度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11年8月31日漳州德立信农业有限公司“‘天光一本’大葱栽培技术研究推广与产业化”成果获科技部“2011年度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立项,这是我县蔬菜产业首家获国家星火计划资助项目。因该品种高产、优质,2012年在我县进一步大面积推广应用,面积占大葱种植面积的82%。
3.科研单位联姻合作。2012年,我县进一步加大力度,鼓励有关单位和企业主动承接福建农科院、厦门大学、集美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热作所等农业院校和科研机构科研成果,并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如2011-2012年,与省农科院合作,承担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福建莲雾品种创新应用及产业带工程建设”,推广该院研发的“闽引3号”莲雾新品种面积900亩;如与集美大学科技合作,开展“枇杷果实采后贮运保鲜新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示范”项目;与福建省农科院土肥所合作,开展“蔬菜降污专用肥新技术在蔬菜产业化生产上的推广应用”项目;与厦门大学生命科学院合作,开展“天然酪氨酸酶抑制剂在减少果蔬废弃物,变废弃物为成品的节能减排及循环经济中的运用”项目。
(四)发展规模经营情况
粮食产业连片千亩以上的粮田151片,规模种植比例达86%。
蔬菜产业有5个万亩生产示范片,此外,全县21家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大多具有规模的自营生产基地近10万亩。水产产业省级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面积达23.7万亩。畜牧业生猪规模养殖出栏500头以上的养猪场达到177个,其中千头以上的猪场105个。
(五)经营体制机制创新情况
2012年,我县根据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要求,制定并实施《漳浦县现代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同年,我县在福建省率先创建漳浦农民创业园,这是我县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新举措,旨在进一步发挥漳浦台湾农民创业园的辐射带动作用,吸收、转化、推广台湾农民创业园的交流成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与台湾农民创业园形成互动发展态势。园区将立足现有农业基础和潜在优势,按照“用工业化的理念发展农业、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拓展农业”的思路,建设一批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农业项目,重点发展花卉苗木、生物科技、观光休闲等现代农业新兴产业,建设生物科技园、生态郊野公园、花卉苗木种植区、农业机械产业园、盈丰食品工业园、生态保护区、大棚蔬菜种植区、高产粮食种植区、高优水果种植区和食用菌种植区等10个专业产业园区。力争经过5年努力,园区内农业总产值将达到100亿元以上,实现农民再创业、产业再创造、技术再创新、环境再创优、效益再创高“五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此外,县政府出台了支持台湾、漳浦农民创业园优惠政策和其它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在资金、用地、手续办理等方面大力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通过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农户”、“基地带农户”等产业化生产经营模式,聘请并成立了由省、市农业部门、农业专家组成的农业专家服务团,鼓励其与农业生产基地合作,加快良种繁育、动植物疫病防控的研发和推广;推行科技市场服务一体化和科技成果产业化,鼓励农业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机构参与的产学研联合体,形成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优先扶持优良品种培育、引进和推广,农产品深加工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依法、自愿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产业化。全县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约9万亩,尤其是集约化、规模化的现代设施农业得到长足发展。在农业融资方面,创新示范区投入融资机制,发挥政府资金引导和激励机制的作用,鼓励和引导台资和民营企业、专业户和农民筹资参与基础设施、农业“五新”技术应用等领域的投资。尤其是企业租赁土地抵押贷款,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如县政府2010年出台了《漳浦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暂行办法》,在全省率先实行承包经营土地抵押贷款。2011年开展蔬菜种植保险试点工作。
二、主要创新举措
(一)强化领导。为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强对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各涉农部门的协调与配合,落实责任,加强管理,形成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合力。我县将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作作为年度重点工作,成立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县政府办、农办、财政局、发改委、农业局、水利局、质监局、统计局、海洋与渔业局、农机站等单位主要领导组成,负责做好漳浦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组织协调。
(二)规划引领。为进一步推进我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我县根据上级的有关要求,补充制定了《福建省漳浦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规划(2011-2015年)》和《2012年漳浦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实施方案》,以促进现代农业有序开展。
(三)出台扶持政策。研究和制定现代农业优惠措施,对进入漳浦现代农业领域和重点产业发展区域投资的企业,在其享受国家、省、市有关优惠政策的同时,从土地出让和租赁、贷款贴息、科技项目扶持等方面予以优惠。根据国家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引导同类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在相应规划园区内集群发展;对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符合结构调整要求的龙头性项目,积极争取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认真贯彻国家粮食综合直补和农作物良种补贴政策;大力推进水稻保险,使参保率100%以上;开展蔬菜、水产保险试点工作;推进承包经营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争取更多的银行资金投入我县的种植业和养殖业生产与加工;出台《漳浦县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农产品创品牌的实施意见》,对农产品创品牌给予资金奖励。
(四)争取资金投入。2012年,我县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继续加大现代农业投入力度。一是农业基础配套不断完善,对接重点水利项目16个,投入1.8亿元(其中国家补助1.2亿元)实施水库除险加固、海堤强化加固等8大类42项水利工程建设;投入7200万元,抓好冬春水利工程修复,荣获全省“冬春水利建设及水利工程水毁修复先进县”;二是筹资120万元,建设省级标准农田1200亩;三是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2000口,其中中央、省补助400万元;四是购机补贴资金843.8万元;五是省级蔬菜集约化育苗基地建设项目100万元等。
(五)强化考核管理。根据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考核评价办法,结合我县具体情况,要求实施项目的企业成立项目实施领导小组,每月报告实施进度1-2次,做好阶段小结、年度总结。同时,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管,确保专款专用。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企业资金压力问题。我县人多地少,是农业大县,现代农业建设起步早,因现代农业涉及产业方面广,具有的示范亮点较多,投资较大,虽然近几年来,我县各级政府、各企业加大力度增加投入,但仍存在需建设的项目较多、投资量大、融资也比较困难,在资金运转上企业压力较大。为此,需上级给予制定政策支持。二是企业电力的费用问题。当前我县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电力计费还是用工业用电计费,成本投入较大。
四、下一步推进思路和打算
我县将根据国家产业规划政策及《漳浦县现代农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继续发挥对台农业合作优势,以打造海西对台现代农业合作基地为核心,以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为目标,按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农药、新机具,继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推动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科技农业以及观光休闲农业发展,进一步推进漳浦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2013年重点建设项目将根据省农业厅整体安排,再进一步规划实施。
五、有关政策建议
一是各级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扶持的力度,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如贴息贷款,或加大农村流转承包种植基地的抵押贷款额度等。
二是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用电方面给予政策优惠,按农业用电计费。
漳浦县农业局
二0一二年十一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