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河北省玉田县
玉田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
玉田县人民政府
玉田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唐山市最西端,地处京、津、唐腹地,西距北京117公里,西南距天津110公里,东南距唐山55公里,全县总面积1165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420个联建村,耕地面积107.8万亩,全县总人口67.7万,其中:农业人口56.7万。2011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82.8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52.5亿元,全部财政收入14.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920元,县域综合经济实力一直位于河北省30强之列。一年来,我县紧紧围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不断创新工作举措,狠抓工作落实,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落实部门责任。为确保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顺利推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政府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任副组长,县农牧、林业、财政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结合市、县两级编制部门,组建了现代农业示范区管理办公室和现代农业招商办公室;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也都分别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为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县委、县政府及时制定印发了《关于迅速启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通知》,对现代农业示范区各项工作逐一明确分包县领导,落实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定期召开调度会议、现场办公会议和观摩会议,及时督导建设进度,解决困难和问题,有效地推进了示范区建设的顺利开展。
二是强化项目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快速发展。我县始终把产业化经营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抓手,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和开放思维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加速推进了蔬菜、瘦肉型猪、林果、园林花卉、中药材、中华鳖等龙型产业进档升级。瘦肉型猪产业,2011年全县生猪存栏88万头、出栏135万头,建成了牧富种猪繁育、大北农猪育种、双汇食品、联合盛畜禽肉业等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形成了完整的种猪繁育、商品猪生产、屠宰加工产业链条。蔬菜产业,2011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达到49.5万亩,其中无公害蔬菜45万亩,蔬菜总产量288万吨、产值42亿元。林果产业,全县果树总面积10.7万亩,总产量7万吨,产值2.2亿元。园林花卉产业,全县园林花卉种植总面积达到1.5万亩。中药材产业,以北京同仁堂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2011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4万亩。中华鳖产业,以大安镇、林头屯乡为重点,建成存塘万只以上的中华鳖养殖场83个,养殖水面达1200多亩。在粮食生产上,2011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30.1万亩,实现单产404.4公斤,总产52.6万吨,成为唐山市唯一的粮食总产超10亿斤的粮食生产基地县。在标准化生产上,全县通过无公害认证的农产品达到23个、绿色食品认证3个、有机产品认证9个,有机产品基地认证1个,“三品一标”基地认证面积13.6万亩, 82家养殖场(企业)通过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证,19家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认证数量居全市首位。制定了《加系二元母猪》、《地理标志产品玉田白菜(玉田包尖白菜)栽培技术规程》等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并成为唐山市地方标准。在农业项目建设上,先后有投资1.815亿美元的新西兰恒天然奶牛养殖、投资3亿元的中粮集团饲料研发加工、投资1.2亿元的唐山挨个来食品、投资1亿元的新疆天康饲料加工、投资1亿元的盛川果蔬加工和投资1.2亿元的北京九鼎良种繁育等项目相继入驻示范区。浙江森禾集团园林花卉基地、中化集团农业集约化生产等项目正在联系洽谈之中。在农业项目带动下,我县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2011年全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26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4家,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3.3%。
三是创新政策机制,增添建设活力。针对我县财政资金非常紧张的实际,为确保示范区建设有序推进,首先,按照市场运作为主体、政府扶持为补充的原则,积极创新投入机制,加大项目编制力度,把分散在各部门的涉农项目和资金进行有效整合,向示范区重点倾斜,充分发挥资金的聚集效应。2011年,全县累计整合使用各种项目资金2500余万元,有效保障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推进。同时,大力实施“建设美好家园”行动,引导农民开展家门口建设工程,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拓展资金来源,积极引导民间资金投入园区建设。截止目前,全县已累计投入各种资金3亿元,完成道路硬化35公里,铺设节水管道12万米,安装节水智能控制系统376套,新架设供电线路12千米,安装变压器22台,为示范区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其次,专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对新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根据其投资额度、科技含量,在土地出让金上给予相应优惠。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农业重点项目,实行“一事一议”的办法,明确分包县领导、县直单位和代办员,随时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特别在土地流转和设施农业建设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加速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的意见》和《关于支持设施农业发展的暂行办法》,给予大力扶持。