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辽宁省辽中县
辽宁省辽中县2011年度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
辽中县人民政府
辽中县于2010年9月被农业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两年来,辽中县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转变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式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指导意见,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业外向度显著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全面提升。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报送2011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的通知》(农办计[2012]66号)要求,我们对示范区建设情况进行认真总结,现汇报如下:
一、示范区基本情况
辽中县地处辽河流域,平畴百里,肥田沃土。全县区域面积146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0万亩、水域面积46.9万亩、林业面积40万亩。下辖17个乡镇,163个行政村、42个社区;总人口47.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8万人。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360.6亿元,其中农林牧副渔业生产总值115亿元,农业增加值61亿元,农业增加值在三次产业中比重为16.9%, 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值之比为3.18:5.45:1,劳动生产率4.73万元,年度农业投入为4.0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1400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亿元,较上年递增69.3%,财政预算收入20亿元,较上年递增81.2%。
二、示范区建设主要成效
辽中县结合位于辽宁中部城市群中心独有的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坚持用创新的思维和工业的理念来谋划农业,紧紧围绕发展近海现代都市农业这一目标,突出抓住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这两条主线,大力实施项目牵动、龙头拉动、示范带动、科技驱动和品牌推动五大战略,努力建设辽中现代都市农业。
(一)主导产业进一步壮大
一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粮食生产连年丰收,2011年全县粮油作物总产58.4万吨,总产值16.3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4.2%;二是设施蔬菜产业快速发展,种植达到30万亩,年产蔬菜100万吨,产值1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13%,果蔬经济区核心区连片种植达5万亩,设施蔬菜专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三是淡水鱼养殖优化升级,全县精养水面发展到8万亩,年产淡水鱼10万吨,年产值11.5亿元,已建省部级水产健康养殖场26家、9家养殖企业在国家质检总局注册了出口水产动物养殖企业;四是畜牧养殖规模发展,已建标准化养殖小区414个,全县肉牛饲养量50万头,生猪饲养量170万头,肉鸡饲养量2700万只,肉类总产量25万吨,蛋类总产4万吨,奶类总产3万吨,畜牧业产值6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2%,生猪、肉牛从业人员人均收入超过万元。
(二)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示范区农田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改造中低产田10.77万亩,土地治理8.6万亩,建设高标准粮田面积8万亩, 有效灌溉面积60.88万亩, 抗旱浇灌面积达14万亩,灌溉水利用率89%。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41.08万千瓦,百亩农机总动力为34.52千瓦,耕种收农机化水平达到73%。
全县规模以上农事龙头企业发展到102家,其中省、市重点龙头企业49家,全县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90亿元,已建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29个,年交易额62亿元;积极培植知名品牌,“泉城”商标被评为省著名商标,“泉城”牌鲤鱼、“鑫凯丰”牌鲫鱼被评为中国名牌农产品, “近海社甲”蔬菜申报辽宁省名牌产品,冷子堡、刘二堡获辽宁省“淡水鱼特产之乡”,六间房获辽宁省“花卉特产之乡”。
(三)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保证
一是积极发展“三品”认证和标准化生产,全县的“三品”认证企业达到了15家,获得国家农业部颁发的绿色食品使用标识49个,2011年我县64万亩无公害产品通过认证,1个有机食品通过认证,规范获证产品包装标识。二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先后开展了“农资打假专项整治”、“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打击毒豆芽”、“打击瘦肉精”等工作,建立农资销售网络监管平台和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农产品检测合格率达到99.8%,严把了农产品上市的质量关。
(四)科技推广应用能力进一步增强
一是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体系,完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试点县建设项目,全县建有9个区域性农技站、1个农产品检测中心,完善了畜牧业、渔业、农机服务体系,建立农民科技工作站13个、专业技术协会158个、农村信息服务站43个,农民科技书屋9个,形成了强有力的科技推广网络。二是积极开展新型农民培训,通过开展阳光工程和新型农民培训,累计培训新型农民2万多人,每年有85%农村劳动力得到实用技术培训。积极开展科技共建,建立了水稻、水产院士工作站和博士生、硕士生研究基地。三是加大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力度,引进新品种33个,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为98.2%,推广测土配方、水稻大棚盘育秧、水稻全程机械化、生物防治病虫害、温室秸秆生物反应堆等新技术10项,科技贡献率达到65%。
