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农业示范区 > 经验交流

2011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河北省肃宁县

日期: 2013-01-28 11:24 作者: 河北省肃宁县 来源:农业部 【字体: 打印本页

肃宁县人民政府2011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

  肃宁县隶属河北省沧州市,总面积525平方公里,辖6镇3乡,253个行政村,总人口33万,耕地面积56万亩,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粮食、蔬菜、畜产品生产区。2011年全县粮食总产26.8万吨,单产433公斤,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全县蔬菜总面积达到16.8万亩,总产量160万吨,总产值达12.7亿元。全县生猪出栏10.97万头,禽出栏1057.5万只,毛皮动物出栏342万只。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35亿元。2012年1月,肃宁县被农业部正式认定为全国第二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2年2月,在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座谈会上,肃宁县被确定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试点。现将2011年示范区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导产业发展成效显著

  1、粮食生产稳定推进

  肃宁县是国家级商品粮基地,是河北省核心区产粮大县之一。粮食生产主要是采用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种植方式,常年种植面积约60万亩。2011年小麦种植面积29.8万亩,单产408公斤,玉米种植面积32.08万亩,单产435公斤,2011年粮食总产26.1万吨,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2011年一是落实国家良种补贴政策,全县小麦玉米良种补贴实现全覆盖,全县共发放良种补贴956万元。二是建设4个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了1个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和1个整建制示范乡(含1个小麦及2个玉米示范片),示范片设在了师素镇的自由口、前堤村等几个村庄,示范乡设在了付佐乡,示范片内推广了种子包衣、配方施肥、节水灌溉、一喷综防、深松耕、机械化耕种收等集成技术,促进了粮食增产增收。2011年,我县被省政府评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较快县”。

  2、蔬菜产业实现扩规模、增效益

  2011年,全县新增蔬菜面积1.3万亩,截止到2011年底,肃宁县蔬菜占地面积16.8万亩,总产量160万吨,总产值12.7亿元。其中设施蔬菜面积13.8万亩,形成了深冬日光温室、春秋棚、小拱棚三大特色(日光温室2.2万亩,小拱棚韭菜面积3.8万亩,春秋棚蔬菜面积7.8万亩)。无公害环评认证面积达到7.5万亩,无公害蔬菜认证品种3个,有机蔬菜认证产品77个,有机认证面积1600多亩。“肃仙”、“玉怀”、“龙堂”等品牌蔬菜先后打入家乐福、京客隆、北京快行线、北京华联超市等高端市场。肃宁县先后被确定为“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北京市政府“蔬菜场地挂钩基地”、河北省“西红柿特产之乡”、河北省“菜篮子工程示范县”,是全省十大蔬菜生产核心县之一。

  3、以标准化示范场创建为抓手,大力发展养殖业

  2011年底,全县有养殖专业村63个;农户75412户,其中养殖专业户15199户,占总户数的20%。2011年全县年出栏生猪10.97万头,肉牛3280头,肉羊5.67头,肉鸭917.20万只;珍稀皮毛动物189万只,獭兔153万只;鲜肉总产量30267吨,鲜蛋产量22191吨,鲜奶总产4180吨。畜牧业产值为154376万元,占大农业总产值的42%。北京顺鑫农业投资1.96亿元建设的鹏程小店种猪繁育项目完工,成为全市最大的生猪养殖基地。培育了“碧花”鲜鸡蛋品牌。2011年,全县新增无公害畜产品产地2个,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达12家,新增省级标准化示范场3家,全县省级标准化示范场达到5家,通过农业部认证的无公害畜产品共4个。

  生猪生产 2011年底,生猪存栏9.3万头,品种为长白、大白、杜洛克。6家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通过河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其中肃宁县鹏程小店种猪繁育有限公司、河北东风养殖有限公司生猪养殖场、肃宁县鸿宇科源养殖有限公司是我县养猪行业的龙头,具有规模大、种猪品种优良、管理水平先进的特点。其中,北京顺鑫农业鹏程小店种猪繁育公司于2010年5月在肃宁县开工建设,项目总投资2亿元,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建设,项目建成后肃宁将成为河北省最大的生猪养殖基地之一。

  蛋鸡生产 2011年底,全县蛋鸡总存栏202万只,养殖专业村33个,养殖专业户2000多户,大多数养鸡户养殖规模500-5000只,存栏万只以上的养殖大户8户。为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大力推进畜禽标准化养殖,引导支持肃宁县恒鑫养殖场、永乐养鸡场进行标准化改造,肃宁县恒鑫养殖场建成了河北省标准化示范场,并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永乐养鸡场也通过了河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