同时,县农行、信用联社等金融部门优先提供贷款,切实解决资金难题。在县财政非常紧张的情况下,自2010年起,我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近1000万元,用于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第三,进一步完善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程序、合同、行为等方面进行规范,鼓励向企业、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流转,实现集约生产。2011年以来,全县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2万亩,累计达到12.3万亩。特别是依托县内16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土地规模流转,涌现出了集强农民专业合作社、俊银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流转土地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9个。
四是强化科技支撑,提高科技水平。我县始终将提高农民科技素质作为推进园区健康、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常抓不懈。一年多来,示范区先后引进推广猪场生物发酵、设施蔬菜膜下微滴灌等先进适用技术23项;引进展示优质核桃、特种瓜菜等优新品种70余个;与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河北农大等10余家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聘请中国农大张勤、河北农大申书兴等8位教授为示范区建设技术顾问,河北农大、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分别将示范区蔬菜基地、粮食基地确定为教学科研基地,农业部在我县设立了全国首个农民田间学校示范校,农业部党校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玉田教学基地在我县正式启动,有效提高了示范区建设的科技水平。
五是广泛宣传推介,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紧紧围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内容,积极谋划包装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充分利用各种农展会、农交会和推介会等活动,广泛开展宣传推介活动,特别是2011年10月份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玉田大白菜节暨农产品展示交易会,有效提高了我县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经验做法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培训会议上做了典型发言,并在《农民日报》上刊发予以推广。
二、下步工作安排
一是精心打造农产品加工园,辐射带动县域农业发展。充分整合各种力量倾力打造这一平台,充分发挥其带基地、连市场的纽带作用。按照加工园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要求,千方百计加大投入力度,充分整合各种项目资金,向加工园倾斜,全面启动农产品加工园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项目引进的承载能力,并大力引进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项目入园,逐步将加工园打造成“项目聚集、龙头带动、科技引领”的产业高地。
二是打造精品农业,示范带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以大户、企业、合作社为依托,重点打造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精品园区,重点在玉田镇、鸦鸿桥等乡镇建设包尖白菜、青萝卜、大葱、樱桃、安梨、胭脂稻等农业特色精品园和核桃、金丝小枣、中药材、高标准粮食生产示范基地;继续加大设施农业建设力度,特别要完善提高玉田镇陈府、鸦鸿桥镇刘现庄等设施农业示范园建设,全年新增温室大棚1000亩以上,新发展设施农业1.2万亩以上。同时,依托精品园区和基地,加大优质农产品外销力度,提高我县农产品知名度,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三是大力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一方面,强化龙头企业建设。大力引导工业企业进军农业领域,支持金玉市场、唐山双汇等现有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进一步加大盛川果蔬加工、恒天然第二牧场、挨个来食品等项目的扶持、服务力度,确保早日达产达效;督促中粮集团饲料加工、唐山汇源新上蜜枣果脯等签约项目早日开工;对浙江森禾园林花卉基地、中化集团农业集约化生产等在谈项目,加大联系力度,争取早日签约。并培育扶持一批带动力大、辐射范围广的农业龙头企业。另一方面,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力度。首先,采取多种形式,切实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合作社整体水平,充分发挥带动一方的“能人效应”。其次,加大整合、规范力度,创新和完善合作机制,鼓励同一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打破行政区域界限,组成联合体,实行跨区域、集团式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第三,积极研究制定《加快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意见》,在资金、政策等方面予以扶持,探索出台土地流转长效奖补机制,有效解决农民不愿意流转土地或者流转不稳定问题,鼓励引导土地向大户、合作社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力争全年流转面积达到3万亩以上。
四是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步伐。一方面,进一步密切与国家部委、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签订相关合作协议,力争在我县建立新品种、新技术实验、示范和创新基地;聘请专家教授来我县授课,逐产业、逐精品园推行首席农技专家对口联系,农技指导员和责任农技员分包模式,加大科技培训指导力度。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基层农技推广区域综合站作用,广泛开展农民培训活动,全年培训农民20万人次以上,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30个以上。
五是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按照安全、优质、生态、高效的要求,探讨以企业、公司、合作社为依托,着力培育地域公共品牌,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加强公共营销,以玉田地域品牌整体宣传推介我县优质农产品;充分利用各级报刊杂志、新闻媒介和参加农产品展示交易会,进一步提高我县农产品的知名度;大力推进农产品直采、直供、直销,发展物流配送,提高优势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三、问题及建议
