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乡缘(第29期)
张合成
2012年3月6日
陕西洛川是我国著名的苹果之乡。我与这里有缘,先后来过三次。第一次是来这里考察确定国家级洛川苹果批发市场,而最近的一次则是在农业部确定的“百乡万户”调研活动课题时,我再一次选择了洛川。因为这里正为建设走向世界的苹果产业“航母”——国家级洛川苹果批发市场进行积极的探索,且恰好与我分管的工作业务相吻合。我真心希望在这里感民情、悟民意、接地气,并对洛川苹果产业发展的实践进行认真的学习总结研究。
洛川是一个靠苹果“一业富民”强县的典型。可以说,一到洛川,空气中都散发着苹果的芳香,我们一行也立即被浓浓的苹果文化气息所包围。一路上,与县、乡、村干部群众看果、谈果、品果,同劳动,共研讨,你感觉到这里有着无以伦比的磁性,似乎要将你整个人吸纳过去,融入洛川这特有的苹果文化气息之中。
看果,是一件惬意的事。在果农家里,通过看生产、看贮藏、看生活、看到的是致富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在洛川苹果展馆,看到的是中国和世界苹果的发展史,看到的是洛川人奋斗的足迹,看到是苹果作为平安果、智慧果、幸福果蕴涵的深厚文化。我觉得,只有将产业发展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这个产业才会绽放出瑰丽光彩。
谈果,是一件感动的事。与果农交谈,你才知道苹果生产的艰辛。一颗苹果,从开花到销售要经过十一道工序,不算自身劳动的付出,光花钱的环节就有八处,苹果生产的成本占到总收入的三分之一,让你对劳动者肃然起敬。与乡村干部和苹果生产技术干部交谈,你会佩服他们对中国苹果、世界苹果生产状况的了解。他们可以随意告诉你哪个苹果主产国家采取的是什么生产技术,主栽品种是什么,优缺点是什么,洛川如何借鉴和超越他们。与洛川县委政府主要领导交谈,你感受到他们是真正的苹果书记、苹果县长,既是脚踏实地的实践者,又是目光长远的规划者。他们立足洛川,放眼世界,提出要将洛川建成“世界苹果之都、中国著名休闲胜地”,打造引领中国苹果走向世界的航空母舰,并多年如一日坚定不移地去规划、去落实。我和洛川县委书记高武斌是老朋友,曾多次为发展洛川的苹果产业而互相交流,双方都多有得益。我很欣赏他在发展洛川苹果产业上的战略眼光、缜密思维和果断决策的风格。希望中国有更多像洛川一样“一业兴县”富民的典型,有更多像高武斌一样坚定产业发展的县委书记。
品果,是一件甜蜜的事。一到洛川,你就会为一幅巨大的“吃洛川苹果,干甜蜜的事业,走成功之路”宣传牌所吸引,当端庄艳丽的洛川苹果端上来时,你会感到香气四溢,满口流涎,咬一口则香甜生脆,沁人心脾。洛川64万亩耕地,苹果面积就占到50多万亩,农民人均3.1亩,名列全国第一。生产优质的苹果,除洛川处于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7项气候指标完全符合之外,更源于洛川人的勤劳创新。早在上世纪70年代,洛川苹果品质就超过美国蛇果。进入新世纪以来,洛川人又探索创造了许多新技术。同时,他们十分重视农民务果技术的提高,近五年来,先后组织1000多名果农到日本、美国学习务果技术,使洛川的苹果生产技术始终与世界最先进水平同步。从2009年起他们为生产有机苹果,又推行“果畜结合”模式,建设百万头生猪大县,为苹果生产提供优质的有机肥。目前,洛川苹果是中国驰名商标,品牌价值三十多亿元。洛川不仅为公众提供了最美味的苹果,而且为农民带来了人均过万元的收入,也为中国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
看果、谈果、品果,我感到不虚此行,感到农业部将国家级苹果批发市场选在洛川是选对了。如今,洛川的苹果产业蔚为大观,全国闻名,“洛川苹果”也是全国驰名商标。不过我还有个小小的希望,盼望着有一天洛川苹果能够更大规模地走向世界,能够与美国新奇士橙、法国波尔多葡萄酒、牙买加蓝山咖啡等世界著名农产品品牌相媲美,成为中国优质农产品的一个标志,占领国际高端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