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海南省澄迈县
澄迈县2011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
2011年,我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提高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农业工作开创了新局面。2011年,澄迈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7.64亿元,同比增长8.6%,实现农业总产值59.32亿元,突破5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0.9%。主要农产品获得好收成,粮食总产量14.78万吨,增长9.6%,蔬菜产量50.3万吨,增长8.9%;水果总产量22.72万吨,增长10.7%,橡胶产量2.02万吨,增长13.6%;槟榔产量0.75万吨,增长55%,肉类总产量6.2万吨,增长7.1%,水产品产量8.84万吨,增长6.1%。2011年,经省农业厅专门向国家农业部请示同意,将我县列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项目建设县,县委县政府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寄于厚望,要求在国家的支持下农业建设在转方式、强基础、调结构、重科技,推进农业集约化、精细化、设施化、品牌化和生态化上得到全面的提升。
一、建设成效
(一)示范区主导产业发展成效
澄迈农业是外向型热带特色现代农业,以“冬季瓜菜、热带水果、热带作物、畜禽饲养、水产养殖”为五大支柱产业。一是冬季瓜菜产业。澄迈是全国有名的瓜菜大县,是海南省冬季瓜菜发源地、瓜果菜出口量最大的县和唯一的瓜菜直销港澳的加工基地,冬季瓜菜收入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8.4%。2011年,全县冬季瓜菜种植面积25万亩(复种3万亩),总产量50.3万吨。县委县政府严格实行“菜篮子”工程县长负责制,有效促进常年蔬菜及冬季瓜菜产业发展,2011年完成了1万亩常年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任务,建成了1297亩瓜菜设施大棚,建立冬季瓜菜无公害生产基地18万亩,其中,标准化生产基地8个。建设瓜菜应急育苗点4个,并在县内主要蔬菜生产田洋建设了11个农业综合服务站,县级农产品检验检测大楼也将在年内投入使用,全面推动瓜菜产业稳步健康发展;二是热带水果产业。2011年,全县各类水果种植面积14.42万亩,当年收获面积12.48万亩,总产量23.14万吨。主导品种有澄迈福橙种植面积3.6万亩,香蕉种植面积7.8亩,无核荔枝种植面积1.1万亩,另有无籽蜜柚、莲雾、龙眼、菠萝等热带水果也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三是热带作物产业。2011年,全县民营橡胶种植面积35.39万亩,同比新增加2.9万亩,橡胶收割面积23.29万亩,干胶产量2.02万吨。槟榔种植面积3.78万亩,当年收获面积1.74万亩,产量0.6万吨;四是畜禽饲养产业。2011年,全县生猪存栏量35.67万头,出栏量32.34万头。鸭存笼量220万只,出笼量1207万只。鸡存栏量90.2万只,出笼量216万只;四是水产养殖产业。全县水产品产量达8.84万吨,产值10.9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0.23%和20.4%。其中,海洋捕捞产量5.1万吨,产值4.96亿元,淡水捕捞产量0.41万吨,产值3600万元,海水养殖产量1.78万吨,产值1.96亿元,淡水养殖产量1.55万吨,产值1.56亿元。
(二)农业设施装备建设
2011年全县共完成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2.5亿元,其中,中央、省级资金1.65亿元,县级资金7198万元,各镇自筹资金997万元,群众自筹资金264万元。维修清淤渠道649条589.6公里,其中新增防渗干支渠道34条74.9公里,配套各类建筑物651座;除险加固水库及山塘19座;加固高提防9540米,疏浚河道3公里,修复水毁工程233处;完成农村安全饮水项目67宗,解决5.1万人次饮水安全问题;新增旱涝保收面积2.9万亩,新增灌溉面积0.9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8.2万亩,改造中低农田4.1万亩,年新增蓄水能力167万立方,年新增节水能力1173万立方米。建设常年瓜菜生产基地1.2万亩,新建设瓜菜大棚1297亩。新建农村沼气池300个,推广测土配方施肥23万亩。
(三)科技推广应用
创建冬季瓜菜、澄迈福橙、桥头地瓜、香蕉、无核荔枝等标准化种植基地28个,标准化养殖小区2个,水产健康养殖场1个。被认证为无公害、绿色食品有36个,建立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78家,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带动农户3.5万户发展产业化经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进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0人。加强种植产品、畜牧产品、水产品等三大类农产品的可追溯建设,60%的农产品做到有标识可追溯。同时,我县在全省率先推广农药“一卡通”超市改革试点,这项工作得到省农业厅的充分肯定,并将在全省推广。农产品检测检疫手段不断增强,畜牧产品实行“一证一标一单”管理,重大动物疫病连续12年零发生。全县瓜果菜、水产品检测合格率达98%,畜牧产品合格率达100%。
(四)体制机制
