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旗
鄂温克旗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作总结
鄂温克族自治旗是以鄂温克族为主体,由蒙古、汉、达斡尔等20个民族组成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我国三个少数民族自治旗之一,土地总面积19111平方公里,辖有4镇1乡5苏木,44个嘎查,总人口14.43万人,其中牧业人2.8万人。
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护生态为立足点,以发展生产为着力点,以牧民增收为目标点,依托资源、突出特色,全旗牧区经济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发展趋势。2011年,鄂温克旗地区生产总值80.02亿元,财政总收入17.24亿元,牧民人均纯收入11081元。全旗牧业年度牲畜总头数87.39万头只,其中良种牲畜41.97万头(只),改良种牲畜42.66万头(只),良种改良种占牲畜总头数的96.8%。
一、建设成效
我旗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为示范区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一定成效。
(一)主导产业发展情况
1.奶产业:我旗按照“集约化生产、规模化养殖、产业化经营”的奶业发展思路,使奶牛饲养逐步向奶源区集中,通过80公里奶牛带和301国道沿线奶牛带的建设,借助国家奶牛良种补贴项目实施加大奶牛改良力度。全旗建成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6个,标准化奶牛养殖场5处,建设标准化棚圈3.58万平方米,奶牛头数达7.5万头,良种及改良种奶牛达6.5万头,年产牛奶21.45万吨,年平均单产4吨,牛奶收入占牧民人均收入的70%以上。奶业从业户发展到6000多户,80公里奶牛带和301国道沿线10个苏木乡镇的27个嘎查,已成为乳品企业稳定的原料奶供应基地。
2.肉羊产业:通过财政支持现代肉羊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建立了优质呼伦贝尔短尾羊核心区1个,呼伦贝尔羊(短尾类型)核心群30个,短尾羊扩繁场1个,肉羊杂交羔羊生产核心区1个,标准化短期育肥基地6处,累计引进杜泊种羊210只,利用引进的杜泊种公羊与当地基础母羊经济杂交,生产杂交一代商品羔羊3万多只,牧民创收400多万元,逐步摸索出了适合草原畜牧业生产的肉羊杂交生产模式。
3.饲草产业:依托退牧还草项目的实施和退耕还草工作的开展,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认真落实禁牧休牧、草畜平衡等制度,大力开展人工种草、饲料种植、草地补播和围栏等重点工作。 2011年草原建设总规模达190万亩,其中:人工种草21万亩,饲料作物种植5万亩(其中青贮玉米3万亩),草原围栏104万亩,草原改良60万亩。休牧900万亩,禁牧80万亩,划区轮牧40万亩,草畜平衡1240万亩。结合退牧还草和退耕还草项目建立抗灾饲草基地3万亩。全旗现有人工草地保留面积达到62万亩。为充分满足我旗冬春防抗灾和畜牧业发展对饲草的需求,建设一处6座,最大储草量1.6万吨,可满足8.7万个羊单位牲畜3个月饲喂量的饲草储备库和年产3万吨颗粒饲料加工厂1处。
4.马产业:以旗科兴马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为育马基地,前后引进纯血种公马3匹、布琼尼种公马1匹、汗血种公马1匹、三河种公马5匹,英纯血母马16匹,三河母马及其它马80余匹。争取到自治区级三河种马生产经营许可证,承担我旗竞技马新品系和选育提高当地品种三河马的重任。育马基地2008年获得国家科技部授予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称号。
(二)农业设施装备建设情况
自1998年开始,鄂温克旗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目前以饲草料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为主,水源采用地下水。截止2011年底,全旗饲草料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面积达到8.785万亩,主要分布在地下水充沛及草场严重退化的伊敏河两侧的河谷地带。其中2011年实施自治区节水灌溉项目,灌溉面积可达1.6万亩。
(三)科技推广应用情况
1.为加强发展现代肉羊产业力度,旗政府与内蒙古畜牧研究所3—5年协作攻关,力争把呼伦贝尔羊“短尾”品系培育成“短尾品种”造福于当地广大牧民;通过现代肉羊产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肉羊胚胎移植工作在我旗首次启动实施,共移植胚胎115枚,移植受体母羊102只。此次肉羊胚胎移植技术的引进开启了我旗在肉羊业发展史上的先河,成为我旗畜牧业发展史上新的转折点。
2.依托养殖小区建设,加快奶牛改良步伐,近五年间,利用荷斯坦冻精细管进行奶牛冷配改良近18万头,受胎率达95%,4000余户牧户受益,奶牛生产性能大幅提高,繁育的后代年产奶量可提高1000-1300公斤,仅产奶量可使牧民年增收达1400-2000万元。
3.为了切实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兴牧力度,建立稳定的草产品生产基地,提高农牧民科技水平,实现畜牧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旗政府与中国农科院草原所合作,启动实施我旗万亩草业科研试验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四)体制机制创新情况
1.组建组织机构,安排专职人员负责示范区日常工作。
