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新疆沙雅县
新疆沙雅县2011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建设工作总结及建设情况表
近年来,沙雅县始终坚持“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商旅活县、科教兴县”的发展定位,努力建设“粮食、棉花、林果、畜牧、设施农业、特色作物”六大农产品基地,以“南棉北粮”种植布局为主,不断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按照《农业部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农计发[2009]33号文件精神,沙雅县于2011年10月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范围为沙雅县全县。2012年1月,沙雅县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经过近半年的建设,现将2011年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沙雅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简称示范区)位于天山中段以南,塔里木盆地北部,塔里木河中游,渭干河下游地带。示范区总面积3.2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955—982米。县城距314国道43公里,距南疆铁路新和站45公里、库车站58公里,与省道210、221相连,国道217贯穿其中。示范区辖六乡四镇三个农牧场,167个行政村。2011年,示范区总人口25.86万人,农业总产值22.43万元,比上年增长14.81%。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加强领导,科学编制规划。按照农业部文件精神和自治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有关要求,沙雅县及时成立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联系会议制度。迅速组织人员,结合农业、畜牧、水利、林业等农口各系统及沙雅县国民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沙雅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并及时上报自治区农业厅及农业部审核。
(二)加强示范区资源整合,积极开展示范区建设。按照规划,沙雅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分为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其中核心区位于红旗镇,将建成三个功能园共“六大中心、三大基地和一大休闲体验园”。三个功能园为优质农产品良种繁育与高产种植园、现代高效畜禽生产养殖示范园、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体验园。示范区分布在各乡镇,辐射区为喀什地区和和田地区及周边县市。沙雅县在积极申报创建后,积极整合示范区资源,现已初步形成粮棉高产示范片、农业清洁生产示范区、特色作物生产示范片、特色林果示范园等,通过示范片、示范区的工作,认真总结了示范区全年农业生产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粮棉高产创建活动,不断巩固国家优质基地县和自治区商品粮基地县地位。2011年,示范区粮食种植面积38.48万亩,单产481.02公斤,总产18.51万吨。其中:小麦22万亩,单产为464.8公斤,总产为10.22万吨;复播玉米16.48万亩,单产503.1公斤,总产8.29万吨。示范区高密度种植棉花92.25万亩。平均单产116.23公斤,总产10.9万吨。建立小麦高产示范田6.21万亩,棉花高产示范田16.02万亩。
二是抓好设施农业,发展小农经济作物,增加农民收入。全年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221亩,设施农业总面积达15069亩,其中温室总面积达3969亩,设施农业亩均效益达3872元。各类特色经济作物种植总面积13.55万亩(折算后净面积)。棉花套种小茴香10.27万亩;种植胡萝卜2.5万亩;种植西甜瓜1.8万亩。
三是加强农业产业化工作。2011年示范区乡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为50507万元,全年实现增加值15574万元,实现利润3609万元。一是组织2家企业(鸿力棉业和塔河明珠果业)完成地区级龙头企业申报工作,二是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农业产业化项目1个,争取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20万元。三是完成了示范区2家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监测工作,最终认定沙雅县盛疆制粉为自治区级龙头企业;四是积极开展了沙雅县新疆农产品北京展销会筹办工作,共有9家企业(合作社),8大类,30余种特色农产品参展,沙雅县塔里木绿色农产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塔迪亚克”牌红枣在第二届新疆农产品北京交易会上荣获金奖。
四是大力发展节水滴灌,着力构建现代节水农业。2011年,示范区新增农业高效节水滴灌面积5万亩,新增首部86座,截至2011年底,示范区节水滴灌总面积达28.55万亩。为推进阿克苏地区“节水滴灌增效年”活动深入开展,示范区不断完善高效节水的管理工作,及时制定了节水滴灌设备保养检修制度、滴灌首部运行管理制度、节水滴灌乡规民约等各项规章制度,并挂牌上墙。制定和出台了《沙雅县2011年棉花滴灌高效节水增效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了三只队伍:即节水滴灌运行管理队伍、滴灌系统维修队伍(55人)、棉花滴灌农艺技术服务队伍(19人)。节水滴灌队伍以首部为单位,明确每支队伍的责任与义务,严格按照滴灌系统运行管理制度对滴灌系统按时维护保养,保证各滴灌运行各项技术服务落实到位,保障系统高效运行,为农民增收提供技术保障。