  奶牛生产 2011年底,肃宁县奶牛存栏1609头,品种为荷斯坦奶牛,建有奶牛养殖小区3个,分别为河北田野奶牛发展有限公司、肃宁县天宇养殖有限公司、肃宁县通达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3个奶牛小区全部标准化饲养管理模式,都建有挤奶大厅,实行机械化挤奶,其中河北田野奶牛发展有限公司、肃宁县天宇养殖有限公司通过了河北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

  肉鸭生产 肃宁县肉鸭产业推行“公司+农户”模式,建成了东风、宏远、凯华、唐河、东发等5家肉鸭屠宰加工企业,肉鸭养殖户达到1000多户,存栏3万只以上肉鸭养殖小区7个,2011年肉鸭出栏917.2万只。

  二、强化措施,加大投入,全力推进示范区建设

  1、强化组织保障,确保工作落实

  为确保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各项任务目标的实现,肃宁县已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相关部门及各乡镇一把手为成员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政府办公室主任兼任,常务副主任由农业局长兼任,负责日常工作的开展及具体工作的协调。领导小组对各成员单位都明确了责任和目标,极大地保障了示范区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建立了督导考核机制,县政府将示范区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年终考核,充分发挥领导小组的协调、督导作用,加强对各项工作任务的督导和检查。通过县乡村各级齐抓共管,确保真正把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到地头,努力在全县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良好局面。

  2、高标准制定农业发展规划,引领现代农业科学发展

  立足肃宁县农业产业优势,我们坚持规划先行,2011年,我们积极与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规划区划研究所取得联系,聘请专家编制《肃宁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规划》,规划编制人员已完成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园区、市场、合作社的调研工作,正在紧张编制中,预计2012年6月底即可完成。同时,在示范区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我们还聘请专家编制全县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重点突出土地利用、产业布局、发展重点、链条完善等内容,为全县农业产业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使农业产业发展更加科学、有序。

  3、实施政策支持,引导现代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一是强化政策扶持。县政府自2007年逐年加大对蔬菜产业的投入,连年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设施蔬菜发展的奖励办法》、《关于支持养殖业发展的奖励办法》,对农业生产先进乡、先进村进行奖励,激发全县人民投身农业发展的热情。二是实施农业项目。2011年,农口部门共争取农业项目39个,争取资金8848万元。实施了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农村路网和农田节水管网建设“三年规划”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1.62万亩。新打机井48眼,硬化改建农田道路29.1公里。总投资2.8亿元的付佐水库正式开工建设。在河北乡、万里镇、梁村镇等乡镇铺设低压输水管道100万米,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0.97万亩,全县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5万亩。总投资1.96亿元的鹏程小店种猪繁育项目已建成投入使用,年可出栏生猪15万头。成为全市最大的生猪养殖基地。三是引导农业产业合作化发展。2011年底,全县共建立起各类农村经济合作组织341个,遍及218个村,带动农户5.5万户。“肃宁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服务中心”开始试运营,有效地促进了全县经合组织的发展。依托经合组织网络,全县深入开展技术人员与经合组织对接活动,技术人员深入各合作社,开展对口帮扶,切实为合作社解决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

  三、示范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

  主要问题:

  1、基础设施不完善。目前我县部分农田仍然存在着水利设施不完善、电力供应不足、道路高洼不平没有硬化等问题,特别遇雨雪天气道路泥泞难行,农产品运不出去,直接影响农民的收益。

  2、群众发展现代农业生产资金不足。发展投资大、风险高、周期长,以肃宁县为例,投资一个占地面积2亩的日光温室约需7万元,突发的风灾、雹灾、火灾等不可预见危害使农民多年心血毁于一旦的情况时有发生,相当一部分群众想发展设施农业又被资金不足、风险高所困。

  3、产中产后服务需加强。在全县设施农业工作中,不同程度存在重建设、轻技术;重生产,轻销售;重任务,轻服务等问题。技术人员缺乏,技术队伍力量薄弱。无论是人员数量,还是技术层次都远远不能满足设施农业发展的需要。市场研究和产品销售工作滞后,产品销售仍是生产者普遍担心的问题,农产品卖难现象时有发生。

  对策及建议

  1、要进一步加大对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的投入。一方面建议政府加大对示范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另一方面建议通过财政资金的引导,吸引更多的信贷资金,把争取国家支持、农民投资、社会投资和企业投资有机地结合起来。金融部门充分发挥投资主渠道作用,采取国家投入、财政贴息贷款、引进资金、农民自筹等多元化投资的方式,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投入力度。

  2、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倾斜。为培树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典型和样板,引领区域农业发展,建议国家加大对示范区的倾斜,体现在相关项目建设上、资金倾斜上。

  四、下一步思路和打算

  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宗旨,努力打造“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全面推进农民组织化、生产标准化、基地规模化、产品品牌化、经营产业化、装备现代化,有效提升蔬菜产业和特色养殖业现代化和产业化水平。全力推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力争“十二五”末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工作打算:

