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农业示范区 > 经验交流

2011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山东省平度市

日期: 2013-02-01 19:42 作者: 山东省平度市 来源:农业部 【字体: 打印本页

平度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2011年度建设工作总结

  2011年以来,平度市严格按照《农业部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农计发【2009】33号)要求,把打造沿海典范、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作为目标,围绕粮油菜果四大主导产业,积极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运作的“四化”战略,不断完善农业服务、农产品市场流通和农业基础设施保障“三大”体系建设,着力构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整体推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我市2011年度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设成效

  (一)粮油菜果四大主导产业规模效应进一步显现。去年,安排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20个,全面落实浇灌封冻水等关键抗旱技术措施,辐射推广高产创建经验,在大旱之年,实现了夏粮生产“九连增”,全市粮食总播种面积321.6万亩,总产突破30亿斤大关,达到31.5亿斤,总产跃居山东省第一,创历史最高水平。投资1240万元,规划建设了优质花生良种繁育基地4万亩,发放补贴资金560万元,全市花生单产达到332公斤,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新发展设施农业2.25万亩,总面积达到23万亩,200亩以上规模设施小区达到5个,带动全市蔬菜总产值达到40亿元。投资600多万元,新建标准果园6个,5000余亩,带动周边5万亩果品增产15%。蔬菜、果品产业水平的不断提升,带动了我市休闲观光农业快速发展,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大泽山葡萄观光园被确定为示范点。全市已建成马家沟芹菜产业园(AAA级景区)、大泽山五龙埠和天池岭葡萄观光园等较大乡村旅游观光景区3处,建有科技示范园、农家园、采摘园等特色旅游景点20余处。

  (二) 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制定和发布地方农业生产标准5项,全市达到60项,主要农产品生产全部实现有标可依。投资105万元,规范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9处,总数达到65处,面积13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0%以上。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2个,总数达到109个。市农产品质量综合检测站具备省级计量认证资格,全年检测农产品样品2万个以上,确保了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企业、合作社和市场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市有农产品加工企业680余家,规模以上110多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个,省级3个,青岛市级8个,从业人员8万多人,年销售收入130多亿元,加工转化率50%以上,带动农户20多万户。全市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384家,其中农业部示范社18家,省级示范社3家,青岛市示范社50家,带动农户10万余户,年销售农副产品200多万吨,为农增收近亿元。培育建成南村蔬菜、何家店花生、仁禾生姜、明村西瓜等规模较大的专业批发市场11处,年交易量250多万吨,年交易额40多亿元。其中南村蔬菜市场、仁禾生姜市场成为农业部定点市场,何家店花生市场成为全国最大的花生交易集散地。

  (四)品牌农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全市注册农产品商标150个,拥有青岛市以上著名商标11个,青岛市以上名牌农产品18个,其中马家沟芹菜、喜燕牌花生油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大泽山葡萄被认定为山东省名牌农产品,顺科鸡蛋、琴豪牛肉被评为山东省著名商标。全市拥有马家沟芹菜、大泽山葡萄、平度大花生、蟠桃大姜、平度牛肉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4个,数量和保护面积位居全国县级市首位。

  (五)农业科技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年内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60多项,安排试验示范100余批(次)。积极开展“科技人员联系种植大户”活动,指导联户对象800余次,帮助解决生产管理中的问题80多个,增加经济效益6000余万元。举办大型培训班14期,举办专题讲座110余次,培训农民4.2万人次。

  (六)农业设施装备建设进一步夯实。去年,共投入资金7000多万元,改造中低产田3.75万亩。按照青岛市实施“四百工程”(百万亩高产粮田,百万亩优质蔬菜,百万亩优质果茶和百万亩花生)实施要求,已连续投入资金1.2亿元,建成高产优质高效粮食和蔬菜示范区64万亩。截止目前,全市累计改造中低产田55万亩,农业有效灌溉率达71.3%,农业机械化程度达86%,通油路村庄达100%,实现农村“五化”工程全覆盖。

