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农村创业创新信息网 > 优秀人物

良种带动农民创收之路---097

日期: 2018-05-09 08:38 作者: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 来源: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 【字体: 打印本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现将农业部遴选推介的首批100个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典型案例分批呈现给关心支持农村双创的各界人士,望有激励、启发之功,有营造环境之能。希冀转发,共同推动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部农村创业创新办公室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

 

创业名片:

侯元江,男,196212月出生,中专学历。现任山东省青丰种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青岛青农种子产销专业合作社社长,先后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奖、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山东省乡村之星、青岛市乡村之星、青岛市拔尖人才、青岛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青岛市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农村科普带头人、青岛市党员代表等称号。

 

创业感言:

科技创新,服务农民创业。

创业故事:

艰辛创业

我是侯元江,山东青丰种业创始人。山东省平度市蓼兰镇侯西庄村人,祖祖辈辈都是农民。1983年毕业于平度市农技中学农学系,回乡后在镇种子站担任技术员,常年工作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使我深深的理解“科技兴农、种子先行”的道理。当时的农村,小麦品种落后,产量很低,农民收入微薄。1996年我成立了山东省青丰种子有限公司,同年成立了第一家乡镇级“青丰小麦研究所”,1997年注册“青丰”商标,公司从注册资金100万元发展到现在的3000万元。

刚刚成立种子公司时,所有人都不认同,认为种子公司只有在国有制或集体所有制下才能够做好,私营制的种子公司在当时还是很少的,技术力量、技术人才、资金的缺乏,制约着私营种子公司的发展。为此我先从小麦种的繁育开始,从各地引进优质高产的小麦新品种在自家地里做试验,试种出适合当地种植的小麦新品种,摸索出高产高效的种植模式,向周边农民传授经验,发放优质小麦良种,扩大繁育面积,积累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让我再一次深深体会到了种子的力量。

1997年我开始到大专院校拜访,学习小麦育种知识,我要从小麦良种的引进繁育向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发展,选育出自己的小麦新品种,我的真诚打动了有关的专家领导,先后与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青岛市农科院、烟台市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并得到了有关专家领导的具体指导和帮助。想要育成一个合格的小麦新品种,就要“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几十年来我始终以袁隆平精神为榜样,克服重重困难,坚持科研不动摇,积极推广不松劲。为做好新品种、新技术研究工作,我每年有200多天都是早晨5点前到试验田里,对新品种进行观察、记录,经常忘记了吃饭和休息。

    为了加快小麦育种工作的进程,2016年我公司成立了青岛市第一家涉农院士工作站“山东青丰院士工作站”,成立了以赵振东院士为首的育种团队,利用院士专家工作站这一平台,加强企业与科研部门的强强联合,汇聚青岛市、山东省乃至全国优秀农作物育种力量联合进行技术攻关,打造成青岛市乃至全省农作物育种的科技高地和育种专家人才聚集区;实施创新战略,创新育种思路、育种方法和育种方向,全面提升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育种水平;培养创新人才队伍,为提高企业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和发展后劲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实现公司由销售型企业向科技型企业的跨越。

在小麦良种繁育上,经过深入研究,在我市率先创立了“一田三圃”小麦良种繁育模式,按“125”繁供体系要求,逐步完善了穗(株)行圃、株系圃、原种圃、良种繁育田的建设。

2016年创办农创体,搞好科技服务。公司年繁育小麦良种1000多万公斤,拥有稳定的小麦繁育田30000余亩。我公司自有育种试验田1500亩,为创客进行繁种方面和栽培方面的具体指导,公司购置宣传用音像设备,同时采取图文相结合的方式对创客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使新品种、新技术能够尽快的深入到每一个创业者手中,为他们的增收节支起到关键性作用,让新技术、新品种走乡串户,为创客增产增效。

 

硕果累累

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公司自主选育的小麦新品种“青丰1号”于2006年通过了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并于2010年取得了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证书;自主选育的“青农2号”于2010年通过了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并于2010年通过了植物新品种权证书,于2012年获得安徽省认定;自主选育的“青农3号”于2016年通过了安徽省审定定名。我个人也先后获得了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奖等一系列荣誉。

不忘初心

我公司始终秉承“专心致志做农业,全心全意为农民”的经营理念,积极培育一批新型创客,建立创客创业示范基地,通过宣传他们的创业经历,成功经验,示范辐射带动更多人投身农业创业,孵化出了一批“田秀才”等农业领域的能人和新型职业创客。通过对新品种的推广应用、新设备改造、新技术升级等措施,帮助创客逐步发展壮大。新增固定资产投入200万元的农机设备,推进合作创新,大力发展植保、农机等服务,提高社会化专业服务水平,承担新型农业经营创客外包业务,满足新型农业创客专业化分工的需求,促进集约经营,提高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展望未来

    近几年优质专用小麦紧缺,是面粉厂头疼大事。未来我们计划培育出优质强筋、超高产、广适和抗逆型小麦新品系2-3个,优质强筋小麦品种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单产水平不低于对照,其他类型品种单产比同类对照品种增产5%以上。

我们将采取以农业为基础,向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顺向融合的方式,兴办产地加工业、建立农产品直销店。开发食品短链,用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生产出本地化、可持续、替代性食品。通过网站开展电子营销,借以拓展新的空间,增加销售渠道,接触更多的创客,让更多的创客提高营销效率。

创业心得:

从最初的小麦良种繁育,到现在优质强筋、超高产、广适、抗逆型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我一直坚持“科技兴农、种子先行”的理念,做好做强小麦产业化生产。通过小麦种植模式的改进,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广大劳动者的农作物良种繁育和科学种田水平,使农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科技种田的甜头,更大程度地提高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创业评析:

事业的选择来自于工作的经验以及对行业发展的眼光。种子是农业发展的源头,种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最终农产品的产量、品质。小麦的育种工作是个长期艰辛的过程,侯元江几十年如一日地耕耘于田间地头,对新品种进行观察、记录...正是这种执着的科研精神使得他那起初小小的种业公司能够慢慢成长起来,能够给市场提供过硬的优质麦种。虚心学习,借船出海,通过院士工作站这一平台,聚集众多科技优势资源,是其成功的重要经验。同时,侯元江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小麦品种的培育,迎合市场要求,使得科技成果能够更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