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农村创业创新信息网 > 优秀人物

扎根农业,用青春浇灌梦想---039

日期: 2018-03-19 14:05 作者: 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 来源: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 【字体: 打印本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现将农业部遴选推介的首批100个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典型案例分批呈现给关心支持农村双创的各界人士,望有激励、启发之功,有营造环境之能。希冀转发,共同推动乡村振兴!

农业部农村创业创新办公室

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

 

创业名片:

崔贵松,男,1980 2月出生,毕业于青岛农业大学,现任日照怡和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被聘为“日照市东港区青年创业协会副会长”、“日照市东港区青年创业导师团成员”。先后荣获“日照市东港区十大杰出(优秀)青年”、“东港区优秀创业青年”、“东港区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日照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

创业感言:

    默默耕耘,为食者做好舌尖上的安全。

创业故事:

艰难创业路

    出身农民家庭的崔贵松,自幼经历生活的艰辛,知道父母辛苦赚钱供自己学习的不易。青岛农业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继续深造的梦想,怀着对生活的美好憧憬决定回乡创业。

“真是脑壳进水了”,“堂堂大学生偏要跑回农村种地”……想起几年前回老家创业时乡邻们的冷嘲热讽,崔贵松至今仍憋着一股劲儿。当初,正是“北京一家经营有机蔬菜的知名企业货源供不应求。”这则小新闻让崔贵松看到商机无限:“我的家乡土地肥沃,适种各类蔬菜。回去干这行,大有可为。”

崔贵松一有空闲就去钻蔬菜基地。两年时间里,他走遍了许多蔬菜基地,掌握了蔬菜产、供、销一手信息。每到周末,都泡在图书馆里查资料。“春天,我种黄瓜、毛豆、甜玉米。秋天,我种甘蓝、西兰花。”找到方向的他,之后的路顺利得多。

2003年日照怡和食品有限公司成立,创业伊始,缺乏人手,常常为了一个订单而四处奔波,忙的时候自己也要动手干,起早贪黑,常常忙到忘记吃饭。也正是依靠着这份坚定的信念和脚踏实地的作风,他坚持了下来,订单慢慢增多,客户越来越多,企业发展逐渐稳定起来,如今他的企业可以吸纳近200余人就业,为当地富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做出了积极贡献。

越困难越强大

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崔贵松发现自己的产品在山东、北京、上海等地卖得比较好,但长途运输难以保鲜。此外,一旦蔬菜大量集中上市,价格往往偏低,甚至赔本。要同时解决长途运输和错峰出售的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建立冷链。然而,投资冷链又是一笔不少的钱。崔贵松觉得还是要试一试。

皇天不负有心人,公司发展越来越好,2005年建立了自有蔬菜生产基地,占地360余亩,有大葱、山药、萝卜、白菜、土豆、西兰花等十几个蔬菜品种,产品主要出口韩国、东南亚、中东等国家地区。到2007年,公司发展形势大好,出口创汇900万美金,年盈利达 600 万元。

 但是好景不长,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公司出口量锐减,公司面临举步维艰的艰难处境。怎么办?出口市场什么时间回暖?谁也不知道。崔贵松再一次面临举步维艰的艰难处境。

2011年的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但崔贵松和日照的菜农却遭受了一场寒秋的霜露,东南亚地区的外商借机压级压价,给当地菜农造成了巨大损失。这么好的菜不能白白烂在地里,崔贵松说“请大家放心,国外虽然行情不好,但我会按照合同履行职责的,你们放心吧”!崔贵松按合同价多收220多万斤大白菜,为菜农减亏150多万元,自己也搭进了30多万元。此时的他,对公司的发展已经有了清晰的脉络:想强农富农,就成立合作社,搞订单农业。想延伸产业链,就上深加工生产线。想让中国蔬菜香飘海外,就做响自己的品牌。

    2013年企业注册了属于自己的品牌‘怡和淞’。与山东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合作,委托院校专家教授定期对蔬菜基地管理人员培训、授课,更新观念,练习内功,提高管理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公司组成了质量控制小组,董事长任组长,严把产品质量关。在各级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基地产品通过了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企业通过了“GAP认证”。日照怡和食品有限公司在崔贵松的带领下,诚信经营,获得了国内外客户的一致好评。

奉献爱心,回报社会

企业的发展跟政府的支持、社会的关系是分不开的。作为民营企业家,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一直不忘表达对政府相关部门及各级客户经销商、消费者的谢意,希望企业不断发展的同时能够更多的反哺社会。
  公司实行"企业+基地+农民"的发展模式,同农户建立起利益联结关系,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种植积极性、带动农民增收致富。2011年,公司组织当地村民成立了日照市东港区汉光蔬菜专业合作社,为基地周边的村民提供技术指导和销售服务,取得了双赢的良好效果。2013年,公司筹建怡和农庄,联合当地农民组建日照幽尔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展农业特色餐饮及旅游业务,吸纳了当地不少的富余劳动力。2014年底相继成立了日照市岚山区雅如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日照市岚山区恩泽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当地人们提供技术、生产物资,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尽可能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企业发展的同时,仍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2008年底,以公司名义资助了东港区南湖镇10家贫困户和贫困学生,为他们的生活以及学习提供物质和文化资助,直到贫困户脱贫、贫困生毕业并有能力自力更生为止。

展望未来

    日照怡和食品有限公司将会一如既往地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秉持最初的信念,继续做好舌尖上的安全,时刻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安全,将质量安全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按照规定用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标识,使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以更优秀的品牌形象展现在消费者面前!

创业心得 :

  以创新的精神主导自己创业的全过程。不仅技术上要创新,管理上也要创新,各个方面都要有创新的精神。借鉴很重要,但不能邯郸学步,亦步亦趋。那样学不到精髓,而且容易导致失败。

    处理好眼前利润和长远发展的关系。根据企业的能力适当地追求社会效益,企业才能和谐地发展。

    客户是企业的上帝。我们的所有工作都是为了让客户获得较高的满意度。为此,这是我们良好的客户关系的基本保障。也是我们企业经济效益的可靠保障。

  依靠良好的诚信度,在同行业以及客户间保持着默契、良好的关系。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创造了和谐、默契的环境。为企业生产经营打开了必要的活动空间。

创业评析 :

崔贵松凭着执着的热情、辛勤的付出,深植沃土,靠着敏锐的眼光,先进的管理模式,迎难而上,坚决不向困难妥协的精神,走出了一条蔬菜种植、加工、销售融合发展道路。首先,市场导向是崔贵松回乡创业的动力之一,蔬菜经营商机可见。其次,科学规划使其行动有条不紊,他不是盲目上马,而是查资料、跑市场,了解行情,预先计划。第三,科学指导,引进农业大学等智库资源,强化员工专业素质,积极根据市场要求发展冷链,实现蔬菜的质量安全和错峰销售。同时致富不忘回馈社会,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通过“授人以渔”积极带动当地农户脱贫致富。品质是发展的基础,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就是在尽对社会的一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