一是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继续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出台配套改革政策,推进林权有序流转;二是加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稳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建设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加强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服务,支持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研究探索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登记试点,稳步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三是创新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结农户新机制。集中力量扶持大型龙头企业,组织实施《海南经济特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加强合作社监管,促进合作社产业化经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二、创新举措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澄迈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管理和监督”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财政局、县农业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制定示范区考评认定及管理办法、规划评审、指导督查等工作。成立项目专家小组,由县农业局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海洋局、畜牧局、农技中心、热作单位、农机中心领导和专家为成员,主要负责项目实施的技术指导、评估和科技培训工作。
(二)强化规划引领。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要求为指导,结合本县农业总体规划,做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项目的审报工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及设计图纸,责任到人,确保项目扎实有效推进,稳固中部沿江综合瓜菜农业区,北部沿路特色水果农业功能区,南部橡胶、槟榔、胡椒热带作物种植区的合理规划。
(三)扶持政策。一是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橡胶槟榔富民、特色农业富民、商标富民、打工经济富民等四个富民工程,支持农民发展农业经济产业;二是2012年安排3642万元发放农机具、良种等各类惠民补贴,强化补贴资金监管,多渠道增加转移性收入;三是对从事福橙、福山咖啡、常年蔬菜等作物种植及加工给予金融信贷,申请国家有关项目资金支持,同时对种苗补贴予以一定的优惠。凡在我县规划区域内种植的企业、个人,县政府给予种苗优惠。
(四)资金投入管理。利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县项目建设资金,采取地方财政与群众自筹相结合,力争在农业投融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龙头企业扶持、农业综合执法等方面出台地方性扶持政策,以政府资金带动地方农业产业可持性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问题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二是产销联动仍有很长路要走,品牌农业、精细农业处于起步阶段;三是小型企业和农户融资难,产业化、规模化生产受到制约。
(二)项目建设建议
一是着力建设常年蔬菜和南繁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着力推进中部沿江菜、北部沿路水果、南部山区橡胶、槟榔同步发展,全力推进宝岛绿化工作;三是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确立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四是着力推动海洋经济、畜禽经济加快发展。
四、下一步推进思路和打算
2012年采取各种措施,加快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一是高标准建设国家冬季瓜菜基地。用好国家冬季瓜菜专项支持资金,建设瓜菜集约化育苗厂5个,建设标准化无公害冬季瓜菜生产基地19万亩以上,努力完成冬季瓜菜种植面积25万亩以上。
二是抓好“菜篮子”工程建设。严格实行“菜篮子”工程县长负责制,落实建设规划,完成1万亩常年瓜菜生产基地建设任务,利用国家瓜菜大棚建设补贴资金,力争今年完成1500亩瓜菜大棚建设。加强瓜菜、生猪、水产等农产品监测预警,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加大监管力度,确保“菜篮子”产品安全稳定,价格合理。
三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在全县全面铺开实行农药“一卡通”超市改革,加强标准化、无公害瓜菜基地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尽快建成澄迈县农业检测体系综合大楼,提高农产品检测能力和水平,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是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建设。推进万头猪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提高畜牧产品加工水平。加快海南惠民农产品配送中心扩建项目建设,扩大农产品出口总量。
五是加快“无疫区”建设。进一步夯实“无疫区”建设的基础,加快推进畜禽规模标准化养殖建设,新增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4个,扩大福牛配种点及示范点。加强动物疫病防控,落实动物防控属地责任,开展春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努力确保重大动物疫病零发生。
六是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重点抓福山咖啡、澄迈福橙、桥头地瓜、澄迈福牛、冬季瓜菜、无核荔枝、白莲鹅等产业建设,力争今年推广种植福山咖啡1万亩,澄迈福橙0.8万亩。
七是加强农产品可追溯体系建设。力争今年实现种植产品、水产品、畜牧产品等五大农产品65%以上做到有标识可追溯。
