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松山区
松山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
松山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自2011年开始申报以来,以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建设目标,把发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中心任务,把科技和体制机制创新作为发展动力,把提高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水平作为重要标志,围绕粮食、蔬菜、生猪三个主导产业,全力打造了5个核心示范区、5个生产基地功能区和5种农民专业合作社,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大发展。现将示范区建设的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示范区的总体概况
松山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赤峰市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42°01′~42°43′,东经117°47′~119°39′,东与敖汉旗相望,西与河北省围场县毗邻,西北与克什克腾旗搭界,南与喀喇沁旗、红山区、元宝山区接壤,北与翁牛特旗相连。
示范区占地面积250万亩,玉米产业规划面积100万亩,蔬菜产业规划面积60万亩,生猪规划出栏200万口。按照功能,示范区由“核心示范区、生产基地功能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科技支撑体系”构成。
二、工作进展情况
(一)成立组织,保障落实
松山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是一项新生事物,涉及面广、投资大、要求高。因此,为了保证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达到预期效果,成立了以分管农牧业区长为主任、农牧业局主要领导为副主任、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松山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管理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实施园区建设规划,办理园区开发建设、管理、协调、服务与资本运筹等事宜。
委员会下设“松山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办公室”和“松山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规划和技术指导组”。办公室负责项目规划的编制、项目协调、上报下达及对外宣传。规划和技术指导组协助项目乡、村按照规划的要求做好项目的规划和落实,并登记在册、绘制规划图(表);制定项目实施的技术标准、技术方案并将之指导于项目的实施全过程;投入品的标准认定及采购监督。项目乡镇政府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项目村确定村主任主抓规划及建设工作,做到责任明确,分工到人,确保在项目区建设的每个环节不缺位、不失职。
(二)结合实际,完成编制
规划编制工作是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按照《农业部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的要求,从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理论和特点、示范区的建设思路、主要任务以及各地园区的主要做法、经验出发,由农牧业局牵头、会同财政局、林业局、水利局、农机局、科技局等单位,结合实际,按照松山区的区域优势和主导产业的发展情况,因地制宜,经过反复论证,编制完成了松山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书。
(三)聘请专家,确定技术依托单位
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在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必须把专家领衔,科技支撑摆在突出的位置。我们确定的技术依托单位有: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农科院、赤峰市农科院,聘请的专家有: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高聚林、内蒙古农科院研究员冯勇、赤峰市农科院副院长霍剑锋。
(四)具体建设内容及实施进度
1、粮食产业稳步推进
(1)高产玉米核心示范区建设情况
全区共落实玉米高产创建6.93万亩。主要在夏家店乡2.5万亩、太平地镇3.1万亩、哈拉道口镇0.7万亩、王府镇0.63万亩。另外,落实小面积超高产试验25亩。
示范区6片,分别落实在夏家店乡的东新井村、四家村、八家村,太平地镇、王府镇、哈拉道口镇波罗和硕村,千亩和万亩辐射带动田主要落实在太平地镇、夏家店乡等。核心示范田实验内容主要有品种展示实验、肥料对比试验。
(2)旱作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情况
以大庙镇、夏家店乡为重点,在全区13个乡镇共落实玉米全覆膜旱作农业核心示范面积8.2万亩,其中集中连片核心示范田4片,共5700亩,分别是大庙镇2000亩、夏家店乡2000亩、上官地镇700亩、穆家营子镇1000亩。区政府将安排财政资金300万元重点扶持,已订购全覆膜机器20台,用于减轻农户劳动强度和投工投劳。4月11日,松山区农牧业局在夏家店乡组织召开了全区玉米全覆膜播种现场会,并对项目区农户进行集中培训50期,培训1.5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万余份。
(3)高产优质玉米生产基地建设情况
松山区结合农业部高产创建项目,以夏家店乡、安庆镇、太平地镇、哈拉道口镇为重点,组装配套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打造30万亩吨粮田。目前,基地播种结束,出苗情况良好。
(4)膜下滴灌节水示范基地建设情况
