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农村创业创新信息网 > 优秀人物

高原上发展奶业的藏族女带头人---073

日期: 2018-03-23 15:26 作者: 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 来源: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 【字体: 打印本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现将农业部遴选推介的首批100个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典型案例分批呈现给关心支持农村双创的各界人士,望有激励、启发之功,有营造环境之能。希冀转发,共同推动乡村振兴! 

农业部农村创业创新办公室 

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 

 

创业名片:

达瓦玉珍,女,藏族,19789月出生,山南市政协委员,山南市雅砻惠民乳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乃东县结莎利群农畜产品经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荣获“第九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

 
 

创业感言:

与农民建立利益共同体,共筑高原绿色奶业品牌

创业故事:

1995年,达瓦玉珍初中毕业后回家乡务农,经过多年艰辛的努力仍未摆脱贫困面貌,但心中埋下了依靠科技致富的理想和愿望。为了增加农牧民现金收入,立足于本地鲜奶资源丰富的优势,她于20121月发起成立利了乃东县结沙利群农畜产品经销专业合作社,是一个民主管理、自主经营的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充分发挥组织、引导和服务等职能作用,积极促进农畜合作社健康发展。

单位基本情况

乃东县结沙利群农畜产品经销专业合作社是在雅拉香布酸奶加工厂(于20099月正式挂牌投产)几年的经营经验和在社会上良好的口碑基础上成立的。该专业合作社现有固定资产550万元,年销售额达450余万元。专业合作社运行情况良好。

合作社的奶牛养殖和乳制品加工基地的建设直接解决了待业青年就业岗位30人,其中妇女职工19人,直接带动受益养殖户3571036人(妇女69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740人(贫困妇女22人),目前日加工鲜奶量4吨以上,鲜奶来源均为当地农户,收购价为3/斤,项目区农户年均增加收入1.8万元,人均增收0.7万元。同时,可以间接带动周边乡、镇农户从事青饲种植同时带动当地种植户种植玉米、苜蓿草等青饲料。种植青饲面积达5400余亩。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合作社于2014年被评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及全国农民加工示范社。达瓦玉珍被评为第九届全国青年致富带头人。

 

独领风骚,事业腾飞

2009年开始,在地区科技局、乃东县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达瓦玉珍购置了先进的酸奶加工设备,聘请了内地加工酸奶的技术人员,正式开始加工酸奶。她利用科学的生产理念,统一规范的技术流程,结合藏族家庭自己加工酸奶的经验,经过多次的实验,加工出了符合当地群众口味的酸奶。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购买绿色产品的人越来越越多,优质的品质、良好的口感,让酸奶加工厂的生意日趋红火,2010年,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达瓦玉珍成功注册了“雅拉香布”酸奶品牌,其收入逐年增加,也成为了山南地区酸奶加工的典范,现“雅拉香布”酸奶市场供不应求。2011年实现净利润24万元,2012年净利润30万元。

 

狠抓奶源质量,促进农牧民增收

达瓦玉珍加工酸奶的奶源主要靠乃东县现代奶源基地,基地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有科学的奶牛养殖管理技术以及奶牛防疫流程,绝对能保证奶源的质量。但是,从周围群众收购的鲜牛奶质量不一,而牛奶品质的好坏直接影响酸奶的质量、产量。为此,达瓦玉珍一方面争取地县涉农部门的支持,另一方面自己拿出部分钱,聘请奶源基地的专家、地县的畜牧兽医专家为群众讲解奶牛科学养殖管理技术、疫病防治技术,科学挤奶、黄牛改良等技术,2009年至今,共举办奶牛养殖技术培训45次,培训农牧民群众4500多人次。同时,为了辐射带动其他乡镇的农牧民群众从事养殖业,她充分利用科普宣传日、科技活动周、科普一条街等科普节日,展示自己的酸奶产品,宣传科学养殖技术,她平均每年参加4次科普宣传活动,发放科学养殖技术宣传册25000多份。

 

科学示范养殖,带动群众发展养殖业

2009-2013年,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农科院、山南地区行署等相关部门根据山南地区农牧业生产现状,紧紧围绕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特色经济这条主线,以服务农牧业、农牧区、农牧民为方向,大力推进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乃东县的主要项目就是奶牛养殖成果转化项目。这一项目也给达瓦玉珍的酸奶加工事业带来了发展契机。一是她自己首先建立了一个奶牛养殖厂,把科学喂养、科学管理、科学防疫的理念贯穿其中,同时,把自己的养殖厂作为培训周围农牧民群众的培训基地,带动群众科学地发展养殖业。她每年让50多名农牧民群众在她的奶牛养殖厂打工,学习科学喂养技术;二是周围农牧民群众的科学养殖,确保了她酸奶加工厂的奶源供应,使酸奶加工有条不紊地发展;三是她带头成立了乃东县奶牛养殖合作社,聘请专门的技术人员,为群众提供上门服务,让养殖户统一养殖品种、统一喂养管理技术、统一疫病防治、统一供奶、统一科学无菌牛奶管理程序、统一加工、统一销售,极大地提高了“雅拉香布”酸奶品牌的品质和知名率。而且随着酸奶厂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促进全县奶牛养殖业发展,增加群众收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达瓦玉珍致富不忘回馈社会,回报党和政府的关心,群众的支持,酸奶厂投产后,在提升工厂市场竞争力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了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等社会公益事业。一是捐资助学,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现已资助3名在校大学生完成学业,为其提供学费、生活补助等资金,每人每年6500元,共计19500元。所资助的学生在校表现良好,情况喜人。二是积极参与社会送温暖活动。每年临近藏历新年之际,为了让居委会内的贫困户能过上一个祥和、愉快的新年,她每年在居委会的协调下,筛选20户特困家庭送去慰问金、慰问品,每年共计10万元。

创业心得:

达瓦玉珍初中毕业后回家乡务农,经过多年艰辛的努力仍未摆脱贫困面貌,在饱受了贫穷、艰辛和苦涩后,她深知知识浅薄,目标不准,是贫穷的根源,心中埋下了依靠科技致富的理想和愿望。在党中央致富奔小康富民政策的鼓舞下,为了增加农牧民现金收入,立足于本地鲜奶资源丰富的优势,依靠科技富起来的典范,同时,她将科学养殖的理念、科学养殖管理的技术传播给周围农牧民群众,使群众也走上了致富道路,周围群众又为其提供奶源,使她的酸奶加工厂规模越来越大,收入也越来越多,她与群众实现了“双赢”。

创业评析:

初中毕业后的达瓦玉珍始终怀揣改变贫困的梦想,经历坎坷,认准科技可以改变命运。她的成功一是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享受惠农政策;二是取决于对市场的充分认识,立足于本地奶业优势以及市场优势,潜心研制符合当地口味的酸奶,通过品质赢得市场;三是依靠科学生产扩大产业优势,从奶源入手对产品质量进行全方位控制,通过演示、培训、“带徒弟”式的引导,不仅将农牧民奶牛养殖技能进一步提高,还通过实行统一养殖品种、统一喂养管理技术、统一疫病防治、统一供奶、统一科学无菌牛奶管理程序、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等极富组织化和专业化的管理,稳定产品质量,使整个产业链得以优化。成功不忘社会,捐资助学、为贫困户送温暖,体现了一个企业家无私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