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农业示范区 > 经验交流

2011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作总结: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

日期: 2013-01-28 17:23 作者: 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 来源:农业部 【字体: 打印本页

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1年度总结

  2011年,按照《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规划(2011—2015)》和《扎赉特旗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2011年度实施方案》的目标和要求,以260万亩核心示范区、八大基地建设为重点,集中力量推动绿色产业、生态养殖、设施农业、特色种植“四大功能”产业。按照“打基础、优结构、挖潜力、惠民生、促发展”,的战略方针,整合项目资金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按照强化粮食核心区、提升农产品优势区、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思路。坚持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统筹发展,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加快科技进步和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强化政策、设施、装备、人才支撑;着力推进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产业化和信息化建设;着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进一步提高了我旗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为全面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提供更加有力支撑。现将2011年我旗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情况总结如下:

  一、示范区基本情况

  2011年粮食播种面积达491万亩,其中玉米播种353万亩,大豆58万亩,小麦0.54万亩,高粱2.56万亩,马铃薯5万亩,其他农作物71.9万亩。粮食作物总产量达到35亿斤,种植业产值达45.5亿元。

  全旗规模养殖场14311个,畜禽产品产量达到23.7万吨,畜牧业总产值5.27亿元。

  示范区生产总值58.07亿,农业总产值48亿元,三项产业比为49:23:28。财政总收入1.58亿元,比上年增长0.2%,年度农业投入5.7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236元。

  二、现代农业发展主要成效

  (一)主导产业发展

  以发展粮食生产为主线,围绕260万亩核心示范区建设,壮大八大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了粮食产量35亿斤的历史新高,自2004年以来粮食总产“八连增”,较好的巩固了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地位,今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受到了国务院的表彰。农业部认定粮油作物高产创建示范片5.6万亩,其中玉米示范面积2.2万亩,占示范区该作物播种面积的0.62%、大豆示范面积1万亩,占示范区该作物播种面积的1.72%、水稻示范面积2.4万亩,占示范区该作物播种面积的10.9%。规模种植百亩以上大户4235户,种植面积占示范区总播种面积的19%,粮食产量占示范区粮食总产量23%。耕地流转面积52万亩,占示范区总耕地面积的14.11%。农业产业龙头企业13个,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14.88亿元,占示范区经济总产值26.9%。订单农业面积104万亩,占示范区耕地总面积的19.81%。农民专业合作社117个,农民入社率3.9%,主要农产品中合作社农户生产量占示范区总产量的5.1%。主要农产品生产“三品”认证面积占示范区总量的9.8%。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6个,农产品商标注册26个。在成都第九届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我旗参展的“保安沼大米”和“绰勒银珠大米”双双被授予金奖产品荣誉称号。

  (二)设施装备的条件建设

  2011年新建高标准基本农田4万亩,标准粮田2万亩,土地整理5万亩,节水灌溉5万亩,中低产田改造10.5万亩,新打机电井3000眼,全旗水浇地面积达到150万亩,机电井总数达到3.2万眼,粮食综合生产水平达35亿斤。结合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标准粮田等农业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26.5万亩,投入资金10340万元。建设高标准现代农牧业示范区2个,各类农牧业示范园36个,形成了粮油、饲料加工、畜禽屠宰、物流配送及有机绿色食品等10多个产业链条,使我旗农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得到提升,促进了现代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南部实现“为工而种”,北部实行“为养而种”,好力保千亩膜下滴水肥一体化甜叶菊平均500斤的高产纪录,最高产达909.5斤,300亩试种甜高梁平均亩产达4.5吨,保安沼建成12万平米水稻智能化工厂标准化育苗基,音德尔镇新建1510平米日光智能温室。通过一年的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面积达8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面积90万亩,农牧业新技术推广覆盖率超过65%,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

  2011年我旗农业专业化防治工作取得较快发展,全旗成立23个植保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病虫草鼠害专业化防治面积达到120万亩。动物防疫达到100%覆盖,新建3个监督防疫站,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14311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查合格率达到100%。开通了“农信通”工作,通过农信通专家服务热线共1200条,16项。增加设施农业建设面积1万亩,占示范区耕地的0.19%。农机总动力153.6万千瓦,百亩农机总动力29.76千瓦。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生产水平达到80%以上。

