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吃上营养餐 亩均单产往上窜
河南省各地涌现小麦应用测土配方施肥高产典型
事例一:原阳县25.3万亩测土配方施肥区平均亩产465.8公斤,比习惯施肥区平均亩产427.5公斤增产38.3公斤,增产率为8.95%,每公斤小麦目前按1.6元计算,每亩增产增收61.28元,测土配方施肥区亩均用肥24公斤(折纯),习惯施肥区亩均用肥25(折纯)公斤,亩均节肥1公斤(折纯量),减少不合理施肥4公斤(减少氮肥4公斤,增加磷肥1公斤,增加钾肥2公斤),测土配方施肥较习惯施肥每亩节本增收4元,亩净增收65.28元。
事例二:柘城县通过对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区调查,配方施肥区平均亩产493.6公斤,比农民习惯施肥区平均亩产455公斤,增产38.6公斤,增产率8.48%(小麦千粒重按常年计)。测土配方施肥亩均用肥21.85公斤(折纯)较常规施肥亩均用肥23.75公斤减少不合理用肥1.9公斤,亩均节本11.4元,全县肥料利用率平均提高3.7个百分点,减少不合理用肥917.7吨,亩节本增效69.3元,全县48.3万亩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区总增收节支3347.19万元。
事例三:邓州市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现有人口150万,耕地面积240万,小麦常年种植面积在150万亩以上。自2006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以来,该市通过多种渠道,采取一系列措施,特别在测土配方施肥百亩高产示范方建设上,让农民看到了效果,得到了实惠,受到了广大农民的一致欢迎和交口称赞。2007—2008年度,在继续搞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同时,分别在项目区建立了24个测土配方施肥小麦高产开发示范方,总面积达3000余亩,并组织技术骨干就各示范方的测土配肥、品种选择、耕种排灌、病虫草害防治等技术环节实施全程跟踪服务。测土配方施肥,外加良种良法配套,示范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据对各示范方小麦测产结果显示:各示范方小麦平均亩产467.9kg,较方外平均亩产的413.9kg增加54kg,增产率达13.1%。测土配方施肥百亩高产示范方建设工作得到了当地农民的一致好评,省市领导也多次深入示范方考察观摩,并给予充分肯定。
事例四:博爱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小麦增产、农民增收的典型,许多农民也看到了测土配方的实施效果。原种场是以小麦生产为主导的集体企业,有耕地800多亩。县土肥站主动为他们取土化验,并根据化验结果提供配方,指导科学施肥。今年亩产达到495公斤,配方施肥地块较习惯施肥亩增38公斤,增产率达到8.3%。
事例五:淅川县上集镇东川村周来栓家有6.8亩耕地,全部按农技中心指导进行配方施肥,平均单产达到512.8公斤,比去年平均亩产441.2公斤增产71.6公斤,增幅16.2%。该村的老百姓羡慕地说,看人家地里麦长的真喜人,看来以后种地不相信科学是不行的,明年我们也要施配方肥。
事例六:修武县郇封镇后雁门村乔来喜,小麦面积6亩,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单产510公斤。比对照田块亩增70公斤,增产15.9 %,增收112元/亩。
事例七:日前,南阳市土肥站按照《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冬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应用效果调查活动的通知》(农办农[2008]第81号)和豫土肥[2008]23号文件要求,对所辖9个项目县开展了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应用效果调查,从调查情况看, 9个项目县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推广面积387.3万亩,配方肥施用面积193.15万亩,配方肥施用数量达到77260吨,配方施肥区与常规施肥区相比,亩增产小麦29.3公斤,增产率7.4%,亩减少不合理化肥用量1.67公斤(折纯),亩节本7.5元,亩节本增收51.45元(化肥每公斤4.5元,小麦每公斤1.5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县都建立了百亩、千亩高标准示范方和高产示范户,出现了许多高产典型。方城县清河乡双河村、李和庄村1000亩示范田,平均亩产491.2公斤,券桥乡程庄村、姬庄村1000亩示范田平均亩产475公斤。邓州市夏集乡夏明安,50亩小麦全部施用配方肥,亩产461.5公斤,与邻近习惯施肥田,平均亩产399.7公斤,每亩增产61.8公斤,增产率15.5%。
事例八:淇县小麦播种面积22万亩,其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2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40%.据调查统计显示,配方施肥区与习惯施肥相比,平均每亩增产小麦37.2公斤,增产4.65%,总增产小麦446.4万公斤,平均每亩节约化肥1.7公斤(折纯),总节肥20.4万公斤,每亩肥料投入成本平均降低4元,总降低成本48万元,总节本增效762.2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