五是大力实施农业清洁生产(农田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技术推广)项目,项目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强化宣传,积极动员示范区农户购买使用0.008mm以上的厚膜。在春播期间,全县5个项目乡(镇)共计购买厚膜553.5吨,对购买使用0.009mm以上厚膜的农户给予每公斤3.1元的补贴,厚膜推广面积达18万亩。在项目乡镇投入残膜回收机具52台,积极开展农田废旧地膜回收工作,废旧地膜回收面积近51万亩,并将回收的废旧地膜由企业再加工制成废旧粒子和地膜管芯,使资源化达90%以上,较好的实现了农业清洁生产。
六是大力抓好新型科技推广应用,努力抓好农民科技培训。机采棉技术是一项涉及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综合技术,大力推广能有效解决植棉中拾花劳力紧缺的矛盾,降低拾花成本。2011年,在示范区推广示范机采棉,农业部门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为现代农业技术推广重点,积极在示范区成功推广种植2万亩机采棉,配套化控、滴水、配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措施,该技术在示范区取得成功。结合农业发展布局,以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目标,针对示范区农民对棉花、小麦高密度种植、节水滴灌、测土配方施肥、优质农产品生产等技术的需求,结合阳光工程农民培训,科技之冬培训等工作,进一步加大农民培训力度,2011年累计培训农民1万余人次。
三、创新举措
在示范区建设中,沙雅县一开始就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上,力图尽快探索出可以复制、能推广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从创建工作开展以来,从三个方面探索创新机制:一是创新引导机制。在示范区建设中,认真总结并充分借鉴外地经验,找准政府的角色定位,按“政府引导、农民自主”的原则,科学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召开农业生产现场会、农业生产推进会、林果业“施肥周”、农产品博览会等,带领项目区农民到现代农业林果业管理较好地区参观,组织科级干部到昌吉州玛纳斯观摩粮食高产创建、到沙湾县参观现代大型机械应用等,在开阔视野的同时引导农民解放思想、转变发展观念;牵线搭桥引入龙头企业,带领农民发展产业;着力搞好项目区基础设施配套,为农民发展产业创造条件。使农民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得到激发,积极参与示范区建设。二是创新融资机制。资金是示范区建设的最大瓶颈,加大了政策扶持。一是号召全县各级干部共同努力,按照不同职务级别标准,在农村信用合作社存入定期存款,为示范区农户春耕备耕信贷资金提供支持。二是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对示范区农户使用良种给予15元/亩的补贴和88元的小麦农资综合补贴,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提高农民使用良种的积极性。同时,积极争取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对企业、合作社的农产品加工提供资金支持,引导其扩大规模及生产能力。三是下达考核目标,加强项目争取力度。由于示范区资源有限,财政财力较弱,为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投入,政府将争取项目资金作为各单位年度考核目标,督促各单位积极争取上级扶持资金。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一)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沙雅县属于土壤盐碱化较重地区,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如农田水利设施基本属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设,年久失修,部分功能丧失。在这样的基础上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需要在基础设施上大力投入,建议农业部、水利部等国家部委给予项目整合,促进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
(二)资金投入缺口较大。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是一项“国字号”工程,农业部要求“只能成功、不能失败”,面临的任务重、压力大。沙雅县示范区是由六乡四镇组成,点多面宽量大,所需投入的资金较大,而县财政财力有限,配套建设资金量太少,不能满足各类农业项目建设所需。资金投入的不足,影响了项目建设的快速推进、现代设施设备的引进及科技的应用,迫切期望农业部、自治区能给予更多的支持,在一些政策上给予突破,让我们先行先试。
六、下一步推进思路和打算
(一)落实领导小组联系会议制度。组织农口各部门,及时召开联系会议,研究制定示范区农业产业发展的结构和优惠政策。积极开展同科研院校的结对活动,联合建立试验、示范基地。
(二)进一步修改完善示范区规划。紧密结合沙雅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结合实际,进行周密调研,在详细论证的基础上,认真修改完善规划,使规划具有前瞻性、可预见性、可行性、可操作性。
(三)加强农业项目监管,严格落实项目实施方案,使农业项目建设取得实效。
附表:沙雅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1年建设情况表 附表: 沙雅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1年建设情况表 |
|||||
示范区名称(示范区县(市、区)政府盖章):新疆沙雅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
