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扶贫 精准脱贫 > 政策规划

四川省打好农业产业扶贫三年攻坚战实施方案

日期: 2018-08-24 14:19 作者: 来源:四川省农业厅 【字体: 打印本页

四川省打好农业产业扶贫三年攻坚战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结合省委巡视组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坚持问题导向,扎实推进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加快推动贫困地区农业转型升级发展,切实提升贫困户的可持续增收能力,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全面把握打好产业扶贫三年攻坚战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2018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及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坚持问题导向、精准帮扶和长短结合,坚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有机结合,根据各地产业发展实际,以实现稳定脱贫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科技应用为支撑、以三产融合为重点,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强化规划引领、龙头带动、产销对接、技术服务、人才培养和机制创新,提升农业产业扶贫、精准脱贫质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和贫困地区乡村振兴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支撑。

  (二)目标任务

      2020年,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建成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服务基地,初步建立贫困乡镇及贫困村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打造一批叫响全国的农产品品牌。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能力明显提升,贫困地区特色农产品实现产销对接,造血功能明显增强,贫困群众发展生产脱贫的内生动力明显提升。依靠农业产业脱贫的52万左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二、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

  深入实施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提升工程,支持贫困县、贫困村立足本地自然资源禀赋、产业发展基础和潜力,加快发展对贫困户增收带动明显的种植养殖业、草食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等产业,促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提档升级,积极培育和推广有市场、有品牌、有效益的特色农产品。

  (一)发展特色种植业

  按照区域、流域、全域的布局思路,立足于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加快发展蔬菜、食用菌、水果、茶叶、中药材等特色种植业,推动特色产业由传统优势区向适宜的贫困村延伸,由点状、散状向带状、块状集聚,由非优势生产区域向优势生产区域集中,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生产布局。立足于粮食基本自给,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稳定粮食生产能力,在有条件的地区大力推广水稻、小麦优质专用品种,推动粮改饲,扩大饲用青贮玉米和鲜食玉米种植面积。推进马铃薯品种更新换代,提高脱毒种薯推广面。到2020年,在贫困地区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基地600万亩。

  (二)发展特色养殖业

  指导贫困县、贫困村合理布局养殖品种,挖掘地方特色品种资源价值,重点发展肉牛、肉羊、兔等草食畜、特色畜禽和绿色生态水产养殖业。着力推动畜牧业发展质量提升,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场建设,推进畜禽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积极推广池塘健康养殖、粮经复合稻田养鱼、水库生态养殖、流水养殖、陆基集装箱式健康养殖等水产养殖模式,重点发展地方特色水产品种和冷水性、亚冷水性鱼类。到2020年,在贫困地区建设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小区)2500个、水产示范养殖基地121个。

  (三)发展特色饲草业

  深入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逐步建立适合牧区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每年开展草原禁牧补助7000万亩,草畜平衡奖励1.42亿亩。继续实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继续开展草地禁牧、围栏建设及草地修复,实施川西藏区草地生态系统保护与建设工程、甘孜阿坝等高寒草原生态修复工程、石漠化草地综合治理工程、草原防灾减灾工程。到2020年,建成人工草地100万亩,治理严重退化草原3500万亩,全省草原植被综合覆盖度达85%以上。(其中2018年、2019年每年建成人工草地34万亩,治理严重退化草原1200万亩,全省草原植被综合覆盖率分别达84.8%84.9%以上)

  (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和加工,推进特色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在优势产业集聚区,依托规模化、标准化农业产业基地,积极引进清洗、分级、包装、预冷等一体化的商品化生产线,建设一批采后商品化处理中心,新建或改造一批农产品冷链物流和冷藏设施设备,初步实现农产品错季销售。强化初加工关键技术和管理培训,提升初加工整体水平,促进农产品实现大幅减损增效。2020年,在贫困地区建成农产品初加工设施2550座。(其中2018年、2019年分别新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850座)

  (五)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布局,新建一批农业主题公园和美丽休闲乡村,打造一批特色农家乐、特色农家小院、特色观光园、特色新村、特色小镇等,提高农业的体验性。加快推进现农业园区和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等农业生产平台景区化步伐,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农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到2020年,在贫困地区新建农业主题公园240个、美丽休闲乡村390个。(其中2018年、2019年分别新建农业主题公园80个、美丽休闲乡村130个)