  (三)科技推广运用

  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100%,农作物单产357公斤,生猪年出栏率190%,母牛年均产奶量2.25吨。推广农业新成果32项,新技术46项,新品种68个,其中玉米全膜技术、水稻钵育摆栽、无土育苗技术、大豆垄三技术效益显著。全国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培育了1000名示范户,辐射带动2万户农民全力打造粮食生产精品核心区。科技示范户人均纯收入7000元以上,比全旗农民人均纯收入高出3000元;深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2011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400万亩,配方肥下地4万吨,建议卡6万份,印制测土配方施肥手册2万册,整建制推进四个乡,59个嘎查村,测土配方施肥示范片200个,平均亩增粮60斤,增收60元;在实施高产创建项目中,实行整建制推进,起点高、效果好。共实施高产创建面积60万亩,推广地膜覆盖技术12万亩,实施高产创建整建制乡一个,示范片33片。共办农民科技培训班436期,赶科技大集20次,共培训农牧民15万人次,发放各种宣传技术资料6万份,绿色食品农户使用手册6万份。旗级畜牧园区继续建设和完善,养羊示范小区。小区内入户业主已经开展了肉羊育肥示范工作,共育肥肉羊总数达1万只,生猪养殖小区。规划以新浩基牧业有限公司为核心建设年出栏生猪10万头以上,标准化商品猪养殖园区。

  (四)发展建设投入

  2011现代农业国家投入资金10340万元,旗财政农业支出资金29832万元,争取银行贷款情况12000万元。总投入资金52172万元。

  (五)体制机制创新

  2011年扎赉特旗全面完成全旗土地整体规划大纲,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450万亩,完成了扎赉特旗农林牧“三业”区划。下发了《扎赉特旗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试点工作方案》,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011年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达66家,全旗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176个,入社社员2.8万人,占农业人口9.3%,流转土地52万亩,占全旗耕地10.2%。

  三、推进示范区建设的工作措施

  (一)依托项目支撑,提高粮食产量。我旗始终把加强粮食生产,摆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突出位置,按照“稳面积、优品种、攻单产、增总产”的思路,承担了国家新增千亿斤粮、国家优质粮食产业、粮油高产创建、有害生物预警、测土配方等重大科技项目,全力推进农业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多年来,我旗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400万亩以上,常年粮食总产稳定在20亿斤以上。2011年粮食播种面积达491万亩,通过实施农业部粮油高产创建项目,单产水平有了新的提升,万亩大豆平均单产达200公斤,万亩玉米项目区平均单产达800公斤,万亩水稻项目区平均单产达650公斤。结合八大基地标准化建设,打造“千斤”良田150万亩、地膜玉米12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201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60万亩、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2.93万亩,新增高标准旱作基本农田26万亩。通过项目支撑带动,2011年全旗粮豆总产达到35亿斤,创下历史新高。

  (二)优化种养结构,促进农牧民增收。为充分显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我旗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积极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质粮食、设施农业、健康畜牧业养殖、特色种植四大主导产业。在发展优质粮食产业上,紧紧围绕260万亩粮食生产核心示范区,依托中粮集团,全力打造东南平原100万亩高效旱作节水玉米产业带、绰尔河沿岸22万亩优质绿色水稻、绰尔河南岸10万亩绿色花生、50万亩绿色大豆等“五大基地”。我旗保安沼有机大米在2010年郑洲第八届国际农产品博览会上被评为金奖农产品,所产大豆被黑龙江省“九三”集团誉为绿色大豆,实施订单收购。在设施农业建设上,坚持围城沿线、集中连片、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的思路,结合鄂尔多斯对口帮扶,盟本级财政支持发展的有利契机,高标准推进设施农业建设。以内蒙古农业大学为技术依托单位、山东寿光绿色天地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重点打造了音德尔、小城子、保安沼三个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新建温室、大棚近万亩。投入资金260万元,建设了一处1500平方米的智能育苗温室,可满足音德尔地区设施农业用苗。组建设施农业专业合作社15个,实现土地流转1.5万亩,带动菜农3000户,人均收入达到1.5万元。目前,“音德尔特菜”、“小城子香瓜”已走出兴安,远销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在特色种植上,发展甜叶菊、花生、红干椒、中草药、万寿菊、甜高粱、粘玉米等特色农业22.93万亩。其中,音德尔镇千亩红干椒通过“七个统一”生产模式,达到了“一增三改”的示范效果,平均亩纯收入可达2000元以上;好力保乡甜叶菊订单种植平均亩产400斤,千亩膜下滴灌种植平均亩产500斤,其中超过600斤产量的有200亩,经内蒙古自治区专家测产最高产量达到909.5斤,创造内蒙古甜叶菊栽培史上产量新高;300亩甜高梁种植平均亩生物产量5.5吨、粮食产量415.3斤,在实现“为工而种”的同时,达到了“增粮增收”效果;努文木仁乡千亩花生平均亩产达400斤,亩纯效益达到了1260元。通过种植结构调整,广大农户见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发展特色种植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在畜牧业生产上,全力巩固生猪调出大旗地位,雨润集团200万口生猪屠宰加工线运营生产,全旗已建成1000平米标准化养猪小区336处、5000平米17处、200平米规模养殖户1097户,标准化猪舍总建筑面积达111万平方米。全旗生猪饲养量达200万头,“神山草猪”、“东北小笨猪”远销全国各地。积极推进育肥牛、羊和奶牛产业发展,共建2000平米以上育肥牛小区6个,1000平米小区10个,育肥牛专业示范村16个,肉牛饲养量达25万头。巴彦扎拉嘎乡石头城子牲畜交易市场,被农业部指定为国家定点市场,年交易量10亿元以上;建成年出栏2000只肉羊小区6个,肉羊饲养量达123万只;依托“蒙牛”、“伊利”等企业,沿省际通道打造奶源生产基地,全旗共建奶牛小区22个、奶站75个,发展奶牛养殖户4819户,奶牛存栏达4.3万头,奶产量8.3万吨。

