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农业示范区 > 经验交流

2011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黑龙江省宁安市

日期: 2013-01-30 15:09 作者: 黑龙江省宁安市 来源:农业部 【字体: 打印本页

黑龙江省宁安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1年建设工作总结

  宁安市是全国101个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在2011年度,我市启动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三农工作牡市当排头,全省争一流的工作目标,建设以“八化”为标志的现代化大农业,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狠抓工作任务的落实,现将2011年示范区建设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2011年工作成效及创新举措

  2011年宁安市以模板化、项目化为工作方式,以庄园模式化为发展导向,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引领现代农业大发展。大力发展创利、创税、创汇“三创”农业,打造全省绿色产业基地,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不断壮大农业经济。按照先行规划的“8+1+1+1 ”产业布局,重点以G11国道为轴心,辐射兰岗石岩、东京城渤海、杏山等3个主要区域布局农业项目。经过前期努力,示范区在主导产业发展、农业设施装备、科技推广应用、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2011年主导产业粮食总产达到84.8万吨,荣获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市)称号;生猪出栏量60万头,肉鸡出栏量500万羽,畜牧业总产值11.8亿元,较上年增长15.7%;烤烟总产达到13万担,均价8元/斤,产值实现1.046亿元,连续13年获全国烤烟生产先进县(市)称号;蜂、蚕、果,水产养殖和食用菌规模和效益稳中有升。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6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536元,农民收入实现八连增,农民吃穿住用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2、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强势推进响水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等水利项目11个,全市可控制灌溉面积达到38.3万亩,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46万亩。新增大中型拖拉机及配套农机具1030台套,农业机械总动力57.9万千瓦,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8%。建设标准化良田5万亩,实施测土配方施肥160万亩,耕地有机质提升2.5万亩。新建水稻育秧大棚1262栋,建设和改造蔬菜棚室3400栋,农业标准化率92%。完成造林绿化面积5.1万亩,公路绿化植树10.8万株。

  3、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两大物流园区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站先后建成投入使用,使农资和农产品市场监管进一步规范。在巩固9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玉米、大豆)标准化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又稳步推进了5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工作,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整体提高。全市已认证有机农产品16个、绿色食品3个、无公害农产品120个,响水大米、兰岗西瓜、镜泊湖红尾鱼3个农产品获得了地理标志,响水牌商标获全国驰名商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在全省介绍了经验,承办了全省出口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现场会,获得了全国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授牌。

  4、农村发展的活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已发展牡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家,其中省级5家,居牡市之首,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68个,带动农户4万余户,发展订单面积120万亩。培育全省星级示范社18家,其中五星级示范社2家。三资代理在全市12个乡镇240个行政村全面铺开。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成效显著,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实现“山定权、人定心、树定根”。适度规模经营土地50亩以上连片面积达到80.3万亩。落实阳光农业互助保险面积40万亩。

  5、现代庄园式农业异军崛起。杏山红酒庄园、真心农业生态园、石岩嘉泰庄园、兰岗果蔬庄园、小唐设施农业景观园、马河蓝莓庄园等代表现代化水平的庄园式农业,在我市大公园经济框架下正悄然崛起,响水米业工业园、智能化水稻催芽育秧基地、节水灌溉增粮工程、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响水大米原产地资源整合及城乡统筹工程等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也正在稳步推进。

  二、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方面。一是宁安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较高,高出全国25.8%,但小型机械较多,作业效率相对较低,主要是为了适宜当地丘陵地形地貌;二是大田作物如玉米等缺乏高喷灌溉设施,易受干旱影响,限制了产量的进一步提高。

  2、农业科技支撑水平方面。一是农业研究试验与发展经费投入有待提高,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45%,略低于全国水平;二是持专业证书农业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的比重较低,为15%,比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23%低8%;三是农业科技服务人员相对较少,每万名农业劳动力拥有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人员仅为26人,比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60人少34人。

  3、农业经营管理水平方面。一是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销售比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二是农产品加工业比较落后,需要上级给以扶持,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提高产品附加值。

  4、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方面。主要是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方面,专业组织有待进一步完善,人员技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5、农业政策支撑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方面。城乡统筹需进一步加强,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减小城乡居民收入比,进而使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减少到40%以下,提高一个档次,达到富裕水平。

  (二)几点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建议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一是要在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投入,提高农作物抗御自然风险能力和自身产出能力。二是加大对农业合作组织的投入,促进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有利于推广大型机械连片作业,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节本增收和增产增收。三是加大培训及农业科技推广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科技服务者及农业生产者的素质和水平,提高科技普及质量和效率。四是加大对农产品加工及流通业的扶持,增加产品附加值。五是建立示范区建设奖惩激励机制,包括单位和个人,加快推进示范区建设步伐。

  三、下步推进思路和打算

  今后示范区建设继续以模板化定位、项目化运作、庄园化发展为导向,依托镜泊湖滨、牡丹江畔、无任何工业污染、居于北纬44度得天独厚极为优越的生态环境,有效利用肥沃的土地资源优势、交通区位优势、对俄出口物流商贸优势,整合资金、技术与人才资源,按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要求,加速建设宁安现代农业示范区。以G11国道为主轴,两侧可视范围内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和高效经济作物,以渤海和东京城镇水稻、宁安和兰岗镇瓜菜、石岩和海浪镇玉米三个优势产业集中区为核心,建立多个现代农业标准园,形成“一轴、三区、多园”的发展格局,促进现代化大农业迅速崛起。

