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农业示范区 > 经验交流

2011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江苏省建湖县

日期: 2013-01-30 17:20 作者: 江苏省建湖县 来源:农业部 【字体: 打印本页

建湖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

建湖县人民政府

  建湖县位于江苏省盐城市中西部地区,属苏北里下河农业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尤以精耕细作闻名,成为全国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县国土面积1160 平方公里,辖15镇,200个行政村(居),常用耕地面积101.4万亩,水域面积40.1万亩,全县总人口80.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8.02万人,人均拥有耕地1.2亩,农业总产值71亿元,财政支农总投入2.12亿元,农民人均收入10358元,粮食总产量14.41亿斤,油料1.53万吨,生猪总产量3.65万吨,肉禽总产量2.32万吨,水产品总产量9.1万吨,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6.1亿元。

  建湖县是全国十大商品粮基地县之一,全国水稻杂交种子繁育基地县,全国优质稻米标准化生产示范县,经济总量居全省强县行列。2011年,我县全面启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抢抓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机遇,在部、省、市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全县农业战线广大干群共同努力,奋力拼搏,创先争优,圆满完成了示范区建设各项目标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主要表现在:现代高效农业建设我县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县;建设县级以上现代农业规模经营示范园区10个,县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被省农委认定为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我县规模生态健康养殖被市政府评为先进集体;县农机化工作被省农机局评为省级平安农机示范县;县粮食生产工作被省政府表彰为粮食生产先进县。

  一、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成效显著,为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1、三大载体建设成效显著。一是示范园区建设取得新业绩。在整体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基础上,同时新创建省级产业园区2个、四星级乡村旅游景区1个,市级示范园区5个:“九龙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弘宇生态园被评为省四星级乡村旅游景区;上冈现代农业产业园、恒济现代渔业产业园、建阳现代农业产业园被认定为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悦达12万只现代化养鸡场、上冈镇高记水产、腾飞食用菌等农业项目已建成投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2亿元蛋奶饮品、5000万元蔬菜深加工等项目已开工建设;并新上了宝塔镇的裴桥高效设施农业基地、钟庄社区的马渡特种高效蔬菜基地、沿河镇的南美白对虾特种养殖、颜单镇的翰阳现代农业生态园项目。二是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建设取得新业绩。县城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被认定为省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上冈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被认定为市级农产品加工集中区。今年内6个投入超5000万元的加工企业入园兴建,方圆蛋奶、冠华水产等4个项目已投产达效;几百粒食品加工、建湖大米加工中心已开工建设,荃银种业加工研发中心即将开工建设。三是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取得新业绩。县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被认定为市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批发市场内3.6万平方米的一期工程提前竣工,;批发市场西侧3.28万平方米的二期工程提前动工,冷库、仓库、水果批发、检测中心等项目正在建设之中。批发交易市场南侧实施3亿元华东花卉苗木市场、5000万元农展中心等项目初步建成。

  2、五大产业建设成效显著。在五大主导产业中又着重精心打造了五个万亩特色示范核心区,即万亩设施果蔬示范区、万亩杂交稻制种示范区、万亩绿色有机稻米示范区、万亩水生作物特经示范区、万亩高效水产养殖示范区。一是优质粮产业取得新业绩。以颜单镇优质稻米为中心,进一步扩大绿色有机稻米种植规模, 10万亩优质粮生产基地正在完善;二是杂交稻制种产业取得新业绩。以庆丰、芦沟等镇为中心,并与安徽荃银种业集团联姻扩建杂交稻制种基地,充分发挥我县杂交稻制种传统产业优势;三是设施蔬菜水果产业取得新业绩。以上冈镇为中心,新增大棚设施栽培面积2万亩;蒋营镇为重点的花卉苗木产业,新增面积1万亩;四是水产水生作物产业取得新业绩。以恒济镇为中心,新建万亩连片高效水产养殖示范区和万亩连片水生作物种植示范区,在特色品种、生态养殖、规模经营上实现突破;五是特色畜禽产业取得新业绩。以冈西等镇为中心,在规模健康养殖上有较大的发展,10家规模养殖场通过省市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验收。

