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扶贫 精准脱贫 > 先进典型

福建建阳:扶贫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

日期: 2016-05-25 16:00 作者: 来源:农业部2016年“百乡万户调查”情况反映第8期 【字体: 打印本页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共有194个村,总人口35.46万人,建档立卡贫困户2951户7428人。区委、区政府根据不同致贫原因,实行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实现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实质性转变。

  一是发展特色产业。依托当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特点,因乡制宜、因村施策,努力形成“一村一品”的格局。鼓励技术能人、党员干部创办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种形式的新型经营主体,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吸纳贫困户加入,为贫困户提供稳定、可观的收益。如建阳茶山食用菌合作社通过先借后还、统一收购对外销售的方法,调动贫困户生产热情;对返乡创业的贫困户,免费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

  二是拓宽就业渠道。用好村级公益岗位,将公路养护、卫生保洁、森林管护等村级公益岗位优先安排给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充分发挥乡镇企业作用,引导贫困户在家门口上班。根据贫困户意愿,介绍其进城务工,实现就业脱贫。

  三是加强农村教育。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提升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对贫困家庭学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完善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等优惠政策。发挥本地中等职业学校优势,鼓励有求学愿望的贫困户子女就读职业技术学校,完成学业后定向提供就业机会。

  四是完善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农村保障制度,统筹劳动保障、卫生计生、民政、扶贫等部门资源,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对农村重度残疾人、长期患病等特困群体代缴“医保”费。

  五是整合多方资源。采取支部联村、干部驻村蹲点等方式,合力打好扶贫攻坚战。逐户制定帮扶计划和举措,明确帮扶任务、标准和时间节点,确定结对帮扶的部门和个人,实现部门帮扶到村,个人帮扶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