  二、创新举措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为示范区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自2010年8月份被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来,青岛市和我市两级高度重视示范区建设工作。首先,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建设规划。去年3月底,编制完成了《平度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2011—2015年)》,青岛市组织国家、省有关专家对规划进行了论证评审。5月份,我们按照评审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最终形成了一个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可操作性比较强的建设规划。其次,强化了示范区建设的组织管理。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做好示范区的规划、指导、协调和项目资金的整合、使用工作。第三,加强了示范区建设的财政支持。我们坚持多渠道筹措资金,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优化农业投资环境。去年,平度市政府投入现代农业的资金达3亿多元,其中列出专项扶持设施农业发展的资金达到5000万元。

  (二)实施“四化”战略,落实重点项目,全力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一是加快推进四大产业的区域化布局。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重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形成了平西南优质粮油、平东优质出口蔬菜、平北生态果品“三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农产品生产板块,以优势产业布局的区域化推动示范区的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二是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以提高农产品的内在品质为核心,以“三品一标”为抓手,积极推进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农业质量标准、产品质量认证、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三大体系建设,扩大“三品一标”基地建设规模,整体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三是纵深推进产业化经营。围绕优势特色产业,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市场+农户”、“专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培育了一批带动力强的大型农业龙头企业,规范发展了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的“四化”合作社100余家。四是深入开展农业品牌化运作。把先走高端再开辟中低端作为推进农业品牌化的根本路径,高水平举办春季云山大樱桃节、夏季明村西瓜节、秋季大泽山葡萄节、冬季马家沟芹菜文化节、牛业发展大会、花生博览交易会、旧店苹果展交会、仁禾生姜交易会“四节四会”,赋予了农产品更多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了平度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健全完善“三大”保障体系,确保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健康发展。一是健全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在加强传统技术推广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推广载体,创立了平度农业门户网站—江北(平度)农业信息网,出刊了农业技术普及推广类刊物《平度农业》,公开发布政策、技术、购销等各类信息。同时,积极开展科技联户、科技赶大集等服务活动,并利用职教中心、农业广播学校、远程教育等培训手段,对全市农民进行了广覆盖的教育培训。二是加强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整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新增千亿斤粮食计划、商品粮基地建设、标准粮田建设等项目,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改善水、电、路等农业基础设施。三是健全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高度重视市场流通对现代农业的支撑作用,重点扶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积极培育农民经纪人和运销大户,形成了经纪服务的整体合力。积极推行“农超对接”,沃尔玛、家乐福、佳世客等大型超市相继将我市农产品纳入销售网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去年以来,虽然我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从我市实际情况看,还有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亟待解决。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市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虽然不断加大,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但是从总体情况看,农业基础设施还存在一些问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亟待提高。就我市实际来看,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不够,现代农业经营模式与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比存在差距。三是农业科技推广依然存在薄弱环节。虽然我市不断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方式,但基层推广体系不健全,特别是镇村级技术服务力量薄弱,科技成果转化慢,现代农业科技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平度正在全力创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模式,亟需国家层面的资源扶持。建议尽快制定出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扶持政策,进一步整合农业、水利、科技、发改等方面的政策、资金、技术、项目等资源予以集约投入、优先扶持。

  四、下步推进示范区建设的思路打算

  下步,我们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主要工作思路是:坚持以高端农业引领传统农业发展,以建设特色鲜明、沿海典范、全国一流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目标,按照“巩固提升传统粮油,重点突破园艺果菜”的发展思路,以青岛市提出的设施农业、规模农业、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出口“四大”基地建设为要求,以“双百双千”工程为依托,实行点线面结合,突出重点,打造亮点,努力建成一批能够彰显平度特色,具有典范水平的闪光点、产业带,形成区中有园,点线结合,面上普遍提高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全力打造中国品牌农谷,争当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一是以推进农业主导产业升级为重点,进一步优化产业区域布局,夯实现代农业产业基础。实施百万亩花生示范区和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等建设项目,重点沿田新路、躬崔路打造60万亩高产优质粮油产业带。借助大沽河综合治理工程,高标准建设一批蔬菜标准园,打造沿三城路30万亩优质蔬菜产业带。以标准果园建设为带动,突出发展葡萄、甜樱桃、苹果等特色优势产业,在平北山区建设40万亩生态果品示范区。实施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二是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重点,加快农业生产标准化向精致化跨越,全力打造中国品牌农谷。进一步健全农业质量标准体系,抓好“三品一标”认证工作,争创全国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全力办好“四节四会”,积极争创省、国家级名牌农产品,加快推进中国品牌农谷建设。三是以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为重点,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空间。围绕加快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加快推进波尼亚食品等农字号项目落地,扶持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增强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升级改造南村蔬菜、何家店花生等重点农产品批发市场,健全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四是以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手段为重点,加强现代农业科技体系建设,持续增强农业科技支撑能力。健全基层科技服务体系,有效整合合作社、企业、院校、科研单位的科技人员力量,积极发展多元化农技推广模式。开展农产品深度加工、保鲜储运、生物技术等科技攻关,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农业集约生产、科学生产。

