趟出村社合一之路的“领头雁”---021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现将农业部遴选推介的首批100个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典型案例分批呈现给关心支持农村双创的各界人士,望有激励、启发之功,有营造环境之能。希冀转发,共同推动乡村振兴!
农业部农村创业创新办公室
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
创业名片:
贾洪涛,男,1973年10月出生,硕士学历,现任北林区大成福农工商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先后荣获全国百名科教兴农带头人、黑龙江省劳动模范、黑龙江省农村百名好支书、黑龙江省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和黑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创业感言:
成功在于坚持,有能力就去折腾,只要村里富了钱袋子,农民鼓了腰包就要去做。
创业故事:
在他年纪不大的时候,看到父辈们在地里年复一年地忙活只够温饱,就想脱离这种状态出去闯一闯。高中毕业不满十七岁的他,毅然走上打工创业之路,当过力工、站过大岗、推车卖过菜、贩运过水果、开过物流客栈,经过19年的打拼,在全国9个省拥有了13家物流连锁货栈,事业有了起色,人生发生了重大转变。在外闯荡十几年的贾洪涛回到村里,看到村集体负债130多万元的现状和一穷二白的面貌,毅然返乡,2008年当选村党总支书记,开始了带领乡亲走上共同致富的创业路。在市区各级领导的支持下,经过几年的拼搏,探索出了由大成福农工商贸易有限公司带动的“村社合一”发展模式,闯出了一条村增积累、民增收入的新路子。预计到今年底,公司销售总额达到2亿元以上,村级资产资源积累达到2亿元,是2007年的近200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3万元,是2007年的4倍。
创新经营,走大合作之路
从2008年起,贾洪涛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先后牵头成立了大成福水稻、蔬菜、农机、烟叶四个专业合作社,两年时间组织全村1.72万亩耕地全部入社,实现了统一规划、规模经营、分工分业集约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农民实现了土地经营、入社分红、外出打工、发展非农产业等多渠道增收。为进一步优化资源整合,发展壮大合作社,实现成员共同富裕,2012年由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牵头,成立了由永兴村委会控股、实行“村社合一”体制的大成福农工商贸易有限公司,统一经营管理四个专业合作社和一个米业加工厂,四个合作社负责种植、米业加工厂负责加工、农工商贸易公司负责对外营销,构建起村、企、社、民大合作、立体化、复合型农业经营体系,实现更加高效的专业化生产经营,有力促进了产、加、销各环节的良性运转和互动发展。公司成立后,每年把25%盈利部分无偿赠与村里作为积累和公共事业支出。目前,公司已把触角延伸到附近的11个村和一个农场,共拥有种植基地3处,面积5.5万亩,是本村耕地的三倍之多,去年还为北安龙镇代耕土地4万多亩。
大上加工,走大融合之路
贾洪涛利用永兴村不断提高的知名度以及多年在商界积累的人脉资源,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办法,大上加工项目,提高基地农产品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通过宅基地置换土地,规划了占地400亩的大成福工业园区,目前已有黑龙江金泽水利环保有限公司、大成福冷链物流、大成福爱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落户小区,其中投资1.2亿元的20万吨水稻储藏加工、投资1亿元的冷链物流以及投资1000万元的稻草板项目今秋即可建成,达产后全村大宗农产品将告别“原子号”的历史,通过“吃干榨净”实现加工增值,还可带动运输、餐饮、养殖等相关产业发展,常年可以安排200个村民就业,季节可以解决周边近千名农民就近打工。在走出去上,他们坚持“不把黑土地变成水泥板”的理念,争取到市场消费地区投资办厂。今年与厦门晚报集团合作,在当地建设了一处日加工能力5-10吨的北方特色豆制品厂,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北方非转基因大豆制品的认知度和影响力,实现北方名优产品与南方消费市场的零距离。
活化营销,走大品牌之路
坚持用市场引领生产,搞好产品销售的区域定位,攥紧拳头,集中出击,探索出电商、订销、直销、专销等多种营销路径,叫响了“大成福”的品牌和产品。在福州和厦门建立了拥有1万多精英人士的客户群,专门为他们提供高端特色产品。在厦门、福州、哈尔滨、大庆等地设立多个直销窗口,“大成福牌”优质农特产品供不应求。2015年5月,公司在厦门注册成立大成福爱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电商平台,推出“一方净谷”系列农产品,每斤大米由3元提高到10元。今年公司在网上开展“一亩田”订制销售,销售额达到4000万元,每斤大米卖到18元。此外,依托公司的销售渠道和物流网络,为市内外5个企业代销北方特色农产品和加工品,年销售额达到8000万元。
“村企合一”让村民腰包鼓了,使村集体经济实力增强了,有了更多的钱开展美丽乡村建设。2013年到2015年,全村共投资8000多万元,建成四栋近3万平方米的农民新村住宅楼、3000多平方米的广场和幼儿园、小学校等。目前,已有300多户村民入住,现在入学幼儿280名、小学生130名。同时,“村社合一”密切了干群关系,激发了村两委班子干事创业和为民服务的热情,巩固了党在农村执政的基础。村里还为全体村干部和合作社的管理人员办理了农村养老保险,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集体发展和村民致富事业上。
今后,贾洪涛将与村两委班子一道坚定不移地走好“村社一体”这条路,进一步做好规模经营、产品营销、三产融合的大文章,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推动永兴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努力赶超甘南县兴十四,建成龙江“第一村”。
创业心得:
人的能力如同地下的煤,需要去发现它并开发出来,这样它才有机会发光发热。生命因为有限所以宝贵;因为有限,所以才要不懈努力。努力过后,我们才有理由相信,创新创业虽然很难、很累,也很苦,但不要有所畏惧,大胆去开拓,成功总会属于我们。
成功创业要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对市场需求有充分的了解,还要善于和朋友、商家、企业合作,贾洪涛就是借助了寒地黑土产品优势做大品牌,并通过合作解决融资问题的同时壮大了合作社和公司的实力,成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
创业评析:
“为富有德”,已是“富翁”的贾洪涛,面对家乡的贫困,不忘初心,返乡带领乡亲走上共同致富的创业路。农村的创新创业有多种,他走的是本乡本土共同富裕的创业路。这条路是村民人人有事做、人人有钱挣,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创造性地探索出一条“村社合一”的富民之路。他敢于担当,但村官确实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