(五)示范区体制机制进一步创新
一是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信息平台,实现土地流转82,481亩,占农户家庭承包经营总面积的8%,流转的土地主要用于种植业和养殖业。二是拓宽农业投资渠道,强力招商引资,梅林正广和、富美莱花卉市场、天赢蔬菜、辽源冷链物流等一批亿元以上农业项目纷纷签约入驻园区,带动产业快速发展。三是构建了农业金融保障体系,尝试以生产设施作抵押的贷款融资模式,积极协调农村信用社等银行机构农业融资超过9.7亿元,其中担保抵押贷款3000余万元。四是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推行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理赔一卡通服务等。五是改进生产关系,鼓励合作经营,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65个。
三、推进示范区建设的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抓实示范区规划
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是农业的发展方向,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示范区建设,主要领导牵头,成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主管县长任领导小组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农村经济局,各成员单位抽调业务骨干,集中力量、整合资源,从规划入手,全面开展示范区建设。聘请北京大地公司和沈阳农业大学等专业规划机构,完成了全县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将规划纳入县十二五规划,建立了考核机制。我们又邀请农业部工程建设信息中心,在此基础上进行高起点示范区建设规划,使示范区建设高标准、高起点,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2、整合项目资源,抓实示范区投入
示范区成立了项目办,2年来整合项目资金超过10亿元,其中农业综合开发投入1.2亿元,土地整理投入资金1.1亿元,水利工程和千亿斤粮食工程6亿多元,省市扶持设施农业小区建设专项资金2亿元,另外国家惠农资金每年投入约1.1亿元(四项补贴),龙头企业补贴和固投资金526万元,省100万亩水稻现代示范区建设项目水稻大棚盘育秧中心建设资金近700万元,资金注入为示范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3、创建地标品牌,拉动示范区建设
2011年我县全县获农业部质检总局批准,成为全国仅10家,东北唯一一家的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全县有25万亩农产品生产基地被认定为出口示范基地,2012年5月22日,全省农产品基地出口现场会在我县召开,前来开会、参观的有200多人,进一步扩大了辽中现代农业知名度。继“辽中寒富苹果”、“辽中鲫鱼”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后,“辽中玫瑰”又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定,三大地标产品成为辽中“三张名片”,将强力拉动示范区建设。
4、广泛宣传,全面启动示范区建设
一是在“辽宁日报”、“沈阳日报”等媒体宣传辽中县荣获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殊荣,彰显辽中资源;二是召开两个示范区揭牌仪式,请各大新闻媒体分别报道,营造示范区建设氛围;三是利用出租车广告和路灯杆广告牌宣传辽中地理标志产品,并由此推动了我县寒富苹果大面积发展和辽中鲫鱼的出口外销,示范区知名度的提高,为我县招商引资和基础设施项目资金争取,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局面。
5、典型引路,全面推进示范区建设
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建立高产创建示范区29万亩;建设水稻现代化示范区12万亩,示范区全部实现水田硬覆盖节水灌溉;在示范区水稻大棚育秧中心带动下,全县水稻大棚育秧发展到1000亩,解决水稻机插秧瓶颈,水稻机插秧水平实现40%;为促进大户、企业、专业合作社参与示范区建设,我们积极培育专业合作社,鼓励开展代耕、代种、代收业务,在种粮大户于会怀带动下,永达、明杰等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全县劳动生产率由3.95万元增加到4.73万元。
四、存在问题及相关建议
一是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发展资金不足,仅仅依靠原有项目资金还远远不够。二是农技推广力量不足,农技人员拥有量远低于发达国家标准,且农技推广经费明显不足,专业配备不合理,制约科技成果转化。三是产品标准意识、品牌意识和科技含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与现代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要求仍有一定差距。五是土地资源条件对畜牧业发展制约越来越明显。
建议国家加大对示范区的投入,要逐步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导向,企业、合作社和大户投入为主体,金融资本为依托的多元化农业投入机制。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基础上,国家应在病虫害统防统治上、农机统一作业、农技推广工作经费上加大投入。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示范区建设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为目标,以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为主线,以一园三区五大基地为核心区,以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建设为推动,做大“辽中寒富苹果”、“辽中鲫鱼”、辽中玫瑰“三大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加速农业产业化、集约化进程,进一步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示范区发展目标:到2015年,农业总产值实现160亿元。年平均递增12.7%。农业增加值实现72亿元,年平均递增11.8%。农民人均纯收入25000元,比十一五末期翻一番。力争通过努力,使辽中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样板区、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农业装备应用的展示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聚集区,最终成为全省领先、国内一流的现代农业示范区。
