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2008年三夏生产 > 三夏动态

四川什邡抗灾生产两手抓

日期: 2008-05-29 11:02 作者: 郭入源 欧阳荣强 邓万祥 来源:农民日报 【字体: 打印本页

  5月27日,记者驱车前往地震重灾区四川省什邡市,欣慰地看到全市广大干部和群众一边处理灾害善后工作,一边努力生产自救,重建家园。

  记者从什邡市抗震救灾办公室和市农业局了解到,这次地震使什邡市设施农业食用菌大棚损毁近7000个,仅食用菌产业一项损失就约9.72亿元。此外,全市因灾绝收的蔬菜6000亩、中药材26000亩、茶叶3000亩、猕猴桃1000亩、蒜籽6500亩,直接经济损失已达到3.89亿元。损毁农田1.1万亩,小麦因成熟无法及时收割减收面积2.5万亩,全市未抢收和迟收的油菜减产面积约4万亩。农村沼气池损坏27450口……

  什邡市农业局局长邓英华告诉记者,这次地震正值什邡农业“双抢”大忙季节,大灾之后,恢复农业生产极其重要。为此,市政府、市农业局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恢复农业生产,开展灾后自救工作的意见,并加强督查考核。市农业局始终坚持抗震救灾和农业生产“两手抓、两不误”,全力指导帮助“双抢”。

  一是派出助耕队到灾区帮助收割小麦、油菜、大蒜等小春作物;二是鉴于重灾区部分水稻难以正常播栽,需改种玉米、大豆、蔬菜等其它作物,派专人到每个乡镇调查统计改种面积和农户改种作物品种意向,据此抓紧联系改种作物种苗种子,尽量减少灾害对农业造成的损失。

  大灾之后,稳定粮油供应,确保粮油安全任务艰巨、意义重大。因此,该市农业干部职工深入全市灾区农村,贯彻农业部和四川省粮油高产创建活动指示精神,力争大灾之后全市粮油生产任务不变,指标不调,措施不减,尽最大可能保证粮食生产面积,积极抓好今年4个水稻、2个小麦、1个马铃薯、1个玉米、2个油菜的高产创建示范片和1个水稻、1个小麦、2个油菜的核心示范片建设。通过高产创建综合配套工程确保高产示范片中水稻单产不低于600公斤、小麦单产不低于400公斤、马铃薯单产不低于2000公斤、玉米单产不低于600公斤、油菜单产不低于200公斤,核心示范片作物单产比高产示范片增幅不低于5%。

  截至目前,该市小麦应收90968亩,已收82341亩;油菜应收80546亩,已基本收完;大蒜应收34800亩,已基本收完;川芎应收20586亩,已收11098亩;叶菸应收52590亩,幺烟已收完,头烟已收5755亩;大麦应收2001亩,已全部收完;水稻应栽289000亩,已抛栽92200亩。

  在什邡市师古镇思源村五组,村民冯登英在田里忙碌地插秧,她告诉记者:“我家有三口人,房屋全部裂缝,所有家具全部损坏,只抢了很少的粮食出来,目前主要靠政府和捐助的物资维系生活,如果我们怀着等、靠、要的思想,不是长远之计,还是要靠自己生产自救,我们一直没有离开自己的家园,全村的村民都在自家门前搭建起简易工棚暂时过渡,房子以后自己想办法重建,但是,再困难也要把大春秧苗插完,争取在年底多有些收成,让自己都有饭吃,减轻政府的负担。”

  记者又来到了同村二组黄珍富家门口,一台推土机正在紧张推挖即将倒塌的危房。黄珍富告诉记者:“我们家的房子全部被震裂了,根本不能住人,所以,我请了推土机先把危房推倒,暂时搭建简易棚遮风避雨,日后再考虑重修房子。尽管目前余震不断,但我们要学会自救,尽快把自己的家园重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