  2012年初,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获批后,我们力求各项工作上标准、上质量、做样板、当示范,全面提档升级,把构建农业项目数据库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载体,已梳理出农业项目100个,今后一段时期重点建立1个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争创5个以上农机专业合作社,打造10个以上现代化产业示范园,大力发展星级农民合作社,实施土地集约化经营管理。

  10个以上现代化产业园区分别是:智能化水稻催芽育秧示范园、宁安市响水米业工业园、渤海稻作文化主题公园、兰岗果蔬庄园、石岩嘉泰庄园、杏山红酒庄园、真心农业生态园、小唐设施农业景观园、马河蓝莓庄园、露地蔬菜生产大庄园、国家绿色食品原料基地玉米展示园、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园等。

  5个以上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完善渤海和东京城两个大型农机合作社基础上,争创5个以上农机专业合作社,即投资500万元的海浪镇敖东、羊草、大兴等3个玉米专业合作社和1000万元的兰岗甜菜、响水米业2个大型合作社。

  1个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即对全市234万亩耕地所生产的农产品建立可追溯制度,实现电子信息化管理,建立农产品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生产无违禁、管理无盲区、产品无公害,出口无障碍”目标。

  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巩固完善原有合作社,围绕蔬菜、水稻、玉米等主要作物成立新的专业合作社,要做大做强,打造一批星级标准示范社,实现农业生产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带动我市农业向合作化、品牌化、企业化方向发展。

  实施土地集约化经营:将土地向大户、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等集中,扩大规模连片种植面积、展示现代农业的科技化、机械化、水利化、高效化。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1年建设情况表

  示范区名称:黑龙江省宁安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2010年

2011年

备注

 

1.基本情况

国土面积

平方公里

7924

7924

   
   

耕地面积

万亩

222

234

 
 

水域面积

万亩

31.2

31.2

 
 

总人口

万人

43.7

43.6

 
 

农业人口

万人

29

28.99

 
 

农业劳动力

万人

19.1

18.8

 
 

农户总数

万户

8.3

8.7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99.6

129.1

 
 

农业总产值

亿元

31.7

40.3

 
 

财政总收入

亿元

5.5

7.3

 
 

财政支农总投入

亿元

3.6

3.8

 
 

农民人均纯收入

10005

11536

 

2.农业

产出情况

粮食总产量

亿斤

17.7

17.0

是主导产业

 
   

粮食总产值

亿元

16.5

17

 
 

棉花总产量

万吨

     
 

棉花总产值

亿元

     
 

油料总产量

万吨

0.3

0.1

 
 

油料总产值

亿元

0.3

0.1

 
 

糖料总产量

万吨

9.1

5.4

是主导产业

 

糖料总产值

亿元

0.4

0.3

 
 

生猪总产量

万吨

3.5

4.6

是主导产业

 

生猪总产值

亿元

5

10

 
 

肉禽总产量

万吨

0.7

0.8

是主导产业

 

肉禽总产值

亿元

1.4

1.7

 
 

蛋类总产量

万吨

0.8

0.8

 
 

蛋类总产值

亿元

0.7

0.7

 
 

奶类总产量

万吨

0.2

0.1

 
 

奶类总产值

亿元

0.04

0.04

 
 

水产品总产量

万吨

0.72

0.74

是主导产业

 

水产品总产值

亿元

1

1.2

 
 

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

亿元

12.3

16.6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

%

100

100

 

3.农业物质

装备情况

旱涝保收标准农田面积

万亩

120

125

   
   

设施农业面积

万亩

6.5

6.8

 
 

农业机械总动力

万千瓦

55.4

57.9

 
 

灌溉水利用率

%

72

80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

87

88

 

4.农业科技

支撑情况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60

61

   
   

高产创建示范面积

万亩

15.3

19.8

 
 

每万名农业劳动力拥有农技人员数量

26

26

 
 

引进推广新技术数量(项)

22

23

 
 

引进推广新品种数量(个)

10

11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数量

万人

0.9

1

 

5.农业经营

管理情况

土地规模经营比重

%

31

34

集中连片100亩以上

 
   

生猪规模养殖率

%

58

58.5

年出栏100头及以上

 

蛋类规模养殖率

%

42.2

40

存栏量2000羽及以上

 

肉禽规模养殖率

%

91.8

91.4

年出栏1000羽以上

 

奶牛规模养殖率

%

   

存栏量10头以上

 

省级(含)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的养殖面积

万亩

0.06

0.06

 
 

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比重

%

21.3

22

 
 

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

万亩

100

105

 
 

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个数

5

5

 
 

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个数

5

5

 
 

无公害农产品

120

120

 
 

绿色食品

3

3

 
 

有机农产品

7

16

 
 

农产品地理标志

2

3

 
 

三品一标认定面积

万亩

202.5

202.5

 

6.建设资金

投入情况

建设总投入

万元

210000

240000

   
   

本级财政投入

万元

5609

5731

 
 

争取上级财政投入

万元

30000

33000

 
 

企业(含合作社)资金投入

万元

30000

30000

 
 

银行信贷投入

万元

90000

110000

 
 

农民自筹投入

万元

45000

5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