  二○一二年六月十六日

  

附件: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1年建设情况表

示范区名称:平度市人民政府

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2010

2011

备注

1.基本情况

国土面积

平方公里

3166.5

3166.5

 
   

耕地面积

万亩

244.9

244.6

 
 

水域面积

万亩

7

7

 
 

总人口

万人

137.4

137.6

 
 

农业人口

万人

121.4

122.5

 
 

农业劳动力

万人

76.4

77.4

 
 

农户总数

万户

37.4

37.5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524.2

624.1

 
 

农业总产值

亿元

79.7

84.1

 
 

财政总收入

亿元

30.5

38.4

 
 

财政支农总投入

亿元

5.7

6

 
 

农民人均纯收入

10133

12022

 

2.农业产出情况

粮食总产量

亿斤

149.7

158

 
   

粮食总产值

亿元

28.4

32.9

 

棉花总产量

万吨

0.4

0.4

 
 

棉花总产值

亿元

0.8

0.8

 
 

油料总产量

万吨

14.9

14.3

 

油料总产值

亿元

7.1

7

 
 

糖料总产量

万吨

0

0

 
 

糖料总产值

亿元

0

0

 
 

生猪总产量

万吨

6.8

7.7

 
 

生猪总产值

亿元

13.5

19.4

 
 

肉禽总产量

万吨

9.9

10.2

 
 

肉禽总产值

亿元

15.4

14.8

 
 

蛋类总产量

万吨

3.7

3.6

 
 

蛋类总产值

亿元

2.8

4.7

 
 

奶类总产量

万吨

2.3

2.4

 
 

奶类总产值

亿元

0.6

0.5

 
 

水产品总产量

万吨

1.1

1.1

 
 

水产品总产值

亿元

1.3

1.4

 
 

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

亿元

120.51

122.1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

%

99.73

99.8

 

3.农业物质装备情况

旱涝保收标准农田面积

万亩

151.8

152

 
   

设施农业面积

万亩

22

23

 
 

农业机械总动力

万千瓦

300.2

309.7

 
 

灌溉水利用率

%

56

71.3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

81

82

 

4.农业科技支撑情况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60

65

 
   

高产创建示范面积

万亩

8

20

 
 

每万名农业劳动力拥有农技人员数量

3

3

 
 

引进推广新技术数量(项)

13

15

 
 

引进推广新品种数量(个)

50

52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数量

万人

13.8

13.9

 

5.农业经营管理情况

土地规模经营比重

%

2.66

3.02

集中连片100亩以上

   

生猪规模养殖率

%

82

85

年出栏100头及以上

 

蛋类规模养殖率

%

100

100

存栏量2000羽及以上

 

肉禽规模养殖率

%

100

100

年出栏1000羽以上

 

奶牛规模养殖率

%

78

80

存栏量10头以上

 

省级(含)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的养殖面积

万亩

0.3

1

 
 

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比重

%

4.4

4.6

 
 

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

万亩

160

160

 
 

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个数

4

4

 
 

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个数

14

14

 
 

无公害农产品

68

74

 
 

绿色食品

28

30

 
 

有机农产品

9

9

 
 

农产品地理标志

13

13

 
 

三品一标认定面积

万亩

25

27

 

6.建设资金投入情况

建设总投入

万元

45371

48236

 
   

本级财政投入

万元

7000

8200

 
 

争取上级财政投入

万元

30494.

31400

 
 

企业(含合作社)资金投入

万元

6877

6978

 
 

银行信贷投入

万元

     
 

农民自筹投入

万元

1000

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