松山区结合实施“双增二百”项目实施,落实膜下滴灌面积落实面积13万亩,实现节水增效。落实“双增二百”项目45万亩,2012年,增产目标160斤/亩,节本增效目标160元/亩,2013-2015年,增产目标200斤/亩,节本增效目标200元/亩。
2、蔬菜产业扩展提升
(1)高效设施农业核心示范区建设情况
示范区主要进行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试验示范。通过新品种的推广,膜下滴灌、大垄高台地膜覆盖、病虫害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农民掌握更多的知识,以及看到新品种、新技术应用所带来的高产和效益。
今年年初,落实了千亩高标准试验示范区3处,分别是:穆家营子镇千亩花卉试验示范区(赤峰西苑设施农业园区)、太平地镇千亩红提试验示范区(酱坊地村)、岗子乡千亩食用菌试验示范区(新窝铺村)。另外,还在穆家营子镇落实了设施花卉试验棚、当铺地满族乡落实了设施果树试验棚、在太平地镇了落实美国红提试验棚。
(2)设施农业栽培基地建设情况
今年,计划新增设施农业3万亩,其中日光温室2万亩、冷棚1万亩。截至到2012年3月,14个乡镇共规划落实地块31240亩,其中日光温室19640亩,冷棚12100亩,基本上都是围绕原有项目区扩大规模,甜瓜、葡萄、食用菌、甜椒、花卉等特色项目区新建面积都在1000亩以上。目前日光温室开工建设的乡镇有8个,开工面积近8100亩。冷棚开工建设的乡镇有11个,开工面积为12560亩。
3、生猪产业蓬勃发展
(1)标准化规模养猪核心示范区建设情况
自去年年底,区农牧业局本着“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经济实用,避免重复建设”的思路,专门组织技术人员成立了猪舍图纸设计小组设计符合我区实际的标准化猪舍。3月23日,猪舍设计图纸已完成。
截止5月中旬,全区规划年出栏生猪万头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25处,其中已经开始土地平整或开工建设阶段的有15处;有意向建设年出栏千头以上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的,目前统计记有143个,部分养殖场已经开工建设。
(2)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自2009年以来,江苏雨润集团、广东温氏食品集团、香港亚盛投资和美国华特希尔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陆续落户松山,全区生猪产业步入规模化、标准化和产业化发展的快车道。
①江苏雨润集团建成生猪屠宰深加工生产线——赤峰福润肉类加工有限公司,已于2011年8月8日开始投产运营。目前公司日屠宰加工生猪500口,一季度屠宰加工生猪7.3万口,实现销售收入14300万元。
②江苏雨润集团建成大型种猪繁育龙头企业——赤峰市沃德畜牧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8000万元,已于2011年8月开始投产运营,现存栏祖代种母猪1500头、公猪25头、育肥猪1500头,根据公司的下一步发展目标,二期工程2012年动工,再次扩展面积约15000㎡,继续扩大生产规模,预计祖代种猪养殖总量可达2500头以上,年繁育父母代种猪达40000头以上。
③香港亚盛投资集团和美国拥有近百年历史的WhiteshireHamroc(华特希尔)公司建成种猪繁育核心示范场——赤峰家育种猪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计划分三期投资建设,投资总规模11亿元。项目一期基础设施建设截止2011年11月基本完成,总投资3亿元,其中种猪场规划占地1200亩,示范农场占地10000亩,养殖场包括高标准种美式猪舍3栋(3300 ㎡/栋),办公区及宿舍区6800 ㎡,同时还包括接待区、消毒区、公猪站等其他养殖辅助设施,预计2012年10月可投产运营。
④广东温氏集团50万头现代生猪产业化项目及玉米收储项目,与农户合作发展生猪养殖,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建设仔猪繁育示范场,重点展示先进的仔猪培育技术和管理模式。前期土地备案工作已完成,计划建设种猪繁育场和仔猪培育基地各1处,10万头以上规模生猪养殖基地4处。2012年选取了当铺地满族乡王家营子村及安庆镇小北道村两处作为首期建设用地,目前已完成了猪场的规划设计,完成了当铺地猪场的开工申请,已经批复。
⑤引进雨润集团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项目,计划投资25亿元,近期将开工建设。
三、存在的问题
一年来,示范区在项目建设、技术示范与展示、技术交流等方面作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人才的体系建设还需加强,管理人员的培养、科技人才的引进、生产技能人才的培训有些滞后。二是示范区内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方面还跟不上,软硬条件建设滞后。三是示范区内部分企业规模小、产业链短、深加工能力弱、产业关联度低,辐射带动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够强。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强化管理意识、监督意识和质量意识,明确目标,各负其责,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二)加强人才体系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实用人才;积极引进高级农业人才,致力发展产业高端,力争在农业科研关键技术、重大产业化项目等方面实现新突破。
(三)不断加大示范区对农民的培训、引导和示范力度。通过实用技术培训、“阳光工程”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和创业培训,培育和造就一批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继续推行农民技术员聘用制,加快培育本土农民技术员。
(四)为现有龙头企业做好服务。重点为雨润、家育、温氏等生猪企业做好生猪供应、种猪进口审批手续、养猪小区土地审批手续等服务,让这些企业进口投产达效。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是围绕蔬菜保鲜包装加工方面开展,逐步建立完善的蔬菜产业链条,发展现代化营销模式,尽快推动蔬菜生产基地与边贸口岸、专业大市场、大城市超市实现对接。
