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利良种猪场的三大困难(第12期)
2012年2月18日
2月18日下午,调查组走访了城固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天利良种猪场。该公司成立于2003年,投资2300万元在该县三合乡龙王庙村建成万头良种猪场。主要品种有法系大白、加系大白、法系长白、台系杜洛克等,现存栏基础母猪1200多头,年出栏种猪、商品猪20000头,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公司自2005年以来连续三年被汉中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汉中市十佳科技示范园”,2008年被省农业厅授予“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1年被农业部评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生猪标准化示范场。”公司的发展,有力地辐射带动了全县适度规模养殖户的发展,促进了汉中及周边县区生猪产业的发展。
调研中,公司董事长韩平女士向我们反映了目前企业发展存在的三大困难:一是技术人才缺。规模化养殖是生猪养殖的必然趋势,但是规模化养殖场缺乏懂技术、会管理的专业人才,已成为制约规模化养殖的首要制约因素。以前汉中农校有畜牧专业,为当地的养猪企业提供了不少专业人才,但现在学校不招这个专业了。天利良种猪场不仅面临招不到人才的困境,还面临优秀人才流失的困境,还好现在县畜牧兽医站的科技特派员能解决一部分问题。二是银行贷款难。在发展规模养殖中,圈舍修建、引种等方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大部分养殖场建场后都缺乏流动资金和发展资金。而金融部门对生猪行业有歧视,认为生猪行业风险大,不愿意给贷款。另外,银行实行贷款抵押,养殖场是租地修建的,没法抵押,而且贷款程序复杂,期限短,难以满足生产发展需要。缺乏资金投入已成为影响生猪产业的重要制约因素。三是养殖用地难。在国家实行严格的土地政策之后,规模养殖场用地与现行土地政策形成了矛盾,一些大型规模猪场需占用较大面积土地,但批准立项仍有困难。其他一些小规模猪场想扩大养殖规模,也因为土地落不实而搁置。
针对以上问题,韩平董事长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加大对养殖人才的培养,为养殖场输送一批技术过硬的专业技术管理人才;二是建议金融部门加大对生猪规模养殖龙头企业的贷款扶持力度,延长贷款时限,放宽担保条件,简化相关手续,降低贷款门槛;三是进一步明确发展养殖圈舍用地等为农业用地,实行登记备案制政策,减免相关用地税费。
韩平董事长最后还对国家生猪产业调控政策提出了一点看法。她认为这几年生猪的扶持政策好像跟市场是反着的,2007年、2011年猪价好的时候,国家出台扶持政策,而养猪业普遍亏损的时候却没有扶持。因为有扶持政策,一些开矿的、搞房地产的开发商都奔着政策来了,扎进来养猪,厂都建起来了,但没养几头猪。而2006年价格低,公司亏了几百万元,都快撑不住了,可以说是“猪在圈里叫,人在圈里哭”,这时候却没有什么扶持政策。建议国家出台扶持政策要把握时机,在行业亏损的时候扶持,而不是在猪价好的时候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