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农业示范区 > 经验交流

2011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广东省河源市灯塔盆地

日期: 2013-02-01 16:43 作者: 广东省河源市灯塔盆地 来源:农业部 【字体: 打印本页

2011年河源市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

  灯塔盆地是河源农业发展的主战场,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好灯塔盆地对辐射带动河源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建设农业强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010年,河源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灯塔盆地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引领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经过近两年的努力,2012年1月21日,我市灯塔盆地被农业部认定为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现将有关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灯塔盆地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基本情况

  灯塔盆地位于河源市中心腹地,包括东源县的灯塔、双江、船塘、涧头、顺天、骆湖、漳溪、上莞,连平县的忠信、三角、绣缎、大湖、高莞、油溪,和平的公白、礼士、合水、青州、林寨和东水,共计20个镇,总面积2291.24平方公里,实有耕地面积32.11万亩,是广东地区少有的较大连片的地区,也是我市重要的蔬菜、水果、生猪生产基地。早在1996年,广东省政府、河源市委、市政府就把灯塔盆地作为全省重要“三高”农业基地之一,进行综合开发。2005年,河源市政府按照河源市在广东省战略定位、灯塔盆地对于河源市的战略意义及承接港澳及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战略指导,重新对河源灯塔盆地现代农业发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委托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编制了《河源市灯塔盆地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2006-2020年)》,然而由于资金、市场及技术条件等综合因素的局限,灯塔盆地在建立大型龙头企业群、形成区域化规模生产、示范辐射周边地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引领山区脱贫致富等方面进展缓慢,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和发挥出灯塔盆地的最大潜力。2010年初,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启动灯塔盆地新一轮开发,建设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的战略部署。为高起点规划建设好灯塔盆地,把灯塔盆地建设成集农业科研、现代农业示范、旅游观光、农业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2010年6月市政府聘请了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根据《农业部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要求,历时半年多,高标准完成《河源市灯塔盆地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并经市委、市政府讨论通过印发实施。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还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2011年9月1日,市委主要领导亲自带队,会同省农业厅主要领导向农业部有关领导汇报了我市灯塔盆地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情况。2011年9月13日,《农业部关于2011年申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通知》下发后,我市立即聘请农业部工程建设服务中心有关专家,高质量编制了《广东省河源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申报书》,经省农业厅初审推荐、省政府同意后上报农业部。2011年11月22日,我市在举办市第二届农博会期间,邀请了农业部党组成员张玉香同志等领导莅临我市指导工作,并实地视察了灯塔盆地,得到农业部领导高度评价。2011年12月23日,市委书记何忠友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河源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提出,今后五年,我市农业工作要以灯塔盆地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载体,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强市的工作部署。2012年1月8日,市长彭建文同志在河源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将加快把灯塔盆地创建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写入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灯塔盆地涉及东源、和平、连平三县20个乡镇,协调、组织实施工作繁重。二是各级都没有安排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专项建设资金。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农业部部署和要求,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确保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市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一是以规划编制为切入点,引领产业集群发展。立足灯塔盆地自然条件和产业基础优势,明确示范区产业定位和产业特色,加快拓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园区科普教育等产业功能,促进示范区内一、二、三产业集群联动发展。

  二是以机制创新为立足点,探索特色发展道路。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创新农业投资、融资体制,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农业;创新产业化经营方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典范。

  三是以政策扶持为着力点,加快资源要素集聚。争取市委、市政府出台有关扶持示范区建设的政策措施,推进涉农项目资金整合;争取以省、市共建的模式,与省捆绑联动发展。

  四是以项目建设为关键点,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依托我市生态、资源优势,实施农业“走出去”与“引进来”战略,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示范区建设。

  五是以服务保障为支撑点,强化基础建设平台。借鉴工业园区管理模式,着力构建以政府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示范区建设运营管理机制;培育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形成全覆盖服务体系。

  六是以科技创新为制高点,打造农业科技硅谷。积极推进与省农科院、华农大等科研院校的合作,建立以首席专家为龙头、农技人员为骨干,社会化推广人员为补充的“三级联动”新型农技推广体系,着力培育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的孵化器。

  附件: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1年建设情况表

  示范区名称:广东省河源市灯塔盆地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2010年

2011年

备注

1.基本情况

国土面积

平方公里

 

2291.24

 

耕地面积

万亩

 

32.11

 

水域面积

万亩

 

1.6

 

总人口

万人

 

55.11

 

农业人口

万人

 

50.42

 

农业劳动力

万人

 

12.43

 

农户总数

万户

 

11.2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115.2

 

农业总产值

亿元

 

17.28

 

财政总收入

亿元

 

1.4

 

财政支农总投入

亿元

 

0.47

 

农民人均纯收入

 

6772

 

2.农业产出情况

粮食总产量

万吨

 

15.38

主导产业

粮食总产值

亿元

 

3.31

 

棉花总产量

万吨

     

棉花总产值

亿元

     

油料总产量

万吨

     

油料总产值

亿元

     

糖料总产量

万吨

     

糖料总产值

亿元

     

生猪总产量

万吨

 

1.49

主导产业

生猪总产值

亿元

 

2.43

 

肉禽总产量

万吨

 

0.88

 

肉禽总产值

亿元

 

1.39

 

蛋类总产量

万吨

 

0.18

 

蛋类总产值

亿元

 

0.15

 

奶类总产量

万吨

     

奶类总产值

亿元

     

水产品总产量

万吨

 

0.695

 

水产品总产值

亿元

 

1.1

 

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

亿元

 

8.9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

%

 

98

 

3.农业物质装备情况

旱涝保收标准农田面积

万亩

 

18.2

 

设施农业面积

万亩

 

5

 

农业机械总动力

万千瓦

 

13.71

 

灌溉水利用率

%

 

40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

 

39.4

 

4.农业科技支撑情况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51

 

高产创建示范面积

万亩

 

7.75

 

每万名农业劳动力拥有农技人员数量

 

12

 

引进推广新技术数量(项)

 

20

 

引进推广新品种数量(个)

 

36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数量

万人

 

1.82

 

5.农业经营管理情况

土地规模经营比重

%

 

10

集中连片100亩以上

生猪规模养殖率

%

 

90

年出栏100头及以上

蛋类规模养殖率

%

 

95

存栏量2000羽及以上

肉禽规模养殖率

%

 

89

年出栏1000羽以上

奶牛规模养殖率

%

   

存栏量10头以上

省级(含)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的养殖面积

万亩

 

0.85

 

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比重

%

 

23

 

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

万亩

 

15

 

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个数

 

11

 

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个数

 

3

 

无公害农产品

 

55

 

绿色食品

 

29

 

有机农产品

 

12

 

农产品地理标志

 

1

 

三品一标认定面积

万亩

 

1.5

 

6.建设资金投入情况

建设总投入

万元

 

28265

 

本级财政投入

万元

 

1200

 

争取上级财政投入

万元

 

3500

 

企业(含合作社)资金投入

万元

 

11850

 

银行信贷投入

万元

 

1850

 

农民自筹投入

万元

 

9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