  1、以编制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为基础,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产业规划是产业发展的龙头和纲领,科学编制产业规划对于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我们把全县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作为农业工作的重点来抓。加强与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规划区划研究所的沟通联系,确保2012年6月底前编制出一个符合肃宁实际、理念先进、规范科学、可操作性强的规划方案。

  2、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一是2012年肃宁县财政拿出4000万元,设立奖励基金,出台了6项涉及现代农业发展的奖励政策,并规划了万亩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列入县政府2012年大事实事。我们将通过设立金融投放激励基金、土地流转补贴基金、经济领办人扶持基金,“三力合一”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用5年或更长一段时间,将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打造成环京津标准较高,规模较大,产业聚集、功能完善,带动力强的优质农产品产供销基地。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县财政将拿出3000万元资金用于完善示范区农田水电路基础设施建设,

  3、抓好农超、农校、农企对接,搞好农产品销售

  2012年,肃宁县政府将采取一事一议的政策,加大对农产品销售的奖励力度,鼓励园区开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通过政策鼓励、宣传引导,现在绿苑园区与北京京客隆超市的对接,绿水湾园区与北京鼎点物流中心的对接,达字房蔬菜合作社与北京市高校联合采购中心的对接等正在洽谈中,而且进展顺利。力争通过其配送网络,将更多的农产品打入北京等高端市场。

  4、实施农业项目

  以现代农业示范区作为平台,积极跑部进京、跑省进厅,争取项目,发挥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

  二〇一二年六月一日

  

附件:

         

肃宁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1年建设情况表

示范区名称:示范区县(市、区)政府盖章

类别

指标名称

单位

2010

2011

备注

1.基本情况

国土面积

平方公里

525

525

 
 

耕地面积

万亩

56

55.7

 

水域面积

万亩

     

总人口

万人

33

34.47

 

乡村人口

万人

29

30.68

 

乡村劳动力

万人

20.26

20.49

 

乡村户数

万户

8.1

8.25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90.8

109.51

 

农业总产值

亿元

30.28

36.53

 

财政总收入

亿元

10.6

13

 

财政支农总投入

亿元

1.1

1.8

 

农民人均纯收入

5711

6585

 

2.农业产出情况

粮食总产量

亿斤

5

5.27

是否主导产业

 

粮食总产值

亿元

5.23

7.2

 

棉花总产量

万吨

0.172

0.166

是否主导产业否

棉花总产值

亿元

0.43

0.44

 

油料总产量

万吨

0.89

0.86

是否主导产业否

油料总产值

亿元

0.50

0.61

 

糖料总产量

万吨

0

 

是否主导产业

糖料总产值

亿元

     

生猪总产量

万吨

0.73

0.79

是否主导产业

生猪总产值

亿元

1.19

1.86

 

肉禽总产量

万吨

1.65

1.76

是否主导产业

肉禽总产值

亿元

2.62

2.79

 

蛋类总产量

万吨

2.28

2.2

是否主导产业

蛋类总产值

亿元

1.57

1.81

 

奶类总产量

万吨

0.36

0.44

是否主导产业

奶类总产值

亿元

0.12

0.15

 

水产品总产量

万吨

   

是否主导产业

水产品总产值

万元

     

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

万元

40

42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

%

100

100

 

3.农业物质装备情况

旱涝保收标准农田面积

万亩

40

42

 
 

设施农业面积

万亩

13

13.8

 

农业机械总动力

万千瓦

60.2

62.7

 

灌溉水利用率

%

83

86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

90

92

 

4.农业科技支撑情况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80

85

 
 

高产创建示范面积

万亩

8.5

12.5

 

每万名农业劳动力拥有农技人员数量

105

130

 

引进推广新技术数量(项)

16

20

 

引进推广新品种数量(个)

35

40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数量

万人

3200

3220

 

5.农业经营管理情况

土地规模经营比重

%

14.3

15.8

集中连片100亩以上

 

生猪规模养殖率

%

90

92

年出栏100头及以上

蛋类规模养殖率

%

90

95

存栏量2000羽及以上

肉禽规模养殖率

%

90

95

年出栏1000羽以上

奶牛规模养殖率

%

100

100

存栏量10头以上

省级(含)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的养殖面积

万亩

0

0

 

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比重

%

70

75

 

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

万亩

40

42

 

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个数

1/3

1/2

 

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个数

0

0

 

无公害农产品

24

24

 

绿色食品

20

20

 

有机农产品

28

77

 

农产品地理标志

0

0

 

三品一标认定面积

万亩

6.122

6.1673

 

6.建设资金投入情况

建设总投入

万元

114800

134600

 
 

本级财政投入

万元

3000

4000

 

争取上级财政投入

万元

6600

8848

 

企业(含合作社)资金投入

万元

5600

7600

 

银行信贷投入

万元

6000

7200

 

农民自筹投入

万元

93600

1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