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 > 头雁风采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 > 头雁风采
杨振邦,吉林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学员,同时也是玉米种植专业班的优秀班干部。他创建的长春市双阳区万宝永新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吉林省农机合作示范社,2021年被评为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
当初的他是一个农业门外汉,不顾父母反对,放弃城市生活选择回乡种地。引进先进技术,只为提高产能带大家致富,却屡屡遭到质疑和议论。对黑土地的眷恋,让他没有轻言放弃,科技种植模式成果喜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如今在大家心中他是科技种田的“带头人”,2023年被评为吉林省第二批乡村振兴优秀人才。
入行新型职业农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杨振邦从湘潭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后,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进入城市开始了创业。他先后在深圳和长春等不同的城市,从事服装零售管理方面工作,在商场里数年的摸爬滚打,不仅积累了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而且也适应了都市的现代生活。然而,家乡的黑土地让他魂牵梦绕,2017年,30岁的杨振邦,怀着改变家乡面貌的愿望和对黑土地的眷恋,回到了家乡,从父母手中接过了接力棒,成为长春市双阳区万宝永新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掌门人。
乡村振兴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实实在在地行动。杨振邦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正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力量。虽然他回到农村“务农”了,但是他与时俱进,一直都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学习,获得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专业技能(种植业中级农技师)等级证书,正式入行新型职业农民,将传统的小农生产经营模式转化为以职业农民为主体的专业化、流程化、制度化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使农民充分解放劳动生产力。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曾经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知识青年投身到农村建设中去,为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发展贡献了青春和热血。时光荏苒,当杨振邦站在新时代的门槛上,重新审视这句话时,也一样激励着他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我价值。
引进全新种植技术,带动农民增产致富
在杨振邦刚刚回乡创业的时候,当地采用的还是比较落后的耕作方式,用手扶拖拉机“扣帮”,形成垄台,再采用人力“推辊”种植,种植效果很不理想。
用杨振邦自己的话说,2017年,注定是被围观的一年。这一年的年初,他引进全套的农业生产机械,从春季的免耕播种,夏季的机械植保,到秋季的机械收割,再到冬季的秸秆打包,实现了玉米的全程机械化操作。
第一次见识杨振邦这种全新的种植方式和种植理念,乡亲们不禁心怀疑虑、议论纷纷。夏天来临时,由于春旱,当地玉米的出苗率普遍不理想,但是,杨振邦的土地却不一样,出苗率超出90%。不过,这依然挡不住大家的质疑之声。种同样的地,更少的投入,却有着更多的产出,这又在大家的心湖中扔了块大石头,议论声虽然不止,却多了不少想要合作的声音。
就这样,他成功地赢得了乡亲们的信任和支持。通过与乡亲们深度沟通,开展了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农资统一采购、粮食银行等多种农业合作项目。同时,杨振邦积极与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合作,开展农技下乡、科技示范等推广活动。
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杨振邦带领的合作社,耕种土地150公顷,其中全程托管土地面积80公顷、流转土地种植面积70公顷,实现了规模化经营。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合作社所有农机具面向广大农户进行社会化服务,农业机械社会化作业服务面积达到500公顷,带动周边农户达到300余户,平均一户每年增收3000元左右。杨振邦本人也由最初被大家笑话的“门外汉”成为“内行人”,再到科技种田的“推广人”,再到大家眼中的“带头人”。
实施保护性耕作,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为了助力家乡农业现代化发展,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提升粮食产量,保护好、利用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杨振邦曾多次赴梨树、东丰、榆树考察“梨树模式”,深入学习条耕播种+秸秆全量还田技术,并引进相关农机具配套设备,开始在自己的地里进行实验。
“在吉林农业大学参加‘头雁’培育,胡文河教授对保护性耕作做了详细讲解,我对这项技术在田间实际应用有了新的认识,受到了很大启发”杨振邦说。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条耕技术模式是以秸秆覆盖为基础,以精准条耕为关键,在保证玉米生长发育的同时,提高土壤肥力和水分利用效率,减少病虫害危害,降低化肥用量,促进农作物稳产高产的一种新型农业技术体系。
通过使用秸秆归行机和条耕整地机的协同工作,对幼苗带进行秸秆归行浅耕。因为幼苗带干净整齐,播种时种子位置深浅基本一致,浅旋使土壤提升温度快,增加土壤表层含氧量,均匀镇压有利于土壤墒情均衡,根据不同地块调整深松深度、旋耕深度和镇压强度来改变土壤温度,达到散墒、保墒作用,促进苗全、 苗齐、苗壮。
杨振邦在玉米种植过程中,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生产实际,不断完善保护性耕作条耕技术,玉米亩产产量突破了当地最高记录。当初,满地的秸秆引来了周边农户的嘲讽,但是最终的丰收又一次让乡亲们刷新了对农业科技现代化的认识。
这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也是一片大有可为的热土。未来在政府各项政策的引领下,杨振邦作为一名“头雁”,将进一步激发创业激情,在吉林这片沃土上放飞梦想,在黑土地上描绘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以一砖一瓦的贡献助力农业强省、农业强市的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