(五)积极争取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认真研究国家、自治区投资政策的基础上,加强与项目管理部门的衔接,及时捕捉项目信息,立足示范区特色,把握市场需求,拓宽工作思路,积极争取项目。要多方吸引社会各界资金投入园区建设,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带技术入股或示范区承包开发。同时,要加强项目建设,注重项目质量,讲求项目效益,保障和促进示范区的有序发展。
附件: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1年建设情况表
赤峰市松山区农牧业局
二〇一二年六月一日
附件: |
||||||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1年建设情况表 |
||||||
示范区名称:赤峰市松山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
||||||
类别 |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10年 |
2011年 |
备注 |
|
1.基本情况 |
国土面积 |
平方公里 |
5629 |
5629 |
||
耕地面积 |
万亩 |
272 |
272 |
|||
水域面积 |
万亩 |
|||||
总人口 |
万人 |
57.36 |
54.2 |
|||
农业人口 |
万人 |
43.13 |
43.11 |
|||
农业劳动力 |
万人 |
29.4804 |
29.5403 |
|||
农户总数 |
万户 |
12.3414 |
12.3918 |
|||
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138.6403 |
177.1 |
|||
农业总产值 |
亿元 |
26.3280 |
53.4 |
|||
财政总收入 |
亿元 |
7 |
10.08 |
|||
财政支农总投入 |
亿元 |
5.36 |
6.28 |
|||
农民人均纯收入 |
元 |
6335 |
7765 |
|||
2.农业产出情况 |
粮食总产量 |
亿斤 |
11.81 |
14.5 |
是主导产业 |
|
粮食总产值 |
亿元 |
17.715 |
21.75 |
|||
棉花总产量 |
万吨 |
不是主导产业 |
||||
棉花总产值 |
亿元 |
|||||
油料总产量 |
万吨 |
3.5391 |
3.8060 |
不是主导产业 |
||
油料总产值 |
亿元 |
1.557 |
1.6746 |
|||
糖料总产量 |
万吨 |
14.8565 |
13.3690 |
不是主导产业 |
||
糖料总产值 |
亿元 |
0.6685 |
0.6016 |
|||
生猪总产量 |
万吨 |
1.8417 |
1.8817 |
是主导产业 |
||
生猪总产值 |
亿元 |
3.6834 |
3.7634 |
|||
肉禽总产量 |
万吨 |
1.1048 |
1.0022 |
不是主导产业 |
||
肉禽总产值 |
亿元 |
2.2096 |
2.0044 |
|||
蛋类总产量 |
万吨 |
6.1754 |
7.1082 |
不是主导产业 |
||
蛋类总产值 |
亿元 |
4.6933 |
5.4022 |
|||
奶类总产量 |
万吨 |
5.1190 |
5.1460 |
不是主导产业 |
||
奶类总产值 |
亿元 |
1.7405 |
1.7496 |
|||
水产品总产量 |
万吨 |
不是主导产业 |
||||
水产品总产值 |
亿元 |
|||||
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 |
亿元 |
22 |
25 |
|||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 |
% |
100 |
100 |
|||
3.农业物质装备情况 |
旱涝保收标准农田面积 |
万亩 |
57.56 |
60 |
||
设施农业面积 |
万亩 |
17 |
20 |
|||
农业机械总动力 |
万千瓦 |
57.25 |
59 |
|||
灌溉水利用率 |
% |
41.30 |
42 |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
% |
66 |
68 |
|||
4.农业科技支撑情况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 |
||||
高产创建示范面积 |
万亩 |
2.1 |
6.9 |
|||
每万名农业劳动力拥有农技人员数量 |
人 |
6.784 |
7.176 |
|||
引进推广新技术数量(项) |
个 |
12 |
15 |
|||
引进推广新品种数量(个) |
个 |
58 |
65 |
|||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数量 |
万人 |
8.84 |
9.45 |
|||
5.农业经营管理情况 |
土地规模经营比重 |
% |
3.68 |
4.41 |
集中连片100亩以上 |
|
生猪规模养殖率 |
% |
75 |
80 |
年出栏100头及以上 |
||
蛋类规模养殖率 |
% |
50 |
70 |
存栏量2000羽及以上 |
||
肉禽规模养殖率 |
% |
90 |
90 |
年出栏1000羽以上 |
||
奶牛规模养殖率 |
% |
95 |
98 |
存栏量10头以上 |
||
省级(含)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的养殖面积 |
万亩 |
|||||
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比重 |
% |
24 |
24 |
|||
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 |
万亩 |
30 |
30 |
|||
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个数 |
个 |
7 |
7 |
|||
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个数 |
个 |
|||||
无公害农产品 |
个 |
37 |
37 |
|||
绿色食品 |
个 |
|||||
有机农产品 |
个 |
8 |
8 |
|||
农产品地理标志 |
个 |
1 |
1 |
|||
三品一标认定面积 |
万亩 |
|||||
6.建设资金投入情况 |
建设总投入 |
万元 |
||||
本级财政投入 |
万元 |
|||||
争取上级财政投入 |
万元 |
|||||
企业(含合作社)资金投入 |
万元 |
|||||
银行信贷投入 |
万元 |
|||||
农民自筹投入 |
万元 |
注:表中的农业总产值为第一产业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