  3、两大重点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实施农业现代化战略,扎实开展“现代高效农业突破年”、“设施农业千百工程”、 “绿色建湖建设”等活动。一是高效农业建设取得新业绩。全县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8.39万亩,占目标任务的132%,其中新增设施高效农业面积3.61万亩,占目标任务的161%;全县高效农业总面积达51.5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7.3%。坚持菜棚、禽舍、渔塘一起上,新增“一户一棚” 13800户,占目标任务的115%。二是“绿色建湖”建设取得新业绩。完成折实造林面积2068公顷,其中成片造林956公顷;四旁植树321万株,新建省级村庄绿化示范村、合格村30个;新建各类绿色通道220公里,林木覆盖率增加1.81%,森林覆盖率达16.7%。市政府连续三年在我县召开了现场推进会。

  4、农业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全年新招引高效规模农业项目25个,总投资达20亿元。上冈、建阳、沿河、恒济、宝塔镇引进的规模设施蔬菜项目和颜单镇引进的食用菌设施栽培项目建设进展较快。农业项目引资成效显著,全年申报农业项目42项,共引进资金6280万元,圆满完成了招商引资目标任务。

  5、质量品牌建设成效显著。一是全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县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已投入运行,已通过“双认证”;新建了跃进路市场、光阳蔬菜、方圆禽业公司、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城北、西苑、兴湖等市场基地检测室;加强农产品市场监测,全力规范和净化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100%,全年没有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二是积极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加快“一基三品”认证步伐,新申报认证“三品”总数34个和1个园区23个无公害农产品整体认证,3个绿色食品和4个无公害农产品获得认证证书,并正在创建56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加大“建湖大米”、“上冈果蔬”品牌创建力度,“建湖大米”品牌创建的研发中心、加工中心已在县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开工建设;“上冈果蔬”的“五合一”中心大楼正在建设之中,商标注册工作已经启动;颜单“三虹牌”有机米荣获第十届全国稻博会金奖,成为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品牌。

  6、推广服务工作成效显著。一是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取得新业绩。当年引进优新良种5个,示范推广新技术7项、肥料新品种4个,大力开展高产增效创建活动,9个稻麦高产增效创建万亩片全部通过省农委的现场测产达标验收;积极开展与科研院所合作,与南京林业大学正式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上冈果蔬”和九龙园艺科技研发中心正式挂牌,农业博士后工作站正在筹建之中。二是植物保护工作取得新业绩。全年实施病虫草鼠综合治理面积2171.06万亩次,挽回粮食18.67万吨,棉花625吨,油料645吨;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实施面积73万亩。三是畜牧兽医工作取得新业绩。生猪家禽饲养量同比分别增长15.9%、16%;规模养殖比重达58%、79.3%,同比分别增加6.6%、8.5%;实行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全覆盖,应防密度达100%;四是农民培训工作取得新业绩。大力开展农业实用技术、举办各类培训班785场,培训农民53433人次。五是农机推广工作取得新业绩。新增各类大中型农机具816台,保鲜库92座,新增农机总动力1.62万千瓦,全县农机总动力达42.62万千瓦。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6.1%,农机安全建设成绩突出,我县被评为“平安农机示范县”。六是农产品商务平台建设取得新业绩。新建了九龙园艺、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10家电子商务平台并投入运行。