  三是壮大生产基地,延伸产业链条。自列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来,我旗积极培植龙头企业,壮大生产基地,延伸产业链条,初步形成了“政府抓标准,企业抓基地,农民抓增收”的产业链条模式,促使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引进了博源、毛乌素、保安沼等国内知名企业入驻绰尔新区,提升了工业化发展水平,带动了相关产业基地的发展壮大。目前,我旗通过龙头企业共带动基地200万亩,带动农户4万户,促进农牧民增收近2亿元。积极推进农村经济合作社建设,提高广大农牧民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全旗共发展各类专业协会、合作社176家,辅射带动农户近2万户,种养基地百万亩。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上,逐步确立了“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产业化运作模式,实现了企业、合作社、农民多方共赢。

  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我旗坚持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的重中之重,常抓不懈。截至目前,全旗完成农业综合开发面积8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面积90万亩、现代优势玉米产业带面积9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面积26.5万亩、膜下滴灌建设面积1万亩。共建设标准粮田旱作基本田5万亩,打农田机电井3000眼,抗旱座水耕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以上,夏浇面积稳定在170万亩左右。不断推进农业机械化,全旗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40万千瓦,拥用农业机械4.6万(台套),水稻、玉米、马铃薯全程机械化开始破题,播、耕、收综合机械化作业水平达71.9%。

  五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保障体系建设。我旗被列为国家首批现代农业示范区后,成立了由旗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发改委、财政、农业等18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推进领导小组,建立了“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金聚集,资源整合”的长效工作机制。讨论通过了《扎赉特旗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印发了《扎赉特旗2011年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层层签订了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完善了推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考核机制,制定出台了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系列优惠政策。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2011年,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上,金融部门投放贷款1.2亿元,旗财政投入资金2.9亿元。通过政策带动和大量资金投入,为顺利推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存在问题及有关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建设资金缺乏,可持续发展困难。由于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周期长、投入大,整合各种农业项目资金用于园区建设的资金也有限,资金缺口较大。

  二是缺乏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专业组织服务功能不强。科技人才短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由于投入不足,信息覆盖面不广,信息的收集整理、预测分析及信息的传递还跟不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是缺乏标准化生产的管理标准。种植业的广种薄收和养殖业的粗放经营现象还是比较严重,只注重规模建设,造成农业生产经营效益降低。

  四是配套措施不健全,扶持政策不完善。没有完善配套的吸引企业和社会资金入的政策措施,形不成合力。

  (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相关建议

  一是完善发展优惠政策。整合涉农资金捆绑使用,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金融部门加大对园区内科技和加工型企业的贷款扶持力度,放宽担保抵押条件,简化审批手续,并给予贷款利率优惠。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出租等形式,集中土地,成片开发。

  二是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加强与大中专院校和农业科研单位联系与合作,聘请专家成立专家顾问组,大力引进和推广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形成强有力的科技服务支撑。

  三是出台农业标准化生产相应标准。在规模建设的同时注重建设标准,加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力度,努力使农业生产效益最大化