2.规范经合组织建设,提高组织化程度。全旗各类专业合作社105个,从业户数1187户,带动家庭成员3428人,合作社以畜牧业种养殖为主且多数合作社已实现平稳运营。
三、创新举措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快推进鄂温克旗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步伐,成立以旗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和四大班子相关领导为副组长,由各相关部门和苏木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鄂温克族自治旗现代农业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旗农牧业局,负责示范区日常工作。
(二)强化规划引领
根据《农业部关于认定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通知》(农计发〔2012〕1号)文件精神,旗政府组织相关部门并聘请有关专家目前正在编制全旗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由旗政府委托上海奇创旅游规划咨询机构,于2012年1月编制完成了《鄂温克旗马产业示范园区规划》,并通过市农牧业局的论证评审。《特色农业园区规划》和《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规划》已拟委托北京农林科学院编制。
(三)争取资金投入
1.项目带动
实施项目拉动战略,积极争取上级扶持项目,推动示范区建设。
(1)肉羊基地建设:2010—2011年,中央财政现代农业肉羊基地项目资金40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000万元,旗财政配套2000万元。部分资金用于建设基础设施,已建种羊场2个,140个家庭牧场,畜牧业综合服务室11座,药浴池11个,建短期育肥基地划区轮牧围栏10万亩,并购置部分发电设备。
(2)饲草基地建设:由旗人民政府投资576万元,建成钢架结构的饲草储备库6座,最大储草量1.6万吨;投入265万元,建成年产3万吨颗粒饲料加工厂,目前储备库内饲草加工车间试车成功,待相关手续批复后便可投入正式生产;投入256万元,建设人工草地3.2万亩;实施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自治区投资950万元,旗财政配套550万元)自治区节水灌溉项目,饲草料灌溉面积1.6万亩。
(3)育马基地建设:已投入500万元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现已完成专家公寓200平方米,马匹配种室234平方米,马厩1042平方米,草圈3800平方米,遛马圈3个,调教圈1个,露天马匹活动场1000平方米。
(4)奶业基地建设:2010—2011年实施国家奶牛小区项目3个,项目总投资达180万元,建成3处集中挤奶厅;光明乳业公司投入30万元,改建奶站3个。
2.开放引进
我旗始终重视产品的品质,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技术和资金扶持,提高牧户积极性。先后引进光明乳业、阳光乳业、天苒乳业、内蒙古奶联社、绿祥肉食品、伊赫塔拉等投资规模较大、产业带动较强的企业落户我旗,整体推进示范区建设。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龙头企业带动牧户增收作用发挥还不够,龙头企业与牧户的利益联结不紧密。
2.农牧业标准化程度较低,农畜产品品牌不多。
3.牧民组织化程度较低、经合组织规模小,成员数量少,组织能力低。
4.对农牧业产业化缺少专项资金支持,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不够。
五、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措施
鄂温克族自治旗今后继续围绕“奶业产业化、肉羊产业化、草业产业化、特色马产业、特色种植业”五大工程,重点抓好三个基地和三个园区建设。
1.奶业基地:为进一步提升奶产业化,今年与内蒙古奶联社合资建设生态合作牧场10—20个,三年计划建设200个生态合作牧场,通过集约化经营、标准化饲养,使奶牛单产由现在的4吨提高到5.5—6.0吨。
2.肉羊基地:今年计划投入2000万元拟建40个家庭牧场,建设饲草储备库、标准化种羊舍、农机库等。将锡尼河西苏木巴音胡硕嘎查现代肉羊小区(40户)年内投入使用。
3.饲草基地:今年投入760万元建设7万亩饲草基地;投资200万元建设7500亩马用饲草料基地;投资637万元,建3处7座饲草储备库;争取农业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旱涝保收标准农田项目,新建万亩高标准饲草料生产基地,拟投资金达625.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无偿资金500万元,旗财政配套无偿资金125.5万元。
4.科技园区(良种繁育园区):将现有种羊场、种马场、呼伦贝尔黄花苜蓿种子基地等整合为科技园区,建立集科技推广、良种繁育、技术培训、观光旅游一体的示范基地。
5.特色农业园区:将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伊兰嘎查的约1.4平方公里土地规划为种植食用菌、草莓、葡萄、花卉、蔬菜等绿色生态果蔬为主的特色农业园区。
6.马文化园区:规划面积46平方公里,规划投资42亿元,其中第一期投资3.7亿元,目前已与中新恒超实业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争取今年启动实施第一期建设项目。
鄂温克旗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0一二年六月二日
附件: |
|||||||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1年建设情况表 |
|||||||
示范区名称:示范区县(市、区)政府盖章 |
