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镇谷咀村果农们的幸福生活(第19期)
2012年2月26日
2月25日上午,风很大,调查组在零星的雪花中来到了洛川县凤栖镇谷咀村。这个村与洛川县其他村庄一样,家家户户种苹果,同时由于离县城近,兼营农家乐。道路很宽敞,能容纳两辆小车并行,全部硬化并通到每家门口。自来水入户,40%的家庭通网络。我们走访的农户基本都是三口窑洞,三间平房,院子中间有一个很大的土池子,是用来储存苹果的。窑洞里生了炉子,很暖和。村支书告诉我们,去年全村经济总收入63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9200元,家家都有农机,50%的家庭购买了私家车。下面让我们看看谷咀村普通果农们的幸福生活和他们的所思所盼。
党永升:四口人,女儿上大学,儿子上高三。7亩果树。家里有一辆农用拖拉机,1995年买的。去年净收入3万元。家里三间窑洞,三间平房,窑洞是八十年代修的,夫妻俩住着,西侧的三间平房是2006年盖的,说是留给孩子以后回来住。六间房子,有四间摆了床铺,我们很不解,孩子们大了还不一定回来呢,多浪费啊。他们笑着说:“不论什么时候,这儿也是他们的家嘛。总要落叶归根。回来总要有房子住嘛。”
党延军:今年34岁,初中文化水平,家有5口人,父母2人、夫妻2人、女儿(今年5岁,在洛川县城上幼儿园,每月平均花销1200元左右)。经营农家乐,爱人原来经营过食堂,自己当厨师,全家人齐上阵,一年头尾生意差一些,中间天气适宜客源还可以,年收入在3.2万元左右。家里有4亩地,种植苹果树,此项年收入在3.8万元左右。家庭年纯收入4.5万元,基本与上年持平。在苹果生产上,农技服务很精心,加上种植多年,自己也有了经验。在苹果销售上,一般是从电视、手机上了解大概情况(由县农业市场与信息中心提供),然后根据本区域具体行情,再依据自己果子的质量,确定卖出价格。由于村里的合作社主要是植保技术服务,在销售环节没有组织起来,作为散户,存储量小,有时只能低价出手。
党改合:今年68岁,是退休教师,现在家里就老俩口。有承包地5亩,都种了苹果,去年苹果收入8万元,退休工资一年在4.5万元左右,家庭纯收入9万元。现在党的政策好,没有什么困难,提个建议,陕西苹果11月、12月价格在2.5-2.6元/斤,元旦后山西、甘肃苹果大量上市,只能卖到1.5-1.6元/斤,建议国家统一规划各地的产业结构,合理布局,发展特色,稳定价格。
党红旗:52岁,5口人,2个女儿,1儿子,三个孩子都是大学生,二个已经工作,还有一个女儿在西安读大学。家有耕地5.4亩(村主任说,按5口人,他家本来应分11亩,因分地时他家农转非在外打工,分地一年后退回村里,所以地分的少),又承包果园4.4亩,年承包费1960元。目前,9.8亩地全部种苹果,去年质量不是很好,但还是卖了6万9千多元。另外还包10来亩山坡地,已经20多年了,一直种小麦,由于小麦产量低,扣除成本基本没有收益,2004年开始改种玉米,去年卖了7800元。
党天锁:64岁,两个儿子,现在和大儿子一起过,家里5口人,儿子儿媳妇两口,孙女孙子都在外上大学,共6亩地,种的全部是苹果。家里有三口窑洞,自己一口,大儿子一口,还有一口做客厅。老党给我们详细算了一笔种苹果的成本收益账:(1)每亩成本共计5150元(不计自己家的劳力投入)。剪枝:请4个人集中剪3-4天,每天每个人120元,每亩约300元;疏花疏果:请4个人干一周,3000元,平均每亩500元;套袋:每亩成本约1550元:1.5万个袋子,每个5分,套袋人工成本4分,卸袋1.5分;摘苹果、剪果把比卸袋更费事,每亩人工成本约400元;肥料:买肥料(包括有机肥)1700元,施肥人工成本300元,共计2000元;农药:打药不用雇人,每亩需一桶水,每次配药50元,每年打8次,共计400元;(2)每亩产量5000多斤,平均每斤售价3元,毛收入约16000元。(3)每亩净收入11000元,6亩地66000元,人均纯收入13000元。而家里的支出,主要是孙子孙女上大学的费用,平均一个月三四千元。扣掉支出,每年还能有些积蓄。
在问到对国家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还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时,老党连说政策太好了,没有意见和建议,还扳着指头给我们讲了政策好在哪里:“一是皇粮国税取消了,要是还交税的话,要交上万元呢;二是国家补贴多了,比如买冰箱补了13%(指着新买的冰箱),只花了1500元;三是村村通马路通到了村头,老支书又争取了省里县里的支持,把公路修到了家门口;四是享受到了养老保险,每月由50元涨到了100元,还有那个新农合也很好,我交钱很积极,但基本不用花钱,也不想花那个钱(大笑)。”一口气说完,老党激动得站了起来,紧紧握住调查组张合成同志的手,很久才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