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大山创事业 树莓搭建致富路---084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现将农业部遴选推介的首批100个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典型案例分批呈现给关心支持农村双创的各界人士,望有激励、启发之功,有营造环境之能。希冀转发,共同推动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部农村创业创新办公室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
创业名片:
晁沐,男,生于1970年10月,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青海树莓农业产业化有限公司董事长、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申中乡前沟村党支部书记。曾荣获西宁市劳动模范、青海省劳动模范、最具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西宁市绿化先进个人、“全国十佳农民”、“第三届中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创业感言:
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你服务的人数。
创业故事:
从优秀士兵到优秀企业家
1987年,不到20岁的晁沐走出校门,抱着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几年锤炼,在部队荣获了“技术能手”、“神炮手”“优秀士兵”等称号。1991年复员回到家乡,他经贷款和多方筹集的30万元资金成立了湟源晨晖拔丝镀锌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日常车间用工、网围栏拉舍等带动,吸收了当地近100余名闲置劳力。
以诚信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
初到县城办企业的晁沐的困难难以想象,他心里总是装着“诚信+质量=发展",2000年夏天跟牧区签定了1 5吨网围栏,合同期马上到了,他亲自驱车千里之外的牧区,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走到半路泥石流堵塞道路,晁沐跟他的助手在没有称手劳动工具的情况下,仅凭一把修轮胎的钢钳,靠双手忙了整整一夜打通了道路,第二天如期把1 5吨网围栏送到牧民手中,他的诚心赢得了信任。晁沐任公司董事长以来经常到车间对技术质量操心,由于湟源晨晖拔丝渡锌有限责任公司产品质量过关,该公司所生产的产品经青海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定为合格产品,2006年取得了IS09000认证证书。2006年他扩大生产产品,在大华工业区建立大华铅丝厂的项目,填补了我省的空白。
自创业以来,由于诚信经营,公司业务一直较好,企业资产与日俱增,但是看到家乡人民经济情况还非常拮据,他很是着急,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于是他多次外出考察,最终从黑龙江等地引进了树莓和草莓在自家地里进行试验,但是由于人员、技术等综合原因,树莓、草莓的种植试验一次次的都失败了,家人和亲友们都开始劝他不要在搞试验了,赶紧收心好好做生意要紧。
但是他没有灰心,跑到河南向树莓种植商户学习专业知识,待学完归来时他又高价购买了优质3年生树莓苗木进行种植,这次苗木几乎全部成活且挂果了,正当大家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的时候,另一个更大的问题出现了,树莓鲜果生长缓慢甚至有部分鲜果直接停止了生长。乡亲们不理解,晁沐独自度过了一个个漫长的无眠夜,于是,他又离家“取经”。两个月后,他不仅深入的学习了树莓种植技术,而且还专门临时聘请黑龙江树莓种植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结合本县农牧局种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树莓种植试验,最终确定了合适的行、株距、定植深度及正确施肥、浇灌方法,进而制订了适合当地情况的《树莓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当年树莓挂果丰收,他们都被晁沐的坚持所感动,纷纷表示愿意支持晁沐,一起发展树莓产业。
规程的总结为树莓的推广种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于是他相继在湟源县申中乡前沟村成立了青海树莓农业产业化有限公司和湟源县沐园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优势产业树莓的大面积推广种植。在树莓推广种植期间他自发、义务当起了技术员,深入种植第一线,每天现场指导树莓种植。树莓的大面积推广种植不仅解决了当地土地荒废问题,而且实现了相亲们在家门口务工、挣钱,为了带动更多的农户,他流转了更多的土地进行树莓种植,树莓种植基地由最先的500亩发展到现在的5000亩,带动的农户也由最初的1个村发展到现在的4个村,目前通过土地流转带动农户数达800余户,季节性用工人数达500余人(多为当地闲置劳力及残疾人士)。自树莓引进以来,当地农户的经济收入得到了稳步提升。晁沐通过一个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旅游、运输、加工业的发展,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明显的带动作用。
创办树莓加工厂,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随着公司和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晁沐的目光也渐渐地从农村土地利用、解决闲置劳力就业等问题慢慢转向一些弱势群体。他首先关注的便是贫困学生上学问题,好多贫困家庭的孩子学习成绩优异,但是由于家庭原因无法继续深造学习,晁沐义不容辞为他们解决当务之急。逢年过节给职工发放福利,还对生活困难的职工给予救济补助。他还组织村里60岁以上老人共计60余人去北京旅游观光。2010年支援玉树、湟源地方及抗洪救灾捐款共计23万元。2016年前沟村的两户村民因出车祸造成经济困难,他得知消息后马上从拉萨(当时本人在拉萨树莓基地)以个人名义给每户5000元的帮扶资金。他在自己创业成功后并没有忘本,“善心为本,善举为重”是他为人处事最真实的写照。
随着公司树莓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树莓鲜果的产量也逐年提高,仅仅销售初级农产品——树莓鲜果没有太大的利润空间,晁沐意识到只有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才能使农产品利润最大化。通过考察学习,他决定进行树莓深加工,2014年8月新设备投入生产。第一批次生产了树莓饮料10000瓶,全部拿到内地市场推广销售,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于是就开始了大量生产,公司在树莓饮料销售市场的打开,继续研发新产品,现在公司又建厂生产树莓红酒,树莓果酱正在研发,公司计划今后继续扩大树莓系列产品的研发、加工,如:树莓果酱、树莓茶叶、树莓酸奶等系列产品,更多的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农民脱贫致富,2015年公司销售收入达1600万元,发放农民工资120余万元、土地流转费150余万元。
创业心得:
创业的道路是充满艰辛,而又充满阳光的,返乡创业,企业做大了,自己富裕了,不能忘记周围的困难群众。一方土地养一方人,我的家在这里,根也在这里,应该干一番事业回报乡亲。我富起来不算富,我要把我周边的老百姓也带动起来,让他们致富。我的心愿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想让咱农民在自家门口务工挣钱,这样既可以挣钱养家糊口,还能照顾老人小孩,我想这也是所有务工人员的心愿。
创业评析:
从优秀士兵到优秀企业家,晁沐完成了自己社会角色的华丽转变。“诚信”是他成功的第一要素,他创业所坚持的“诚信+质量=发展"的理念使其在市场建立了良好信誉,从某种角度讲,美誉度就是市场的有机组成。“基于市场,事业转型”,通过市场分析,瞄准树莓市场,不畏困难,虚心求教,为家乡引进先进的树莓种植技术,坚持树莓的高品质生产,同时延伸树莓产业链,推动树莓深加工,提升树莓的附加价值。帮助家乡父老一同致富,践行企业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