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第四届十佳公务员先进事迹

恪尽职守 献身“三农”——记第三届“农业部十佳公务员”马有祥

日期:2003-12-17 09:44 作者: 来源:农业部 字号: 【字号: 打印本页

  马有祥,男,汉族,1964年7月出生,管理学硕士,中共党员。曾任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处长、副司长,现任农业部办公厅副主任。

  马有祥自2000年9月任办公厅副主任以来,曾先后分管过部长办公室、新闻宣传处、文电处、秘书处、档案处,目前主管行政审批综合办公室的筹建工作、WTO新一轮农业谈判工作和部党组的秘书工作。几年来,他心系“三农”,勇于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工作,取得了突出的工作实绩,连续两年被评为农业部优秀公务员。

善于思考出谋划策

  马有祥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政策水平,善于发现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提出新思路。几年来,他参与了许多党中央、国务院文件和部领导讲话的起草工作。对每一份材料,他从构思到修改、定稿,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表现出较深的理论功底,为部领导决策起到了得力的参谋助手作用。他主笔的农业部重点工作事项和为基层农民及机关干部办实事的方案,很好地体现了部党组提出的“抓重点,重点抓,在关节点上取得突破”的工作思路,使解决农民和基层实际困难的措施更加具体化。

  为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水平,马有祥围绕服务“三农”这个主题,经常利用出差、学习等机会,深入基层、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撰写出不少有深度、有价值的调研文章,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如:《秸秆在“禁烧”中熊熊燃烧》一文在内参上刊发后,温家宝总理作了重要批示;《对我国粮食问题的再认识》、《入世带来的思想解放》、《WTO对农业的冲击可以控制》等论文,分别在《中国农村经济》杂志、北京日报、中国经济时报和农民日报上发表,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

勤奋敬业开拓创新

  作为部党组秘书,马有祥兢兢业业,尽心尽责地做好每一次部党组会议、中心组理论学习、部党组民主生活会的安排、准备和后续工作。为畅通部内信息渠道,他按照部领导的指示,在最短的时间内组织创办了《每日要情》,建立了一条有效的沟通渠道。为提高信息质量,他牵头召开了有关单位综合处长和信息员会议,在信息收集、落实责任等方面提出了工作要求,促进了我部信息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为加强对会议和文件的管理,他提出了加强审核把关、严格审批程序等具体措施,精简了会议,进一步提高了文电工作质量。作为行政审批“一站式”办公筹建工作的负责人之一,他克服时间紧、头绪多的困难,带领筹备小组的同志加班加点,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对26个大项目、41个小项目的行政审批进行试点的意见,为按期对外挂牌办公作出了积极贡献。

牵头谈判从容应对

  国务院决定新一轮农业谈判由农业部主谈后,部领导指定由马有祥牵头负责落实。面对领导的殷切希望,马有祥深感这项工作责任重大。他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迅速全身心地投入到各项筹备工作中。在他的带领下,WTO农业谈判的临时工作班子迅速组建,在最短时间内落实了部领导提出的集中办公的要求,为做好谈判工作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在谈判工作开始之初,由于谈判所涉及的内容、职能分工都不在农业部,协调难度很大。为改变这种局面,他带领工作班子,积极筹划,梳理职能,积极与各部委进行协调,及时向部党组及国务院汇报情况。通过努力,基本上形成了由农业部主谈、其他部委参与的工作格局,提高了我部在农业谈判工作中的主动性。

  为做好谈判工作,马有祥牵头研究制定并向国务院上报了工作计划,为做好谈判工作理清了工作思路;建立了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与地方农业部门联系制度、与企业和协会联系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网上公开听取意见制度等工作机制,为开展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牵头组织了一批由国内顶尖专家组成的课题小组,围绕在谈判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研究,并及时与有关部委、地方农口部门、企业协会进行沟通,听取意见,从而完善了谈判方案,提高了谈判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不断探索和积累,马有祥对WTO农业谈判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各种谈判场合,他不卑不亢,从容应对,按照“不扛旗、不示弱”的外交原则,有理、有利、有节地在多边和双边谈判中阐述我国立场,表现出了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信念,最大限度地捍卫了我国的权益。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