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江苏省太仓市
2011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
太仓市农业委员会
2012年6月
2011年,太仓市现代农业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系统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围绕中央提出的“保供给、促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的农业农村工作总体要求,以高效设施农业规模化、生态休闲农业集聚化、科技创新农业载体化为重点,着力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建设成效
(一)转型升级,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排头兵
1、加强园区功能配套,着力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遵循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运转的要求,市现代农业园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园区项目开发、加强生产基地建设,做大做强了休闲、花卉、菌菇、林果四大产业的规模,完成了部分道路、河道、防洪闸、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玫瑰庄园二期装潢、组培中心基建、友福实业展示馆土建、艳阳农庄改造、戈林现代设施农业等“六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建成100亩月季产业基地。
2、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启动生物农业科技产业园建设。生物科技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未来绿色生态农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今年,在市级农业园区规划启动了生物农业科技产业园建设,并列入我市十大科技产业发展项目之一。
3、着手智能温室建设,开展智能农业前瞻性探索。智能农业是指在相对可控的环境条件下,采用工业化生产,实现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超前农业生产方式。与中国电信合作,在设施农业示范区启动了智能控制系统建设;与中国移动合作,在现代农业园区农展馆实施了智能监测与控制技术开发运用项目,建设监控中心和监控终端。
(二)突出重点,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1、高效设施农业建设不断推进。全市新增高效农业面积2万亩、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万亩,超额完成年度设施农业建设目标,累计高效农业总面积达26万亩。新增高效渔业面积0.315万亩,全市累计高效渔业面积达4.30万亩。工厂化育秧优势突显,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时,突显其不受天气影响的强大的抗风险能力。
2、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面启动。加强科学引导,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出台了《关于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实施意见》,并强化分类指导,在进行村庄整理、农田整理的同时,安排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全市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快速改善,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3、“绿色太仓”建设有序推进。一是抓好城镇、村庄绿化工作。二是发展林果产业。三是着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4、农业机械化水平实现新突破。以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为契机,不断优化我市农机装备结构,水稻生产机械化成果进一步巩固,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完成机插秧面积近20.9万亩,机插秧率达90.8%。
5、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全面深化。一是建立了一支市、镇(区)、村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队伍,二是重点抓好三品工作,三是不断加大监测力度,四是强化农产品源头监管。
6、农业综合开发成效显著。进一步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全年实施土地治理项目三个,累计投入农业综合开发资金1937.8万元,明显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增强了防灾抗灾能力。进一步加强了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与管理,努力提升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
7、为农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深入实施“百名农技人员进百村”活动,做好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积极开展送苗下乡活动,切实发挥农业信息服务平台作用,引进了精确农业定量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系统,开通“平安农机通”信息查询系统。
二、创新举措
1、精心规划,高水平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紧紧抓住我市被认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契机,按照农业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要求,组建专门工作团队,抓紧开展示范区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确保示范区建设规划通过省农委审核,并发布实施。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努力把示范区建设成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排头兵。
2、保质保量,着力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切实抓好粮食、蔬菜、畜禽、水产、果品生产,加强产销衔接,提高我市农产品市场保供能力。确保全市水稻生产面积稳定在20万亩以上,积极开展万亩水稻高产创建活动,提高粮食优质高产生产技术覆盖面。大力推进各类高效设施农业(渔业)园区建设,实现新增高效设施农业(渔业)面积1万亩以上。积极建设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场,推广生态型种养结合生产新模式。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农产品配送中心开展配送配销,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产出效益。
