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校合作实现“三转三赢”
此次部校联合调研, 不仅是一次深入基层、了解情况之行,也是一次创新工作机制的探索与实践。细细总结回味,共有“三转三赢”,如下详述。
实现三种转变。一是注重优势互补,由部门单打独斗向部校协同作战转变。以联合调研为切入点,发挥高校的智力支撑作用和人力资源优势,7个调研组中有5组的调研方案和具体工作均由交大自行设计和完成,我们主要是在总体思路上进行引导把握和协调各地农业部门做好活动衔接与配合。既充分调动了高校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相应减轻了我们的工作量,实现了合作共赢的良好效果。正如交大沈健英教授所说,联合调研让在校师生真正融入其中,由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参与。二是打造统一平台,由“点状”调研向“线面”调研转变。以往开展一次实地调研,往往面临时间紧张、人员不足、样本有限等制约因素,一般只能围绕关键问题开展调研,重点突出但全面性稍有欠缺。这次调研中,50名成员分成7个调研组,围绕都市现代农业的各个领域和环节,在一周的时间内完成了对东、中、西13个样本城市的全方位调研,构建了由点到线、由线及面的调研格局,有力提升了调研的广度和深度。三是谋求长期发展,由一般性工作措施向创新工作机制转变。今年中央1号文件和新修订的农技推广法均提出要引导科研教育机构开展农业技术开发和推广工作。开展部校联合调研,既是落实上述要求,引导涉农院校加快研发推广都市现代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的一项重要举措,更是转变工作思路,促进形成政学研合力推动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长效机制的一次重大突破。交大李强博士在调研中多次表示,联合调研为高校研究都市现代农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希望农业部能够将这种方式延续下去,形成一种长效的工作机制。
达到三赢效果。对于全国菜篮子工程办公室而言,一是了解了各地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情况,积累了基层在实践中创造的鲜活经验;二是开创了政学研合作的工作局面,探索了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所需的人才智力支撑新途径,特别是调研中交大老师的独特见解和学生们时常迸发出来的思维火花让我深受启发,这些都将对今后工作带来裨益;三是拓宽了宣传渠道,通过高校发出更多关于都市现代农业的声音,进一步吸引了社会关注和聚焦。对于高校而言,为其发挥学术优势提供了平台。“通过部校联合调研这个平台,让我们了解了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我们与城市农业部门长期联系搭建了桥梁,对于涉农院校进一步发挥在都市现代农业建设中的科技和人才支撑作用具有现实意义,”交大农生学院周培书记如是说到。对于学生而言,不仅为其参与社会实践提供了一个广阔平台,更让其感受到了都市现代农业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增强了今后投身都市现代农业建设的信心和动力。交大农生学院大二学生方春龙在调研时感叹,没想到都市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有这么高,彻底改变了以前对农业“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弓背几千年”的片面认识,原来搞农业也是大有可为的。
最近,一起参与调研的高岩老师来电告诉我,学校组织申报的都市现代农业社会实践已经获得了今年上海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最佳项目奖,衷心替他们高兴。其实,为农科学子成长提供更大的实践平台,为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也正是我们组织这次联合调研的一个重要目的。
相关新闻
- 全国都市现代农业现场交流会在天津召开 2018-05-03
- 全面提升都市现代农业建设水平——在全国都市现代农业现场交流会上的讲话 2016-05-12
- 2016年全国都市现代农业现场交流会在北京市召开 2016-04-29
- 领跑现代农业新征程——“十二五”以来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成就综述 2016-04-25
- 重庆市渝北区大力发展临空都市现代农业成效明显 201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