一是政策问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程量大,建设成功与否对于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起着关键作用,上级的相关扶持政策对于我县经济发展必将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此,恳请上级制定出台专门的政策措施,协调金融部门在资金投入上给予重点倾斜,进一步加大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扶持力度,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将我县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华北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标杆。
二是土地问题。我县在示范区中已规划建设占地5500亩的农产品加工园,但用地指标紧张制约着加工园的建设进度,恳请上级对加工园每年安排专项用地指标,同时对入驻园区项目列入省重点项目建设盘子,简化审批手续,解决项目建设用地问题,以此发挥加工园辐射带动作用。
三是科技支撑问题。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此,恳请上级在科技上给予大力支持,在高新科技项目上给予重点倾斜,并安排专家、技术人员定期予以指导我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四是争列开发性金融合作试点问题。目前农业部发展计划司正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开展农业开发性金融合作试点工作,恳请将我县列为试点单位,为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科技园区提供金融支持。
二〇一二年六月一日
附件: |
|||||||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1年建设情况表 |
|||||||
示范区名称:示范区县(市、区)政府盖章 |
|||||||
类别 |
指标名称 |
单位 |
2010年 |
2011年 |
备注 |
||
1.基本情况 |
国土面积 |
平方公里 |
1165 |
1165 |
|||
耕地面积 |
万亩 |
107.9 |
107.8 |
||||
水域面积 |
万亩 |
2 |
2 |
||||
总人口 |
万人 |
67.47 |
67.68 |
||||
农业人口 |
万人 |
56.6 |
56.7 |
||||
农业劳动力 |
万人 |
37.5 |
37.5 |
||||
农户总数 |
万户 |
16.4 |
16.2 |
||||
地区生产总值 |
亿元 |
246.03 |
282.76 |
||||
农业总产值 |
亿元 |
81.2 |
92.3 |
||||
财政总收入 |
亿元 |
11 |
14.6 |
||||
财政支农总投入 |
亿元 |
2.43 |
2.99 |
||||
农民人均纯收入 |
元 |
7775 |
8920 |
||||
2.农业产出情况 |
粮食总产量 |
亿斤 |
9.57 |
10.52 |
是主导产业 |
||
粮食总产值 |
亿元 |
10.63 |
12.14 |
是主导产业 |
|||
棉花总产量 |
万吨 |
0.32 |
0.25 |
||||
棉花总产值 |
亿元 |
0.92 |
0.66 |
||||
油料总产量 |
万吨 |
0.04 |
0.04 |
||||
油料总产值 |
亿元 |
0.29 |
0.24 |
||||
糖料总产量 |
万吨 |
||||||
糖料总产值 |
亿元 |
||||||
生猪总产量 |
万吨 |
7.32 |
7.78 |
是主导产业 |
|||
生猪总产值 |
亿元 |
11.17 |
15.39 |
是主导产业 |
|||
肉禽总产量 |
万吨 |
0.92 |
1.05 |
||||
肉禽总产值 |
亿元 |
1.23 |
1.63 |
||||
蛋类总产量 |
万吨 |
7.31 |
7.85 |
||||
蛋类总产值 |
亿元 |
5.06 |
6.41 |
||||
奶类总产量 |
万吨 |
1.99 |
2.1 |
||||
奶类总产值 |
亿元 |
0.69 |
0.71 |
||||
水产品总产量 |
万吨 |
0.5 |
0.52 |
||||
水产品总产值 |
亿元 |
0.62 |
0.88 |
||||
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 |
亿元 |
42.08 |
54.82 |
||||
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 |
% |
100 |
100 |
||||
3.农业物质装备情况 |
旱涝保收标准农田面积 |
万亩 |
95.53 |
95.63 |
|||
设施农业面积 |
万亩 |
5.93 |
6.49 |
||||
农业机械总动力 |
万千瓦 |
114.6 |
116.12 |
||||
灌溉水利用率 |
% |
60 |
62 |
||||
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 |
% |
81.5 |
82 |
||||
4.农业科技支撑情况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 |
72 |
80 |
|||
高产创建示范面积 |
万亩 |
0.1 |
0.2 |
||||
每万名农业劳动力拥有农技人员数量 |
人 |
30 |
50 |
||||
引进推广新技术数量(项) |
个 |
52 |
69 |
||||
引进推广新品种数量(个) |
个 |
78 |
97 |
||||
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数量 |
万人 |
10.32 |
11.57 |
||||
5.农业经营管理情况 |
土地规模经营比重 |
% |
34 |
36 |
集中连片100亩以上 |
||
生猪规模养殖率 |
% |
83.28 |
85.11 |
年出栏100头及以上 |
|||
蛋类规模养殖率 |
% |
48.61 |
48.61 |
存栏量2000羽及以上 |
|||
肉禽规模养殖率 |
% |
69.51 |
71.65 |
年出栏1000羽以上 |
|||
奶牛规模养殖率 |
% |
100 |
100 |
存栏量10头以上 |
|||
省级(含)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区)的养殖面积 |
万亩 |
||||||
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比重 |
% |
12 |
19.75 |
||||
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 |
万亩 |
16.5 |
30.5 |
||||
国家级、省级龙头企业个数 |
个 |
5 |
5 |
||||
国家级、省级名牌农产品个数 |
个 |
1 |
1 |
||||
无公害农产品 |
个 |
14 |
23 |
||||
绿色食品 |
个 |
1 |
3 |
||||
有机农产品 |
个 |
9 |
9 |
||||
农产品地理标志 |
个 |
1 |
1 |
||||
三品一标认定面积 |
万亩 |
12.5 |
14 |
||||
6.建设资金投入情况 |
建设总投入 |
万元 |
231010 |
263408 |
|||
本级财政投入 |
万元 |
11913 |
13618 |
||||
争取上级财政投入 |
万元 |
12418 |
10257 |
||||
企业(含合作社)资金投入 |
万元 |
36000 |
41800 |
||||
银行信贷投入 |
万元 |
160828 |
185527 |
(用于农业的贷款总额) |
|||
农民自筹投入 |
万元 |
9851 |
122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