|||||||
类别 |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10年 |
2011年 |
备注 |
||
1.基本情况 |
国土面积 |
平方公里 |
19111 |
19111 |
|||
耕地面积 |
万亩 |
24.6 |
24.6 |
||||
水域面积 |
万亩 |
16.29 |
16.29 |
||||
总人口 |
万人 |
14.4 |
14.4 |
||||
农业人口 |
万人 |
2.9 |
2.9 |
||||
农业劳动力 |
万人 |
2.1 |
2.1 |
||||
农户总数 |
万户 |
0.88 |
0.88 |
||||
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65.15 |
80.02 |
||||
农业总产值 |
亿元 |
1.67 |
1.65 |
||||
财政总收入 |
亿元 |
14.34 |
17.24 |
||||
财政支农总投入 |
亿元 |
13367 |
23980 |
||||
农民人均纯收入 |
元 |
9067 |
11081 |
||||
2.农业产出情况 |
粮食总产量 |
亿斤 |
0.59 |
0.49 |
不是主导产业 |
||
粮食总产值 |
亿元 |
||||||
棉花总产量 |
万吨 |
— |
— |
不是主导产业 |
|||
棉花总产值 |
亿元 |
— |
— |
||||
油料总产量 |
万吨 |
0.43 |
0.29 |
不是主导产业 |
|||
油料总产值 |
亿元 |
||||||
糖料总产量 |
万吨 |
— |
— |
不是主导产业 |
|||
糖料总产值 |
亿元 |
— |
— |
||||
生猪总产量 |
万吨 |
0.31 |
0.56 |
不是主导产业 |
|||
生猪总产值 |
亿元 |
||||||
肉禽总产量 |
万吨 |
1.8 |
1.7 |
是主导产业 |
|||
肉禽总产值 |
亿元 |
||||||
蛋类总产量 |
万吨 |
0.028 |
0.028 |
不是主导产业 |
|||
蛋类总产值 |
亿元 |
||||||
奶类总产量 |
万吨 |
17.17 |
21.45 |
是主导产业 |
|||
奶类总产值 |
亿元 |
||||||
水产品总产量 |
万吨 |
0.09 |
0.09 |
不是主导产业 |
|||
水产品总产值 |
亿元 |
0.10 |
0.13 |
水产站统计数据 |
|||
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 |
亿元 |
2.99 |
3 |
||||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 |
% |
100 |
100 |
||||
3.农业物质装备情况 |
旱涝保收标准农田面积 |
万亩 |
— |
1.6 |
|||
设施农业面积 |
万亩 |
0.61 |
0.7 |
||||
农业机械总动力 |
万千瓦 |
16.3 |
17.2 |
||||
灌溉水利用率 |
% |
70 |
70 |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
% |
100 |
100 |
||||
4.农业科技支撑情况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 |
|||||
高产创建示范面积 |
万亩 |
— |
1 |
||||
每万名农业劳动力拥有农技人员数量 |
人 |
2800 |
2800 |
||||
引进推广新技术数量(项) |
个 |
5 |
4 |
||||
引进推广新品种数量(个) |
个 |
5 |
6 |
||||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数量 |
万人 |
0.32 |
0.32 |
牧业经营管理站统计数据 |
|||
5.农业经营管理情况 |
土地规模经营比重 |
% |
100 |
100 |
集中连片100亩以上 |
||
生猪规模养殖率 |
% |
年出栏100头及以上 |
|||||
蛋类规模养殖率 |
% |
存栏量2000羽及以上 |
|||||
肉禽规模养殖率 |
% |
年出栏1000羽以上 |
|||||
奶牛规模养殖率 |
% |
30 |
30 |
存栏量10头以上 |
|||
省级(含)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的养殖面积 |
万亩 |
— |
— |
||||
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比重 |
% |
15 |
15 |
||||
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 |
万亩 |
87.1 |
87.1 |
||||
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个数 |
个 |
2 |
2 |
||||
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个数 |
个 |
2 |
2 |
国家级1个、自治区级1个 |
|||
无公害农产品 |
个 |
2 |
2 |
申报中 |
|||
绿色食品 |
个 |
3 |
3 |
||||
有机农产品 |
个 |
3 |
3 |
||||
农产品地理标志 |
个 |
— |
1 |
正在申报中 |
|||
三品一标认定面积 |
万亩 |
2 |
2 |
||||
6.建设资金投入情况 |
建设总投入 |
万元 |
79873 |
93640 |
|||
本级财政投入 |
万元 |
15761 |
17662 |
||||
争取上级财政投入 |
万元 |
14862 |
16211 |
||||
企业(含合作社)资金投入 |
万元 |
14625 |
19875 |
||||
银行信贷投入 |
万元 |
27025 |
31092 |
||||
农民自筹投入 |
万元 |
7600 |
8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