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农村创业创新信息网 > 优秀人物

种粮大户傅木清 带领乡亲奔富路--034

日期: 2018-03-12 10:11 作者: 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 来源: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 【字体: 打印本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现将农业部遴选推介的首批100个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典型案例分批呈现给关心支持农村双创的各界人士,望有激励、启发之功,有营造环境之能。希冀转发,共同推动乡村振兴!

农业部农村创业创新办公室

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

创业名片:

    傅木清,男,19695月出生,大学学历。现任福建康禾绿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长汀县远丰优质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长汀县清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长汀县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长汀县河田镇伯湖村党支部书记。曾荣获:“全国种粮大户”、“全国农机大户”和“全国粮食生产大户”、“全国科普带头人”“全国科技乡土人才”、“福建省农村实用人才”、“福建省农村科普带头人”、龙岩市劳动模范”、“龙岩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创业感言:

    粮安则天下安,创新创造未来。

创业故事:

芝麻开门,成立合作社

    长汀县河田镇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水土流失重点乡镇,也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乡镇。但是,就在这个人均耕地只有0.63亩的地方,却出了傅木清这样一个全国种粮大户。时间回到2006年冬天,外出打工小有积蓄的傅木清决定回乡创业,他和几个乡亲一起,在河田、三洲、濯田、四都、红山等乡镇连片承包流转耕地,种植水稻,并于2007年在全市率先注册成立长汀县远丰优质稻专业合作社,和当地群众一起抱团种植水稻。闽西是老区苏区,也是山区,远丰合作社的成立在当时就像是一声奇妙的“芝麻开门”,打开了山区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新思路新途径。成立以来,合作社开展统一机耕、统一机械化育秧、统一机械化插秧、统一病虫害机械化防治和统一机械化收割等“五统一”农田作业服务,开展机耕、机播、机插、机防、机收等综合性农机作业服务,以订单作业、承包作业、跨区作业等形式,不断扩大服务面积。

农村大舞台,科技引领致富路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合作社在傅木清的领导下快速发展,现有社员456人,注册资金1000万元,经营土地规模近6000亩。截止目前,合作社共投入购置农业机械资金510多万元,累计购买农业机械230多台套,成为全市唯一的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点。合作社在完成自己土地耕作的同时,积极为周边农场、合作社、农户机械化跨区作业,几年来为广大农户朋友(贫困户)节约成本120多万元。合作社被福建省农业厅授予“福建省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龙岩市农机总站授予“龙岩市水稻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2011年,被省农业厅授予“省级示范社”;2014年被授予“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荣誉称号。

    一直以来,“种水稻,利润薄”的观念已经深深刻在了许多农民的大脑中。如何提高种粮效益?这也是傅木清选择投身农业必须面临的问题。傅木清认为,答案在于机械化作业、规模化种植、精细化管理。你看:这里有立体式的工厂化育秧中心,全程农业机械化机库里的种子催芽机、种子播种机、大型拖拉机、农用无人机、联合收割机、粮食烘干机等各种各样的农业机械,有1000多平米的集中式烤烟房...所有的一切都展示出傅木清的努力探索和创新作为。

    几年来,傅木清和几位股东先后投入600多万元购置农业机械,实现水稻机械化生产一条龙服务,为大规模、机械化种植优质稻提供了技术和设备保障。值得一提的是,福建省农业厅五次在远丰优质稻专业合作社召开现场会,到傅木清的稻田现场参观农机作业,听取傅木清传授经验,带动了全省农业机械化发展。

    2012年,傅木清投资350万元,在全省建立首家工厂化育秧中心,打造集工厂化育秧、炼苗棚、全程农业机械化机库、新型农民田间培训学校、农机维修服务中心、优质稻加工于一体的水稻产、供、销一体化“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此外,远丰优质稻专业合作社还与中科院院士谢联辉签订合作协议书,在合作社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

不忘初心,坚持服务三农

    合作社有技术、资金和产品销路,而一些贫困户有土地和劳动能力,傅木清就采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吸收贫困户以自己的土地等入股加入合作社,改变了他们单独经营效益低下的问题,同时吸纳他们成为合作社的农业产业工人,增加他们的家庭收入。合作社在租赁土地、吸纳员工、收入分配等方面,尽量向贫困户倾斜。目前,傅木清长期聘请的员工有三十多人,农忙时多则上百人,其中不少是本地有劳动力的贫困户。2009年以来,远丰优质稻专业合作社共扶助支持了200多户贫困户脱贫。2015年初,傅木清还将多个乡镇的10余个粮食、农机专业合作社捆绑在一起,成立长汀县融万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专门设立“资金互助部”,融资200万元,为社员种粮发展生产缺资金时或贫困户没资金上项目时提供资金服务。到目前,已经为部分贫困户在内的8位社员提供了20万元贷款。

创业心得:

    人们常说,“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对傅木清来说,帮助农民不仅有“鱼”,自己也一样能收获更多的愉悦。这些年来,他每年都要为广大种植户朋友、农民朋友、贫困户朋友授课10余场,毫不吝惜地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技术传授出去,带动更多的群众脱贫致富。

    “我是农民的儿子,打造新农业、建设新农村、服务新农民是天生的职业,也是应担的责任。”

    “以前种田人背着机器,还是背着最简单的除虫喷雾器;现在种田机器背人,甚至许多环节都用上了无人机。这就解决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犁田不用牛,插秧不弯腰,收割不用刀,晒谷不看天’的传统耕作模式,实现了现代新型职业农民‘穿着皮鞋插秧,开着小车种田’的科技梦想。”

“一人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是富。所以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而做农业的初衷,就是要让农民轻松下来,富裕起来。”

创业评析:

傅木清选择了最不赚钱的项目——粮食生产,但是他成功了。主要是在政府的支持下,他创办了合作社,实现水稻机械化生产一条龙服务,为大规模、机械化种植优质稻提供了技术和设备保障,更为可贵的是,他采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吸收贫困户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加入合作社,帮扶贫困,共同富裕,使他的事业成功有了基础、有了力量、有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