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 > 综合支持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 > 综合支持
按照农业农村部、财政部部署要求,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依托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和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三家省内涉农高校,通过采取“一个月集中授课、一学期线上学习、一系列考察互访、一名导师帮扶指导”的“4个一”培育模式,全年培育600名“头雁”,自2022年以来,已累计培育1820名“头雁”,推动形成“头雁”领航、“群雁”齐飞的“雁阵效应”,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强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一)坚持高位推动,加强组织领导。黑龙江省把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作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抓手,站位高、落地实。“头雁”项目写入省委一号文件,纳入有关人才工作要点,列入落实“三农”工作台账,形成省直相关部门联动,省、市、县三级齐抓共管的人才工作格局。印发《关于实施2024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的通知》,落实县级农业农村部门首推责任,省市加强审核甄选,严格把关,确保学员遴选质量,落实落细工作要求,确保培育任务有力有序实施。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对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予以扶持的指导意见》,明确六大类20条政策扶持举措,加强对“头雁”学员及其所在经营主体的政策扶持力度,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东北农业大学头雁学员考察互访
(二)坚持统筹谋划,精心组织实施。黑龙江省把提高“头雁”培育质量作为重点任务,抓实落细各环节工作,强化跟踪问效,提高带头人推动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本领。推动三家高校开展育前摸底调研,结合学员知识水平、产业类别、发展需求等信息,分类制定培育计划。全年分4期开展线下集中授课,围绕设施农业、鲜食玉米、水稻大豆高产、生态种养、农产品加工等方向分设14个班级。组织省内外考察31次,参加学员1218人次,其中赴省外考察7次。健全长效化指导服务机制,为每名“头雁”建立培育档案,发挥科技小院、科技特派员等帮扶作用,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共有291名导师对学员进行全覆盖跟踪指导,其中81名导师开展实地走访。
(三)坚持创新形式,提升培育质效。推动三家高校发挥各自学科特色、师资力量、教学管理等优势,整合力量资源,创新培育模式。东北农业大学打造“育农”服务平台,组织开展导师见面会、产业大户访谈等活动,举办优质农产品展示会。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打造 “国内名师直通车”“典型头雁做老师”名师课堂,开展“百名学子访头雁”“劳模工匠进课堂”“头雁标兵进课堂”“学生与‘头雁’面对面”“劳模工匠助企行”等活动,设立“头雁”工作站。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与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建立农业科技基层服务站,预计5年内在全省设立10000个头雁工作室,覆盖全省每个乡镇村屯提供技术服务。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李翠霞校长授课
下一步,黑龙江省将以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为牵引,把“头雁”培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拓展培训内容、持续跟踪服务、强化综合支持、加大典型宣传上聚焦发力,推动培育工作走深走实,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