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典型案例——吉小燕
大力引导返乡创业 小教具闯出大市场
吉小燕的1500多平方米的仓库里,堆满了各种教学仪器,试管、天平、酒精灯……林林总总有800多种。几个50岁上下的妇女正扯着防爆膜对货物包装,这些实验器材就从这里发往全国各地。
办公室里,阿里旺旺的声音此起彼伏。吉小燕的店专营教学仪器,从2009年在电商平台开店以来,目前已经拥有40家供货商,去年的销售额有1300多万元。不少产品开始进入国家级实验室,一些产品出口到东南亚地区。
泰州市寺巷街道屠桥社区像吉小燕一样做教学仪器电商的,已经占到社区人口的一半,形成了“买全国、卖全国”的销售模式。去年,总销售额近2亿元,销售占据京东、淘宝、天猫同类产品80%以上的份额。
屠桥社区上世纪80年代就有做实验用玻璃器皿的产业,不少村民做的就是销售员。2009年,在南京工作的吉小燕开始在淘宝上开店兼职赚些零花钱,客户下单后,在泰州的父母就到村里的中泰教学仪器厂去拿货、发货,刚做了3个月,月收入就远超过了工资。看着这样的势头,她索性辞职回到村里专职搞起了电商。
最开始就用家里的院子做仓库,单件的卖,后来发现不少买家每次要成套的买,她就买来化学、物理、生物教材或者到学校、培训机构了解,把单个的实验仪器按照教学要求做成套装来卖,这样的集成让她店里的货总比别家好卖。
“最早,淘宝都没有教学仪器这个类目,只能放在其他的类目下。那时,快递公司不到村里来收,只能每天运到镇上发货。”作为村里第一家电商,她的成功吸引了不少村民创业,经常有村民到她家里取经。为了提升村民的开店能力,泰州人社部门主动送培,邀请淘宝大学金牌讲师为大家授课,并组织优秀学员赴清华大学开展创业育苗特训。
这几年,村里的大学生也都陆续回乡创业,毕业后在华为总部工作的王策辞职回乡也加入了电商创业的队伍,他申请了不少专利还注册了自有品牌,生意红红火火。这几年,村里没有人外出打工,60多岁的人也能通过包装货品获得收入,还带动了周边社区600多名村民就业。目前,屠桥社区正在筹建电子商务产业园,建成后能为电商产业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支撑。
乡村振兴,离不开返乡创业带动;富民增收,离不开创业载体支撑。泰州正以乡村振兴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机会,构建农村电商经营服务体系。目前,已经建成农村电商服务站点900多个,电商园区10个,拥有淘宝等网店微店近万家,电商及关联产业从业人员约8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