示范区建设当前主要工作:完善示范区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示范区考核机制;开展农业项目编报和储备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对现代农业示范区投入;加强示范区项目管理和协调,合理安排项目资金,整合资源,全力打造高标准示范区。
二〇一二年六月一日
附件: |
|||||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1年建设情况表 |
|||||
示范区名称:辽中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 |||||
类别 |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10年 | 2011年 | 备注 |
1.基本情况 | 国土面积 | 平方公里 | 1460 | 1460 | |
耕地面积 | 万亩 | 130 | 130 | ||
水域面积 | 万亩 | 46.9 | 46.9 | ||
总人口 | 万人 | 47.6 | 47.6 | ||
农业人口 | 万人 | 37.8 | 37.8 | ||
农业劳动力 | 万人 | 12.5 | 12.5 | ||
农户总数 | 万户 | 13.2 | 13.2 | ||
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262 | 360.6 | ||
农业总产值 | 亿元 | 95.8 | 115 | ||
财政总收入 | 亿元 | 16.1 | 20.18 | ||
财政支农总投入 | 亿元 | 3.87 | 4.04 | ||
农民人均纯收入 | 元 | 9514 | 11400 | ||
2.农业产出情况 | 粮食总产量 | 亿斤 | 9.3 | 11.4 | 是主导产业 |
粮食总产值 | 亿元 | 12.2 | 15 | ||
棉花总产量 | 万吨 | 0 | 0 | ||
棉花总产值 | 亿元 | 0 | 0 | ||
油料总产量 | 万吨 | 0.8994 | 1.4021 | ||
油料总产值 | 亿元 | 0.63 | 1.26 | ||
糖料总产量 | 万吨 | 0 | 0 | ||
糖料总产值 | 亿元 | 0 | 0 | ||
生猪总产量 | 万吨 | 10.2798 | 10.8218 | 是主导产业 | |
生猪总产值 | 亿元 | 20.5596 | 25.9723 | ||
肉禽总产量 | 万吨 | 3.64321 | 4.09058 | ||
肉禽总产值 | 亿元 | 3.6432 | 4.0906 | ||
蛋类总产量 | 万吨 | 4.7313 | 5.9869 | ||
蛋类总产值 | 亿元 | 4.7313 | 5.9869 | ||
奶类总产量 | 万吨 | 3.3693 | 3.8743 | ||
奶类总产值 | 亿元 | 0.121 | 0.139 | ||
水产品总产量 | 万吨 | 7.7534 | 7.9534 | 是主导产业 | |
水产品总产值 | 亿元 | 10.7 | 11 | ||
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 | 亿元 | 87 | 90 | ||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 | % | 98 | 99 | ||
3.农业物质装备情况 | 旱涝保收标准农田面积 | 万亩 | 60.88 | 60.88 | |
设施农业面积 | 万亩 | 28 | 30 | ||
农业机械总动力 | 万千瓦 | 40.5 | 41.08 | ||
灌溉水利用率 | % | 58 | 60 |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 % | 67 | 73 | ||
4.农业科技支撑情况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 | 65 | 66 | |
高产创建示范面积 | 万亩 | 22.2 | 29 | ||
每万名农业劳动力拥有农技人员数量 | 人 | 11.96 | 11.96 | ||
引进推广新技术数量(项) | 个 | 10 | 10 | ||
引进推广新品种数量(个) | 个 | 32 | 33 | ||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数量 | 万人 | 20 | 20 | ||
5.农业经营管理情况 | 土地规模经营比重 | % | 7 | 10 | 集中连片100亩以上 |
生猪规模养殖率 | % | 79 | 80 | 年出栏100头及以上 | |
蛋类规模养殖率 | % | 85 | 88 | 存栏量2000羽及以上 | |
肉禽规模养殖率 | % | 86 | 88 | 年出栏1000羽以上 | |
奶牛规模养殖率 | % | 90 | 95 | 存栏量10头以上 | |
省级(含)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的养殖面积 | 万亩 | 19321 | 19321 | ||
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比重 | % | 8 | 10 | ||
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 | 万亩 | 72 | 70 | ||
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个数 | 个 | 4 | 4 | ||
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个数 | 个 | 1 | 金山水产 | ||
无公害农产品 | 个 | 17 | 17 | ||
绿色食品 | 个 | 20 | 20 | ||
有机农产品 | 个 | 8 | 1 | ||
农产品地理标志 | 个 | 0 | 2 | ||
三品一标认定面积 | 万亩 | 76.5 | 82.6 | ||
6.建设资金投入情况 | 建设总投入 | 万元 | 165570 | 149517 | |
本级财政投入 | 万元 | 8647 | 10399 | ||
争取上级财政投入 | 万元 | 30000 | 30000 | ||
企业(含合作社)资金投入 | 万元 | 2000 | 2000 | ||
银行信贷投入 | 万元 | 114923 | 97118 | ||
农民自筹投入 | 万元 | 10000 | 1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