八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完成7宗小(一)型和32座小(二)型病险水库加固任务,建设大塘河、南渡江右岸瑞溪段防洪堤、龙洲河护岸工程和花场新兴港海堤等堤防工程。加快加潭水库主干渠等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完成2012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夯实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基础。
附件: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1年建设情况表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1年建设情况表
示范区名称:澄迈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类别 |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10年 |
2011年 |
备注 |
1.基本情况 |
国土面积 |
平方公里 |
2067.6 |
2067.6 |
|
耕地面积 |
万亩 |
39.8696 |
39.8696 |
||
水域面积 |
万亩 |
1100 |
1100 |
||
总人口 |
万人 |
56 |
56 |
||
农业人口 |
万人 |
36.99 |
36.99 |
||
农业劳动力 |
万人 |
14.96 |
14.96 |
||
农户总数 |
万户 |
8.918 |
8.918 |
||
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104.9 |
140 |
||
农业总产值 |
亿元 |
46.39 |
59.32 |
||
财政总收入 |
亿元 |
28.169 |
40.8 |
||
财政支农总投入 |
亿元 |
3.0433 |
3.658 |
||
农民人均纯收入 |
元 |
5920 |
7212 |
||
2.农业产出情况 |
粮食总产量 |
亿斤 |
27.598 |
29.56 |
主导产业 |
粮食总产值 |
亿元 |
33.12 |
35.47 |
||
棉花总产量 |
万吨 |
0 |
0 |
不是主导产业 |
|
棉花总产值 |
亿元 |
0 |
0 |
||
油料总产量 |
万吨 |
3695 |
4680 |
不是主导产业 |
|
油料总产值 |
亿元 |
0.11 |
0.24 |
||
糖料总产量 |
万吨 |
21.3 |
26.78 |
不是主导产业 |
|
糖料总产值 |
亿元 |
1.45 |
1.82 |
||
生猪总产量 |
万吨 |
2.4014 |
2.5862 |
主导产业 |
|
生猪总产值 |
亿元 |
6.339 |
6.827 |
||
肉禽总产量 |
万吨 |
2.928 |
3.1536 |
不是主导产业 |
|
肉禽总产值 |
亿元 |
4.101 |
4.417 |
||
蛋类总产量 |
万吨 |
0.3468 |
0.2411 |
不是主导产业 |
|
蛋类总产值 |
亿元 |
0.3122 |
0.217 |
||
奶类总产量 |
万吨 |
0 |
0 |
不是主导产业 |
|
奶类总产值 |
亿元 |
0 |
0 |
||
水产品总产量 |
万吨 |
8.33 |
8.84 |
主导产业 |
|
水产品总产值 |
亿元 |
8.33 |
10.9 |
||
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 |
亿元 |
1.056 |
1.234 |
||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 |
% |
98 |
98 |
||
3.农业物质装备情况 |
旱涝保收标准农田面积 |
万亩 |
10.1118 |
10.68 |
|
设施农业面积 |
万亩 |
31 |
31.2 |
||
农业机械总动力 |
万千瓦 |
25.04 |
28 |
||
灌溉水利用率 |
% |
70 |
70 |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
% |
75.5 |
78 |
||
4.农业科技支撑情况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 |
12 |
14 |
|
高产创建示范面积 |
万亩 |
10 |
13 |
||
每万名农业劳动力拥有农技人员数量 |
人 |
120 |
150 |
||
引进推广新技术数量(项) |
个 |
62 |
62 |
||
引进推广新品种数量(个) |
个 |
56 |
66 |
||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数量 |
万人 |
7.52 |
7.65 |
||
5.农业经营管理情况 |
土地规模经营比重 |
% |
32 |
35 |
集中连片100亩以上 |
生猪规模养殖率 |
% |
45 |
48 |
年出栏100头及以上 |
|
蛋类规模养殖率 |
% |
12 |
12 |
存栏量2000羽及以上 |
|
肉禽规模养殖率 |
% |
34 |
35 |
年出栏1000羽以上 |
|
奶牛规模养殖率 |
% |
0 |
0 |
存栏量10头以上 |
|
省级(含)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的养殖面积 |
万亩 |
0.105 |
0.126 |
||
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比重 |
% |
38 |
42 |
||
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 |
万亩 |
7 |
12 |
||
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个数 |
个 |
17 |
22 |
||
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个数 |
个 |
2 |
2 |
||
无公害农产品 |
个 |
24 |
24 |
||
绿色食品 |
个 |
2 |
2 |
||
有机农产品 |
个 |
0 |
0 |
||
农产品地理标志 |
个 |
2 |
2 |
||
三品一标认定面积 |
万亩 |
15 |
16 |
||
6.建设资金投入情况 |
建设总投入 |
万元 |
1.241 |
25000 |
|
本级财政投入 |
万元 |
4230 |
7198 |
||
争取上级财政投入 |
万元 |
7330 |
16500 |
||
企业(含合作社)资金投入 |
万元 |
640 |
1038 |
||
银行信贷投入 |
万元 |
0 |
0 |
||
农民自筹投入 |
万元 |
210 |
2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