  三、加强贫困地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

  实施贫困地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支持、财政补助等方式,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村、贫困户建立联动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支持有条件的贫困县建设带贫能力强的扶贫产业园和农业“飞地园区”。

  (一)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鼓励各地创设吸引政策,围绕贫困地区优质粮油、特色果蔬、茶叶、中药材、特色畜牧业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贫困地区开展对接活动,与贫困县合作创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原料标准化基地。探索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紧密联结的组织模式和利益机制,因地制宜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有效的经营模式,建立互利共赢多方持续增收的分配机制。

  (二)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

  加强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培育,开展合作社示范社创建,鼓励依法自愿组建联合社,引导贫困户自愿入社。指导农民合作社坚持依法经营、诚信经营,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建设,积极在牧区推广集体牧场模式。鼓励建立跨区域跨行业联结、沿产业链上下游联结的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发展产加销服一体经济。大力培育种植业、养殖业、水产等专业大户,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种养循环+乡村旅游的家庭农场。贯彻落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到2020年累计新培育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500个、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场700家。(其中,2018年、2019年分别新培育农民合作社省级示范社200个、150个,家庭农场省级示范场280家、250家) 

  (三)建设现代农业园区

  优先将特色产业规划布局向贫困村倾斜,集中项目资源在贫困村建设一批产业园区或“飞地园区”,切实把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培育市场主体、培育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多元增收的主抓手。持续挖掘传统优势,改造提升产业基地,配套完善设施功能,优化现有产业园区体系,为特色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和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和平台。政策资源向园区集中,制定落实支持政策,统筹整合各级项目资金,科学调配干部资源,集聚技术服务,抓好对口帮扶和产业合作,推动各类资源集中投放、打捆使用,着力破解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大多会遇到无门路、无资金、无技术、无市场、无胆量的难题。深化三产融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贫困县创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扶贫产业园。到2020年,在贫困地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450个。(其中2018年、2019年分别新建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150个)

  、增强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能力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创新扶贫产品销售体系促进精准脱贫的意见》,坚持“政府推动、市场运行、企业主体、社会参与”原则,创新完善农业产业扶贫产品销售体制机制,搭建小农户与流通主体直接对接的多形式产销平台,打造一批竞争力较强、知名度较高的特色农业品牌,加大扶贫产业宣传推介和产销对接力度,让贫困地区农产品产得好、存得住、运得出、卖得掉、赚得到。

  (一)严格农产品认证认定

  严格“三品一标”农产品认定,加强农业产地环境监测,建立健全监测结果通报制度和质量诚信体系。加大农业投入品行政执法监管力度,严厉查处违禁农业投入品生产、销售、使用和非法添加等违法行为。严格贫困地区农产品认证,完善生产、加工、流通标准和管理制度,加大贫困地区农产品追溯应用覆盖面,确保使用贫困地区公益性集体商标的农产品真实、安全、放心。

  (二)大力创建农产品品牌

  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孵化、提升、创新、整合、信息工程,做大增量,支持具有一定规模、知名度和产业基础的企业发展自主品牌和产品品牌。做优存量,引导已有一定知名度的老品牌,积极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国质量奖等更高含金量的知名品牌。坚持发展本土品牌与引进品牌相结合,支持中小品牌抱团发展,持续做大做强圣洁甘孜、净土阿坝、广元七绝等区域公用品牌。到2020年,在贫困地区推出优质农产品品牌160个、区域公共品牌 36个。

  (三)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大力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积极发挥信息进村入户在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农超、农社、农网、农企对接,加强市场监测,做好信息调度,畅通产销信息渠道,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产品营销体系。举办市(州)长农产品品牌推介活动,组织有条件的品牌农产品参加西博会、四川优质农产品北京展销周等展示展销活动。以益农信息社建设为抓手,培育扶持一批专业化、本土化的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和主体,支持在各大电商平台设立字号农产品特色馆、精品店。积极推动贫困地区农产品定向直供直销学校、医院、机关食堂和交易市场活动。

