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下身子 脚踏实地
农业部“接地气、察民情”10个调研组的50名青年干部于8月27日全部到达目的地。各小组安顿下来后,就陆续投入了工作。
下田摘豇豆
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沈高村的第三组,到村的第二天,就开始了支农劳动。凌晨5点,天刚蒙蒙亮,调研组便跟着沈高村支部书记丁松华来到他家的大棚里摘豇豆。带着第一次下地干活的新鲜劲儿,大家有说有笑,和丁书记聊村情、话家常。早晨露水重,再加上前几天刚下雨,不一会儿鞋子和裤腿都湿了,粘上了泥,走路深一脚、浅一脚,显得特别笨重,不过大家在丁书记的指导下,依然干得热火朝天。有组员感叹道:“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农民朋友田间劳作的不易。”
雨水渗漏床单上
赴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蓝光村的第十组,在驻村的第一天就经历了难忘的夜晚。全体组员安顿在现代农业园区的办公室里,劳累了一天的组员们拖着疲惫的身子很快入睡了。不知何时,淅淅沥沥下起雨来,带来了阵阵凉意。半夜,组长张冬晓爬了起来,原来房子年久失修,雨水渗漏到了床单上。组员们四周看看,还有一处更厉害,大家赶快找来两个水盆和一个水桶接雨。幸好雨不大,一会就停了。大家收拾好房间,重新躺下,一觉酣睡到天亮。
小香葱大舞台
第八组来到素有“广西香葱第一村”之称的田东县祥周镇中平村,刚一进村,就闻到阵阵葱香,看到村民忙于收葱、洗葱、清葱的繁忙景象。该村“抓”住一根小香葱,发展香葱种植加工产业,打造出了老百姓增收致富的大舞台。“种植香葱虽然辛苦,但时间短、见效快、收益好,我们主要的收入都靠它。”村民刘大哥告诉调研组,他家一共种了10亩葱,一年的收入在10万元左右。
不能拍脑袋想当然
第六组来到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明村镇大黄埠村,一入村他们就走进正在建设的新社区。通过调查了解到,新社区建成后能容纳1500多村民,还配套了服务中心、幼儿园等。原来社区还规划了敬老院,但是,后来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到敬老院报名时,仅有一位老人报了名。村“两委”研究,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暂时取消养老院建设。“办事一定要对得起老少爷们。”村党支部书记范再森道出了其中的原委,“下一步,村民上楼了,生活变好了,寿命变长了,我们考虑,这个敬老院早晚还得建,但这有个过程,让大家慢慢接受。”调研组也从中体会到:为农民办事,要尊重农民意愿,不能拍脑袋想当然。
不打无准备之仗
第一组在到达目的地天津市武清区灰锅口村后,办的第一件事是制定驻村实践调研方案,将任务分解到周、细化到天。翻开小组的日程安排表,只见在9月3日一栏中这样写道:“上午,协调有关专家下乡开展科技进村入户服务活动;下午,实地调研并解决村里葡萄、蔬菜种植、温室保温等技术难题。”详细的方案,为该组以后的深入调研打下了基础。
大家都体会到,只有放下架子,真正俯下身子,脚踏实地,带着真情实感深入到农村生产一线,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才能与他们打成一片,了解到基层干部群众的所想、所急、所盼,了解到基层的真实情况。
相关新闻
- 山东调查组:花生地里“读”农事 2014-10-11
- 云南调查组:建新村,钱从哪里来 2014-10-10
- 河北调查组:培训课要对农民的“胃口” 2014-10-09
- 农业部2014青年干部“接地气、察民情”实践锻炼活动启动 2014-08-28
- “两脚泥的干部,我们欢迎!”——农业部2013年机关青年干部“接地气、察民情”实践锻炼活动纪实 201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