  二、围绕示范区建设任务狠抓重点工作,加快推进我县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1、围绕现代高效农业,抓好四个主攻重点。一是主攻优势传统产业。优质粮产业重点推进颜单优质稻米和庆丰、芦沟等镇杂交稻制种等特色基地建设,完善品种、技术、配方肥、农药“四主推”制度,扩大种植有机稻米基地规模。特色畜禽产业重点发展规模生态健康养殖,新建生态健康养殖场10个,73%以上的大中型规模养殖场达生态健康养殖标准。二是主攻高效设施农业。抓好镇村创建,推进“设施农业千百工程”,新建千亩以上设施农业示范片12个,百亩以上设施农业示范方90个。三是主攻生态休闲农业。加快生态农业建设力度,大力推广种养业循环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和沼气建设,全县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80%以上。加大休闲观光农业的建设力度,重点建设双湖公园休闲观光农业圈、九龙口湿地生态观光农业区、弘宇休闲观光农业区、建蒋线观光农业带、蒋阳线生态农业带,推进中绿葡萄园、东华农业生态园、瀚阳生态农业园等示范点建设。四是主攻一户一棚建设。按照“裂变、带动、突破”的发展思路,发动千家万户投身高效设施农业建设,全年新增一户一棚15000户。

  2、围绕科技集成创新,提升科技服务水平。着力实施三大工程:一是农民培训工程。围绕五大特色主导产业,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二是科技人员创业工程。加大对县、镇农技人员现代农业知识培训力度,增强科技推广和创业能力。三是科技挂钩服务工程。深入开展农业科技入户活动,组织100名农技人员“挂镇、进村、带户、联园”,全年挂镇13个、联园20个、带户5000户。精心建设三级园区:一是加大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二是新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加快上冈、恒济、建阳三个市级园区实施和推进力度,确保建成3个省级农业产业园区。三是创建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推进设施农业千百工程,积极创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确保颜单、沿河等建成市级农业产业园区。注重强化三个结合:一是技术推广与项目实施相结合。积极引进高新农业项目,通过实施项目推广农业技术。二是技术推广与高产增效创建相结合。大力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大规模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创建高产增效万亩示范片10个,建成“吨粮田”镇3个,争创国家粮食生产先进县。三是技术推广与科技创新平台搭建相结合。推进上冈果蔬研发中心、上冈农业博士后工作站建设,促进农业技术引推联盟。

  3、围绕新特重大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开展“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围绕我县主导产业、农业园区和产业带,把农业招商引资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突破口。牢固树立“抓现代农业就是抓项目、抓项目就是抓招商”的理念,要始终保持高昂的热情,要坚定信心抓招商。紧紧把握国家惠农项目递增、外资产业内移的机遇,着力寻求重大农业项目突破。

  4、围绕品牌强农工程,强化质量、品牌建设。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抓好县质检中心整体功能完善,年内新增农产品质量检测点12个,11个镇区建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建立完善监控体系。新建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中心,构建县监控体系平台,将各镇和光阳、绿盛等6个基地及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跃进路等8个市场首批纳入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全年新创建园艺作物标准园5个、畜禽标准化示范场4个,完成77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强化专项整治。认真组织开展农药、兽药、饲料、种子、肥料等农资市场专项整治。认真实施品牌强农工程。大力推进“三品一标”和农产品品牌争创,全年新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35个以上。

  三、认识示范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正确面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机遇与挑战

  1、总体进程差距较大。根据农业现代化进程监测报告,我县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在所有21项评价指标中,除农业贷款增长幅度与贷款总额增长幅度之比这一项已经达标外,其余20项都未达标,只有8个指标实现值超过了80%;其中,高效设施农业面积比重只有21.4%,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占农业总产值之比只有0.23%,持专业证书农业劳动力占劳动力的比重为0.12%,高效农业保险覆盖面只有0.02%,这四项指标的实现值与目标值差距较大。

  2、建设资金短缺较大。通过一年的建设实践,感到发展后劲不足,主要原因是进一步发展建设资金短缺。需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引导鼓励各类资本、整合各类财政资源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除了依靠地方政府有限投入和鼓励农民、农业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外,依然需要上级政府更加重视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强相应的配套扶持政策和资金。