  五、增强贫困地区产业扶贫支撑保障能力

  加强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科技服务、资金投入、机制创新、风险防范等支撑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完善产业扶贫政策,加快扶持政策落地见效,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一)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加强贫困地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落实教育培训、认定管理、政策扶持“三位一体”精准培养制度体系。把符合条件的贫困农牧民优先纳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大力培育以生产经营型为主、兼顾专业技能型和专业服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打造一支综合素质高、生产经营能力强、主体作用明显的新型职业农民人才队伍。突出需求导向,以贴近生产、方便农民、鼓励创业为目标,为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全产业链培养和后续跟踪服务。到2020年,在贫困地区累计培养新型职业农民4.7万人。(其中,2018年、2019年分别在贫困地区培养1.5万人、1.6万人。)

  (二)加强科技服务支撑

  加强农技人员组织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统筹好贫困村农技员、农技专家服务团、农技巡回服务小组三支产业扶贫技术帮扶力量,为贫困村、贫困户提供菜单式服务,实现农业科技服务力量和技术精准帮扶全覆盖。建立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配齐配强乡镇农技人员,帮助贫困户协调解决生产经营问题。在贫困地区建设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培育一批农业科技示范主体(户)、加快农业优良品种、适用技术和农业新装备在贫困地区的应用。在深度贫困县开展科技扶贫万里行活动,为深度贫困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实施深度贫困县人才振兴工程,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免费定向培养和“一村一名农技员”培训提能,组织深度贫困县实施特聘农技员试点,以政府购买、合同管理方式招募一批农技人员。

  (三)加强财政金融扶持

  加大对贫困县的涉农专项资金投入,确保每年投向贫困县的项目资金,原则上达到该项目资金总额的50%以上。聚焦资金投向,把符合支持条件的农业产业发展类项目优先安排在贫困地区实施,实现项目资金精准投放到贫困村、贫困户。加强贫困地区农业产业规划与扶贫规划的统筹衔接,统筹整合的涉农资金重点用于产业发展,在具体确定资金使用投入方向时,扶贫部门要会同农业、林业等行业主管部门共同讨论、共同研究,科学合理安排和管理扶贫资金。督促指导贫困县加快组建并规范运行扶贫小额信贷风险基金、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等,帮助贫困户加快发展增收致富产业。进一步健全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机制,确保帮扶资金紧紧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重点支持特色产业发展。

  (四)加强带贫机制和模式创新

  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联动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总结推广股份合作、订单帮扶、生产托管等产业发展带贫模式,推动贫困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不断提高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生产经营水平和带动能力,推广合同订单”“收益分成”“股份合作等模式,引导农户与带动主体结成紧密的生产经营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坚持典型示范,加大经验交流力度,引导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引导干部群众开阔视野、拓宽思路。

  (五)加强产业扶贫风险防范

  将产业扶贫风险防范作为今后三年脱贫攻坚大培训的重要内容,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指导各地开展扶贫产业风险评估,从技术援助、市场服务、金融风险化解、绿色发展等方面,研究制定防范和处置风险的措施。支持贫困地区开发特色产业险种,拓宽特色扶贫产业保险品类,开展扶贫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等业务,探索发展价格保险、产值保险、保险+期货等新型险种。

  六、深入推进贫困地区农村改革

  坚持体制机制创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三权分置”要求,进一步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引导贫困户进行耕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采取多种形成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变资源为资产,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坚持产业模式创新,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改变传统种养殖方式,提高商品率,增加贫困人口收入。

  (一)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

  加快推进深度贫困地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颁证,明晰农村集体耕地、林地、宅基地、其他集体土地及资产的产权,为农民合法行使权利、稳定农村经济关系创造条件,为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奠定坚实的基础。积极开展草原确权颁证试点,探索草原承包权确权登记工作经验。

  (二)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加快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构建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在全面开展清产核资的基础上,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确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权、收益权,探索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的实现形式。探索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通过盘活集体资源、入股或参股、量化资产收益等渠道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三)推动土地规范有序流转

  积极鼓励指导深度贫困地区地区采用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方式有序进行土地流转,整合优化土地资源,推动特色产业发展。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出台相关保障政策解决流转土地农民后顾之忧,将农业生产和农业开发项目的专项资金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土地流转大户、种养加大户倾斜;支持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积极参与土地流转,并在政策上扶持、资金上倾斜、税收上优惠,推动土地向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方向发展。