  四是配套服务园区措施。坚持政府引导、群众自主建设的原则,加大政府在园区建设中的优惠政策如土地租金、税收减免、信贷贴息等服务化职能的运用。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十二五”期间我旗主要按照强化粮食核心区、提升农产品优势区、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思路,着力强化政策、设施、装备、人才支撑,着力推进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产业化和信息化建设,着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持续增收,进一步提高我旗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为全面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提供更加有力支撑。到2015年,在南部平原区及绰尔河、罕达罕河、二龙涛河沿岸建设粮食生产核心示范区260万亩、以音德尔镇为中心围城沿线建设现代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区5万亩、以扎赉特旗现代畜牧业园区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场建设现代畜牧业养殖优势区10万亩,全旗农牧业产业化布局进一步优化,农业劳动者素质及结构明显改善,生产经营组织方式明显改进,资源环境利用保护不断好转,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确立种植业、养殖业和设施农业三大区域,建设种植业八大基地和养殖业五大基地。

  2012年我旗粮食作物计划播种面积稳定在450万亩以上,粮食产量保证在15亿公斤以上。继续巩固201万亩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成果,建设设施农业1万亩,特色农作物种植23万亩。认真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试点工作,全力推进农技体系综合改革示范县项目建设。全力打造玉米、绿色水稻、高油大豆和绿豆四大农作物产业带。重点推进绿色有机原料生产基地、设施农业、高效特色农业三大产业建设。围绕千亿斤粮食增产等重点项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认真实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推进适度规模经营试点工作,全力推进农技体系综合改革示范县项目建设。

  扎赉特旗农业局

  二0一二年六月三日

附件: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1年建设情况表

示范区名称:示范区县(市、区)政府盖章: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

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2010年

2011年

备注

1.基本情况

国土面积

平方公里

11155

11155

 

耕地面积

万亩

575.53

275.53

 

水域面积

万亩

31.5

31.5

 

总人口

万人

39.52

39.68

 

农业人口

万人

31.44

31.50

 

农业劳动力

万人

18.6

18.6

 

农户总数

万户

8.2

8.2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48.47

58.07

 

农业总产值

亿元

24

28.34

 

财政总收入

亿元

1.57

1.577

 

财政支农总投入

亿元

4.89

5.21

 

农民人均纯收入

3412.4

4236

 

2.农业产出情况

粮食总产量

亿斤

25

35

是主导产业

粮食总产值

亿元

32.5

45.5

 

棉花总产量

万吨

0

0

 

棉花总产值

亿元

0

0

 

油料总产量

万吨

1.16

0.6

 

油料总产值

亿元

0.59

1.2

 

糖料总产量

万吨

0

0

 

糖料总产值

亿元

0

0

 

生猪总产量

万吨

4.56

6.06

是主导产业

生猪总产值

亿元

9.02

9.7

 

肉禽总产量

万吨

0.18

0.21

是主导产业

肉禽总产值

亿元

0.61

0.69

 

蛋类总产量

万吨

0.08

0.08

是主导产业

蛋类总产值

亿元

0.03

0.08

 

奶类总产量

万吨

8.28

8.3

是主导产业

奶类总产值

亿元

1.74

1.75

 

水产品总产量

万吨

0.27

0.30

 

水产品总产值

亿元

0.26

0.45

 

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

亿元

9.73

11.92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

%

100

100

 

3.农业物质装备情况

旱涝保收标准农田面积

万亩

128.11

140

 

设施农业面积

万亩

20.6

26.6

 

农业机械总动力

万千瓦

144.35

153.6

 

灌溉水利用率

%

43

55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

69.5

72

 

4.农业科技支撑情况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52

55

 

高产创建示范面积

万亩

50

60

 

每万名农业劳动力拥有农技人员数量

10

10

 

引进推广新技术数量(项)

10

14

 

引进推广新品种数量(个)

68

85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数量

万人

4.9

5

 

5.农业经营管理情况

土地规模经营比重

%

50

70

集中连片100亩以上

生猪规模养殖率

%

55

60

年出栏100头及以上

蛋类规模养殖率

%

50

55

存栏量2000羽及以上

肉禽规模养殖率

%

50

56

年出栏1000羽以上

奶牛规模养殖率

%

57

62

存栏量10头以上

省级(含)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的养殖面积

万亩

0

0

 

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比重

%

40

60

 

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

万亩

80

120

 

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个数

1

1

 

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个数

5

7

 

无公害农产品

14

16

 

绿色食品

3

4

 

有机农产品

6

10

 

农产品地理标志

0

0

 

三品一标认定面积

万亩

6.13

7.18

 

6.建设资金投入情况

建设总投入

万元

51650

76340

 

本级财政投入

万元

8900

9000

 

争取上级财政投入

万元

9000

10340

 

企业(含合作社)资金投入

万元

17000

21000

 

银行信贷投入

万元

6750

25000

 

农民自筹投入

万元

10000

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