  3、科学理清发展思路。我县2017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有差距,但也有基础;有压力,但也有潜力。下一步打算:瞄准目标定位。总体目标是确保到2017年全县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年度目标是“保五争六冲七”。即每年综合分增加值要确保5分,争取6分,冲刺7分。实行“三步走”战略:第一步,从2012年到2013年,全县农业产出效益、农业科技进步、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设施装备、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支持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初步建立农业现代化体系;到2017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比全市提前1年;到2019年,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做到镇镇达标、项项达标。主攻重点难点。在21项指标中,我们要针对时序进度快慢状况、实现目标难易程度,一项一项分别把脉,科学研究制定对策,把推进任务分解到镇区,把增分细帐算到每个子项,紧扣重点难点,主攻薄弱环节,努力走出一条符合现代农业内涵要求,具有建湖特点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二0一二年五月三十日

  

附件: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1年建设情况表

示范区名称:建湖县政府示范区县(市、区)政府盖章
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2010年 2011年 备注
1.基本

情况

国土面积 平方公里 1160 1160  
耕地面积 万亩 101.36 101.4215  
水域面积 万亩 42.75 40.02362  
总人口 万人 80.57 80.5  
农业人口 万人 60.98 58.02  
农业劳动力 万人 9.99 9.66  
农户总数 万户 20.3201 19.36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239 251.39  
农业总产值 亿元 64.1104 71  
财政总收入 亿元 40.61 46.23  
财政支农总投入 亿元 1.936 2.12  
农民人均纯收入 8704 10358  
2.农业产出情况 粮食总产量 亿斤 14.81 14.41 是主导产业
粮食总产值 亿元 18.42 18.54  
棉花总产量 万吨 0.2804 0.2321  
棉花总产值 亿元 0.31 0.3  
油料总产量 万吨 1.6323 1.5242  
油料总产值 亿元 0.742 0.723  
糖料总产量 万吨 0 0  
糖料总产值 亿元 0 0  
生猪总产量 万吨 3.185 3.6469 是主导产业
生猪总产值 亿元 4.751 5.2762  
肉禽总产量 万吨 2.2125 2.3213  
肉禽总产值 亿元 3.998 4.027  
蛋类总产量 万吨 7.664 8.1004 是主导产业
蛋类总产值 亿元 6.893 7.2731  
奶类总产量 万吨 0 0  
奶类总产值 亿元 0 0  
水产品总产量 万吨 9.0101 9.0972  
水产品总产值 亿元 17.242 17.4  
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 亿元 5.55 6.1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 % 100 100  
3.农业物质装备情况 旱涝保收标准农田面积 万亩 75 76  
设施农业面积 万亩 4.05 8.39  
农业机械总动力 万千瓦 41 42.622  
灌溉水利用率 % 81 82.3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 75 76.1  
4.农业科技支撑情况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90 90.6  
高产创建示范面积 万亩 15 16.25  
每万名农业劳动力拥有农技人员数量 102 103  
引进推广新技术数量(项) 62 65  
引进推广新品种数量(个) 28 37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数量 万人 3.2 4.9  
5.农业经营管理情况 土地规模经营比重 % 31.97 33.2 集中连片100亩以上
生猪规模养殖率 % 71.1 82.2 年出栏100头及以上
蛋类规模养殖率 % 82.6 86.3 存栏量2000羽及以上
肉禽规模养殖率 % 85.7 89.2 年出栏1000羽以上
奶牛规模养殖率 % 0 0 存栏量10头以上
省级(含)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的养殖面积 万亩 13.42 14.23  
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比重 % 39.73 39.93  
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 万亩 65.3 67.2  
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个数 8 9  
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个数 16 18  
无公害农产品 29 32  
绿色食品 7 8  
有机农产品 1 1  
农产品地理标志 2 2  
三品一标认定面积 万亩 65 77.49  
6.建设资金投入情况 建设总投入 万元 44200 49900  
本级财政投入 万元 15600 17500  
争取上级财政投入 万元 7900 8700  
企业(含合作社)资金投入 万元 6700 7400  
银行信贷投入 万元 10000 12000  
农民自筹投入 万元 4000 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