|||||
类别 |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10年 |
2011年 |
备注 |
1.基本情况 |
国土面积 |
平方公里 |
31848.17 |
31848.17 |
|
耕地面积 |
万亩 |
121.66 |
123.7 |
||
水域面积 |
万亩 |
86.91 |
86.91 |
||
总人口 |
万人 |
24.9 |
25.86 |
||
农业人口 |
万人 |
18.8 |
20.36 |
||
农业劳动力 |
万人 |
16.8 |
17.37 |
||
农户总数 |
万户 |
3.79 |
3.83 |
||
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25.6549 |
32.5785 |
||
农业总产值 |
亿元 |
18.77 |
22.43 |
||
财政总收入 |
亿元 |
6.06 |
10.33 |
||
财政支农总投入 |
亿元 |
3.8058 |
3.6571 |
||
农民人均纯收入 |
元 |
6724.17 |
7724.9 |
||
2.农业产出情况 |
粮食总产量 |
亿斤 |
1.834 |
1.851 |
主导产业 |
粮食总产值 |
亿元 |
2.3158 |
2.5926 |
||
棉花总产量 |
万吨 |
8.85 |
10.72 |
主导产业 |
|
棉花总产值 |
亿元 |
11.5497 |
12.8473 |
||
油料总产量 |
万吨 |
0.2106 |
0.04 |
非主导产业 |
|
油料总产值 |
亿元 |
0.109 |
0.0242 |
||
糖料总产量 |
万吨 |
2.15 |
1.84 |
非主导产业 |
|
糖料总产值 |
亿元 |
0.1828 |
0.0922 |
||
生猪总产量 |
万吨 |
1.43(万头) |
1.66(万头) |
非主导产业 |
|
生猪总产值 |
亿元 |
0.1408 |
0.1651 |
||
肉禽总产量 |
万吨 |
69.8(万只) |
80.99(万只) |
非主导产业 |
|
肉禽总产值 |
亿元 |
0.1256 |
0.1486 |
||
蛋类总产量 |
万吨 |
0.1503 |
0.202 |
非主导产业 |
|
蛋类总产值 |
亿元 |
0.0449 |
0.0602 |
||
奶类总产量 |
万吨 |
0.2702 |
0.421 |
非主导产业 |
|
奶类总产值 |
亿元 |
0.0617 |
0.0972 |
||
水产品总产量 |
万吨 |
0.0125 |
0.0298 |
非主导产业 |
|
水产品总产值 |
亿元 |
0.0161 |
0.0384 |
||
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 |
亿元 |
12.2829 |
13.2645 |
||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 |
% |
97.8 |
98 |
||
3.农业物质装备情况 |
旱涝保收标准农田面积 |
万亩 |
0 |
0 |
|
设施农业面积 |
万亩 |
1.38 |
1.5 |
||
农业机械总动力 |
万千瓦 |
21.62 |
23.6 |
||
灌溉水利用率 |
% |
0.48 |
0.485 |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
% |
72.66 |
81.06 |
||
4.农业科技支撑情况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 |
-- |
-- |
|
高产创建示范面积 |
万亩 |
21.02 |
22.23 |
||
每万名农业劳动力拥有农技人员数量 |
人 |
54.94 |
55.95 |
||
引进推广新技术数量(项) |
个 |
2 |
3 |
2011年推广机采棉种植、农田残膜回收利用技术、土壤盐渍化改良技术 |
|
引进推广新品种数量(个) |
个 |
2 |
3 |
2010年,棉花引进推广中棉49、新陆中36号;2011年棉花引进推广新陆中36号、46号、47号。 |
|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数量 |
万人 |
-- |
-- |
||
5.农业经营管理情况 |
土地规模经营比重 |
% |
6.12 |
2.51 |
集中连片100亩以上 |
生猪规模养殖率 |
% |
16.9 |
18.5 |
年出栏100头及以上 |
|
蛋类规模养殖率 |
% |
35.7 |
36.8 |
存栏量2000羽及以上 |
|
肉禽规模养殖率 |
% |
37.9 |
39.8 |
年出栏1000羽以上 |
|
奶牛规模养殖率 |
% |
3.6 |
3.8 |
存栏量10头以上 |
|
省级(含)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的养殖面积 |
万亩 |
-- |
-- |
||
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比重 |
% |
97 |
97.1 |
||
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 |
万亩 |
107.84 |
114.25 |
||
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个数 |
个 |
1 |
1 |
||
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个数 |
个 |
1 |
1 |
||
无公害农产品 |
个 |
4 |
4 |
||
绿色食品 |
个 |
0 |
0 |
||
有机农产品 |
个 |
1 |
3 |
二牧场有机山羊、塔河明珠果业的红枣、盛世龟兹的葡萄酒 |
|
农产品地理标志 |
个 |
0 |
0 |
||
三品一标认定面积 |
万亩 |
45.26 |
45.26 |
||
6.建设资金投入情况 |
建设总投入 |
万元 |
|||
本级财政投入 |
万元 |
15 |
2011年财政申报资金 |
||
争取上级财政投入 |
万元 |
||||
企业(含合作社)资金投入 |
万元 |
||||
银行信贷投入 |
万元 |
54296 |
76851 |
银行春耕备耕信贷资金 |
|
农民自筹投入 |
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