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 > 头雁风采

“头雁”我来讲#黄美玲:从新农人到“头雁”的乡村产业之逐梦路

日期:2025-03-12 10:54 作者:黄美玲 来源: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2009年,我目睹父亲将滞销的桃子倒进猪圈,这一画面深深刺痛了我。怀揣着改变命运的强烈渴望,我毅然辞去城里工作,带着仅有的2000元回到家乡,踏上充满挑战的创业之路。然而,现实的残酷接踵而至,没钱、没人、没技术、没资源,不仅得不到家人的信任,在推广新种植理念和跑销路时也屡屡碰壁。但是我并未被困难打倒,凭借顽强的毅力,在质疑声中努力学习技术、积累知识,逐步从农业门外汉蜕变成为“土专家”。

   

  初露锋芒:产业发展的突破 

  我深知,要改变家乡的现状,必须找到适合的产业发展方向。2010年,成功为村民引进台湾碧秀苦瓜,实现亩产值15000元以上,帮助村民年增收800多万,初显身手便成效显著。2013年,又带领村民种植1200亩早熟春雪桃,三年后实现年增收900多万元。随着桃产业的日益兴旺,我成为贵州桃圈的小名人,不仅实现了个人财富的增长,还带动村民走上增收致富路,年带动村民增收达2000多万元。

  “头雁”蜕变:高维成长的契机 

  2023年11月,在省农业厅的推荐下,我走进中国农大的校门,参加“头雁”项目。这成为我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如同打开了通往高维度世界的大门。在这里,我深刻领悟到认知提升的重要性,意识到高维度的学习、名师的指引以及个人的领悟,是实现突破的关键。曾经局限于乡镇视角谋划产业,如今能够站在全国乃至全球的高度,对产业发展进行全方位布局。

  在学习过程中,我不仅提升了认知,还学到了实用的战略战术。付文阁老师的课程让我学会分析自身与竞争对手的优劣势,通过多地调研,我发现贵州桃在口感和错峰上市方面的独特优势。谷征老师关于品牌和知识产权的课程,促使我积极申请多个商标、专利技术以及非遗传承。荣振环老师的“休闲农业”课程更是激发了我的创新灵感,在老师的指导下,2024年6月我投资打造萌遇桃花岛农场,推动桃产业实现多产融合发展,该农场成为产业发展的示范样板。

  感恩奋进:多方支持下的成长 

  “头雁”培育让我深切感受到各方的关爱与支持。中国农大组织的各类活动,如“头雁”年货节以及“头雁”特训营等,为我提供了广阔的交流与学习平台。2024年12月,贵州省农业农村厅举办全省优秀“头雁”提升班,邀请多所高校的重量级老师授课。这些课程犹如明灯,为我的产业发展指明方向,让我收获颇丰,也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雁阵齐飞:引领产业的担当 

  作为“头雁”,我深知肩负的责任与使命。2025年1月,我联合中山大学和中国农大的部分“头雁”组建贵州桃产业联盟,整合资源、抱团发展。共同制定行业标准、推广先进技术、拓展市场份额,致力于实现“让中国爱上贵州桃,让桃成为贵州的摇钱树”这一目标。

  (作者:黄美玲,中国农业大学2023级贵州“头雁”学员,贵州彩妞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