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农村创业创新信息网 > 优秀人物

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典型案例——杨发东

日期: 2019-10-16 09:10 作者: 颜朝辉 来源:遂宁新闻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外贸老板变身“青蛙王子”返乡创业者杨发东国庆出国做生意  

  呱呱呱……103日,走进大英县玉峰镇斗笠村的鑫瑞青蛙养殖场就能听到青蛙热闹的叫声,在被纱网罩住的20多亩土地上,喂养着成千上万只青蛙。 

  “你们要是再晚一天来,我就走了。明天我要去缅甸给青蛙找销售渠道。”见到记者,养殖场老板杨发东笑着说到。 

  

 

  2018年,已在外从事汽配外贸生意10年的杨发东回到了家乡玉峰镇。通过在斗笠村流转土地50亩,杨发东发展起了青蛙养殖。从外贸老板到懂技术、会经营的“青蛙王子”,杨发东不仅自己搞起了养殖,还新发展了8个养殖户,成为当地有名的致富带头人。 

  政策鼓励、政府加持 不搞外贸搞养殖 

  2004年,19岁的杨发东踏上了外出打工了路途。从重庆到缅甸,杨发东依靠勤劳开起了自己的外贸公司。然而,2018年,杨发东却毅然决然回到了家乡。 

  谈起是什么吸引他返乡创业,杨发东说:“回来前,我就去咨询过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政策,发现有许多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另外,政府部门对我们这种返乡创业者的态度,更坚定了我回来  

  20181012日,杨发东找到了斗笠村村委会,提出要在村里流转土地养殖青蛙。让他没想到的是,村委会第二天便召开社员大会,动员村民进行土地流转。 

  仅仅用了7天时间,就完成了50亩土地的流转工作。村主任向阳说:“对于这样的来村里投资的创业者,我们就应该大力支持。” 

  在得到村民支持的同时,玉峰镇政府更给予养殖场的发展诸多关注。今年4月,守提灌站设备维修影响,养殖场无法从四五水库提水。“当时正是蝌蚪成长的关键时刻,必须使用活水。”心急如焚的杨发东将这一情况反映给了玉峰镇政府。当天,镇党委书记吴鹏就到村里了解情况。 

  为了解决维修期间的用水问题,吴鹏和村里进行了协调,暂时使用3社堰塘水,并加快维修进度。两天后,养殖场的供水就恢复了正常。 

  “其实刚回来的时候,我并没有放弃缅甸的生意。但看到政府这么支持我创业,我已金放弃了缅甸的生意,一心一意在家乡干。”杨发东说。 

  带动村民抱团发展 “青蛙王子”变致富带头人 

  在杨发东的青蛙养殖基地,水田被隔成了一块一块。人从旁经过,便有无数只青蛙向空中跳起。 

  “今年我卖了2400多斤,现在塘里面还有2万多斤。但这段时间我不打算卖了。”杨发东解释道,这段时间是青蛙大量上市的时间,批发价格仅为20/斤,然而等到明年34月份,批发价格就能涨到35/斤。除了留下青蛙错峰销售,杨发东还有自己的“算盘”。 

  就在几天前,村民陆勇军找到了杨发东,想要跟他学习青蛙养殖。陆勇军说:“现在养小龙虾的很多,但养青蛙的却很少。他不仅包种苗还包技术,让人没有后顾之忧。” 

  截止目前,杨发东已发展8个养殖户,养殖面积达140余亩。 

  带动村民抱团发展、共同致富,已经成为杨发东的新目标。杨发东说:“今年7月,养殖场被洪水淹没,村干部和30多位村民自发冒着大雨来帮我排水、垒沙袋、搬石板,从早上八点干到晚上10点。没有他们的支持,我的养殖场不可能发展得这样好。我不仅自己养,我更要带着村民一起养。” 

  在养殖厂的旁边,去年流转后还未使用的20多亩土地即将迎来“新生”。下个月,杨发东将用大英农商行贷款在这里修建大棚孵化池。他说:“养殖户越来越多,修建孵化池不仅能为他们提供种苗,还能通过人工孵化提前青蛙上市时间,帮助他们增收。” 

  多年在缅甸工作,杨发东发现缅甸的许多批发商经常从中国购买黄鳝、青蛙。为了打通青蛙的国外销售渠道,杨发东早早联系了缅甸的批发商准备在国庆期间过去洽谈合作。 

  离开之际,杨发东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一定要留在家里看完阅兵式。看到祖国繁荣富强,也给我们这些创业者增添了信心。我相信今年春节,我们的青蛙就将走出国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