3、有条不紊,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3年完成1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目标任务,积极整合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土地整理等上级财政扶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源,确保建设面积超过2.5万亩。认真指导各镇自主开展高标准农田(鱼池)建设,对集中连片建设农田面积500亩(鱼池100亩)以上的项目,市财政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资金予以重点扶持。
4、优化结构,全面提升农业装备水平。加大农机购置政策补贴力度,促进农机装备总量不断增长、农机装备结构优化改善。巩固发展水稻种植机械化,积极推广工厂化育秧技术,确保水稻机插率保持在90%。继续强化以机械化还田为主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力争秸秆机械化还田率达70%以上,积极拓展秸秆能源化、肥料化等多种形式利用途径,全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加快耕翻机械、收获机械的升级换代。继续加快现代高效农业生产机械化,重点推广田园管理、鱼塘增氧、喷滴灌等先进适用机械。
5、深化服务,着力强化农业科技支撑。进一步强化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提升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集成示范推广,进一步加大新型农民培育力度,全年完成农民专项技能培训发证5000人以上。
6、绿化提档,切实加强农业生态建设。围绕打造田园城市总体目标,加快推进“绿色太仓”建设工程。进一步理顺绿化建管机制,全面开展林木抚育管理工作,加大绿化养护管理力度,提升城镇绿化品位,提高农田林网化水平,努力构建布局合理、景观优美、宜居宜游、城乡一体,彰显江南水乡特色的现代绿地生态系统。
7、典型引路,着力培育新型合作经营主体。加快耕地资源向村合作农场有序流转步伐,推进合作农场健康有序发展。大力推行以水稻生产为主的城厢东林村运作模式和以蔬菜园艺为主的沙溪半泾村运作模式,积极探索畜禽水产养殖、林果生产等其他主导产业的合作生产经营新模式,树立新典型。积极培育专业开展产前种子种苗、产中农资配送技术服务、产后统购统销的新型农业合作经营主体,适应现代农业高度组织化、市场化发展的需要。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对照发达国家和地区,当前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发展方式还还存在不少的差距。1、农业的市场化程度还不够充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农业经营主体小而散,农业资源还需在更大区域内优化配置。2、农业生产资源配置不够合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农业的资源、资金、人才缺失。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本地从事农业的大多数是50、60老年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趋于弱化。知识型、技术型农民缺乏,大多数农业劳动者文化水平较低,制约着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3、农业科技支撑力不强。农业的科技含量还不高,导致农产品附加值较低,难以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和生长点,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先进农业技术装备、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应用上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四、下一步推进思路和打算
(一)咬定一个目标
2012年,我市现代农业以确保成功申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力争到2013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和《太仓市农业现代化进程指标》,全面细化落实工作任务,大力提升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保证全市农业产出效益、农业科技进步、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物质装备、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支持保障水平全面达标,走出一条具有苏南特点、太仓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二)夯实两项基础
1、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空间布局,夯实现代农业科学发展基础。按照我市区域农业产业特色,围绕“四个十万亩”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定位,进一步加大我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化农业产业空间布局。
2、进一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现代农业建设基础。突出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多元化投入,整合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小型水利等项目资金,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农业机械的同步配套、注重经营主体的扶持培育、注重农业科技的同步跟进,切实提高全市农业基础设施条件。
(三)强化三大抓手
1、园区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围绕“1+7”园区发展格局,坚持“空间集结、用地集约、设施配套”的规划理念和“产业集群、资金集聚、技术集成”的开发思路,以项目开发为基础,以完善配套功能为重点,以提高整体竞争力为核心,统筹推进市镇两级农业产业园区配套功能建设。
2、产业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一要强化产前、产中、产后综合配套服务。二要做强、做大、做优龙头企业集群,带动太仓优势农业产业发展。三要创新龙头企业、农民与专业合作社的联结机制,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3、合作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坚持典型引路,推进合作农场健康有序发展。
(四)实现四大突破
1、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实现新突破。围绕把太仓建成江南水乡特色的田园城市总体目标,继续加大“绿色太仓”建设力度。努力建成资源丰富、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结构稳定、优质高效、景观优美、法制完备、宜居宜游的田园城市。