  七、集中力量支持深度贫困地区产业发展

  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加大政策倾斜力度,集中资源帮扶高原藏区、大小凉山彝区等45个深度贫困县,做优做强深度贫困地区特色产业,为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一)加大政策倾斜力度

  强化深度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工作指导,完善产业精准扶贫规划,立足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引导深度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加大倾斜支持,确保新增产业扶贫资金主要用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产业扶贫项目主要布局于深度贫困地区,新增产业扶贫重大举措主要集中于深度贫困地区。把产业帮扶作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重点,鼓励合作建设产业基地,引导市场主体精准结对帮扶。

  (二)改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条件

  围绕深度贫困地区农业生产薄弱环节,统筹推进水网、田网、路网配套建设,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带动力强的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特色产业基地。到2020年,在深度贫困地区新建高标准农田3万亩、农机化生产道路96公里,新增农机动力3万千瓦;新建和改造提灌站30座,其中太阳能提灌站15座;新建户用沼气4500口,其中2018年新增2000口,2019年新增1500口,2020年新增1000口;新建新村集中供气工程24处。(其中,2018年、2019年在深度贫困地区每年新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1万亩,农机化生产道路32公里,新建和改造提灌站10座,其中太阳能提灌站5座;分别新增农机动力1.5万千瓦、1.25万千瓦,新建户用沼气2000口、1500口,新建新村集中供气工程6处、8处。)

  (三)注重打造知名品牌

  根据深度贫困地区历史文化和资源优势,选择具有较好品牌基础、较强产业实力的产品,继续推进净土阿坝、圣洁甘孜、大凉山等特色农牧产品区域品牌打造。2020年,在深度贫困地区推出优质品牌农产品20个,做大做强优秀区域品牌3个,累计发展三品一标”255个(其中2018年、2019年分别累计发展220个、235个);在各类展示展销平台推广深度贫困地区特色优质农产品2000个(次、件),打造3264个益农信息社,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农业产值明显提升。

  (四)增强脱贫内生动力

  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完善利益联结与分享机制,引领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脱贫。强化贫困群众主体作用,正确扶贫导向,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精神,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和内生动力,依靠自身努力改变贫困落后状况。到2020年,在深度贫困地区累计新培育农民合作社1000个、家庭农场400个,每个贫困村都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村年度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都达标。(其中,2018年新培育农民合作社500个、家庭农场220个;2019年新培育农民合作社250个、家庭农场130个)

  八、强化产业扶贫组织领导

  (一)狠抓责任落实

  市县要落实主体责任,做好农业产业扶贫的进度安排、项目落实、组织实施等工作。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精准施策、加紧整改,缺什么就补什么,不断提升农业产业扶贫工作水平。各级农业部门要主动担责,在农业产业扶贫工作中充分发挥行业优势,为当地的农业产业发展出谋划策,规划一批优势产业,打造一批产业项目,推广一批实用技术。

  (二)强化资金保障

  加强资金整合力度,支持贫困县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发展特色产业,鼓励地方从实际出发利用扶贫资金发展短期难见效、未来能够持续发挥效益的产业。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推出一批涵盖多品种、全产业链的特色农业保险产品。各地要对扶贫主导产业面临的技术和市场等风险进行评估,制定防范和处置风险的应对措施,防范产业扶贫市场风险。加强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的使用管理,千方百计把基金做大做强,充分发挥基金在促进产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作用,促进贫困户增收。

  (三)凝聚工作合力

  农业农村、扶贫、财政、金融、商务、文化旅游、能源、林草等部门建立健全产业扶贫工作调度机制,跟踪了解各地工作进展、主要成效、存在问题、创新举措等。认真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省内对口帮扶,引导帮扶资源更好聚焦到产业发展上来。加大产业扶贫在市县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中的比重,重点考核产业扶贫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扶贫产业覆盖面、新型经营主体带动等情况。

  (四)强化作风建设

  开展产业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事求是查找产业扶贫领域存在的作风问题,着力解决贯彻落实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准、工作作风不扎实等问题,查改薄弱环节,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要抓早抓常抓长,注重问题早发现、早整改、早见效,用重拳、出实招,整治一批突出问题,立行立改、限时完成,确保产业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成果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