2、农业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一是力争生物科技农业有新突破。二是力争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运用有新突破。
3、农业装备水平实现新突破。巩固发展水稻种植机械化,积极推广工厂化育秧技术,继续做好以机械化还田为主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加快耕翻机械、收获机械的升级换代,继续加快现代高效农业生产机械化,为2013年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装备支撑。
4、社会化服务水平实现新突破。一是农技推广机构服务水平有新突破。建立健全农技推广机构与基层的挂钩联系机制,全面提升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效率。二是农产品质量建设有新突破。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完善市、镇、基地三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三是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有新突破。加大对专业化服务组织的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各类学会、协会组织的作用,全方位服务现代农业发展。
附件: | |||||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1年建设情况表 |
|||||
示范区名称:太仓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 |||||
类别 |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10年 | 2011年 | 备注 |
1.基本情况 | 国土面积 | 平方公里 | 809.93 | 809.93 | |
耕地面积 | 万亩 | 49.53 | 48.33 | ||
水域面积 | 万亩 | 21.6 | 21.6 | ||
总人口 | 万人 | 46.89 | 47.04 | ||
农业人口 | 万人 | 26.61 | 26.91 | ||
农业劳动力 | 万人 | 3.53 | 3.34 | ||
农户总数 | 万户 | 7.16 | 7.09 | ||
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730.32 | 867.53 | ||
农业总产值 | 亿元 | 46.02 | 53 | ||
财政总收入 | 亿元 | 180.0016 | 226.4531 | ||
财政支农总投入 | 亿元 | 5.7718 | 7.3272 | ||
农民人均纯收入 | 元 | 14662 | 17201 | ||
2.农业产出情况 | 粮食总产量 | 亿斤 | 4.208 | 4.24 | 是 |
粮食总产值 | 亿元 | 6.2411 | 6.9075 | ||
棉花总产量 | 万吨 | 0.0357 | 0.0409 | 否 | |
棉花总产值 | 亿元 | 0.0981 | 0.1125 | ||
油料总产量 | 万吨 | 0.6374 | 0.6135 | 否 | |
油料总产值 | 亿元 | 0.249 | 0.27 | ||
糖料总产量 | 万吨 | 0.0417 | 0.0417 | 否 | |
糖料总产值 | 亿元 | 0.001751 | 0.001877 | ||
生猪总产量 | 万吨 | 1.4644 | 1.6868 | 否 | |
生猪总产值 | 亿元 | 3.3795 | 4.1297 | ||
肉禽总产量 | 万吨 | 5.51 | 4.854 | 否 | |
肉禽总产值 | 亿元 | 6.6 | 5.825 | ||
蛋类总产量 | 万吨 | 2.2046 | 2.4972 | 否 | |
蛋类总产值 | 亿元 | 1.98 | 2.25 | ||
奶类总产量 | 万吨 | 1.3939 | 1.5361 | 否 | |
奶类总产值 | 亿元 | 0.98 | 1.08 | ||
水产品总产量 | 万吨 | 3.1412 | 3.168 | 是 | |
水产品总产值 | 亿元 | 7.326 | 10.5318 | ||
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 | 亿元 | 7.9538 | 15.8988 | 农副食品加工业 | |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 | % | 96.2 | 98.4 | ||
3.农业物质装备情况 | 旱涝保收标准农田面积 | 万亩 | 21.26 | 25.86 | |
设施农业面积 | 万亩 | 6.1 | 7.2 | ||
农业机械总动力 | 万千瓦 | 13.05 | 16.13 | ||
灌溉水利用率 | % | 0.56 | 0.62 |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 % | 76.48 | 82.86 | ||
4.农业科技支撑情况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 | 63 | 63.62 | |
高产创建示范面积 | 万亩 | 3.3708 | 4.3098 | ||
每万名农业劳动力拥有农技人员数量 | 人 | 211 | 226 | ||
引进推广新技术数量(项) | 个 | 19 | 10 | ||
引进推广新品种数量(个) | 个 | 31 | 28 | ||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数量 | 万人 | 2.4 | 2.68 | 基数为农村劳动力 | |
5.农业经营管理情况 | 土地规模经营比重 | % | 33708.1 | 43098 | 集中连片100亩以上 |
生猪规模养殖率 | % | 91.03 | 90.6 | 年出栏100头及以上 | |
蛋类规模养殖率 | % | 99.8 | 99.7 | 存栏量2000羽及以上 | |
肉禽规模养殖率 | % | 99.03 | 99.18 | 年出栏1000羽以上 | |
奶牛规模养殖率 | % | 100 | 100 | 存栏量10头以上 | |
省级(含)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的养殖面积 | 万亩 | 0.3319 | 0.3819 | ||
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比重 | % | 94 | 96 | ||
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 | 万亩 | 16.42 | 25.3 | ||
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个数 | 个 | 5 | 5 | ||
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个数 | 个 | 6 | 8 | ||
无公害农产品 | 个 | 60 | 79 | ||
绿色食品 | 个 | 41 | 48 | ||
有机农产品 | 个 | 0 | 0 | ||
农产品地理标志 | 个 | 0 | 0 | ||
三品一标认定面积 | 万亩 | 31.4 | 32.45 | ||
6.建设资金投入情况 | 建设总投入 | 万元 | 82752 | 94754.5 | |
本级财政投入 | 万元 | 46830 | 58376 | ||
争取上级财政投入 | 万元 | 11409 | 15705.5 | ||
企业(含合作社)资金投入 | 万元 | 11210 | 9315 | ||
银行信贷投入 | 万元 | 13303 | 11358 | ||
农民自筹投入 | 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