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农村创业创新信息网 > 优秀人物

农业不“土”,只是需要跟上时代---009

日期: 2018-03-01 10:54 作者: 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 来源: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 【字体: 打印本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现将农业部遴选推介的首批100个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典型案例分批呈现给关心支持农村双创的各界人士,望有激励、启发之功,有营造环境之能。希冀转发,共同推动乡村振兴!

农业不“土”,只是需要跟上时代

创业名片

    冯立田,男,19705月出生,高中学历,现任玉田县集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曾获“全国十佳农民”、“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和“全国种粮大户”以及“河北省科普惠农兴村先进个人”、“河北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河北省农村青年拔尖人才”、“河北省种粮大户标兵”等荣誉。

 

创业感言:

    互联网管理APP,我的“种地神器”。

创业故事:

创业只为更好的活着

    冯立田是土生土长的玉田人,父母都是农民,高中毕业后就开始在家务农,当初家里种着20亩口粮地,那时候没有现在的机械化,全靠牛拉肩扛,真正是面朝黄土背朝天,非常辛苦。9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看到周边的人逐渐富裕起来,冯立田凭着年轻气盛,敢想敢干,1991年从亲戚朋友那儿借了一笔钱,开起了服装加工厂。为了节省开支,他既是厂长,又当业务,每天两趟往返于玉田至北京雅宝路服装批发市场。就这样起早贪黑一年多,足足赚了10万多块。

“淘金”梦断满洲里

     1992--1995年之间去过满洲里的人都知道,那时候满洲里叫“互贸区”做边境贸易,不夸张的说,一夜之间可以赚到数百万。对当时的俄罗斯人来讲,处于商品极度匮乏状态的他们简直啥都买。所以在互贸区的生意都像是白捡的,只要能抢占互贸区摊位的人全都发财了。1996年,冯立田禁不住诱惑,加入“淘金”的行列。但是随着年头增长和无数次买卖间磨合,交易中的中俄双方已趋于理性,就这样“人家骑驴我拔橛”,整整120多万元的服装商品血本无归,永远的留在了满洲里。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从满洲里回来,冯立田大病一场,在炕上整整躺了一个月,因为鲁莽让原本富裕的家镜一贫如洗,还欠了外债,当时真是山穷水尽,跌入人生的最低谷。但这次生意失败也让他有了意外的收获:凡事必须要紧跟国家政策和市场发展趋势!2000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种子公司改制,种子销售市场放开,冯立田以100万元注册了“玉田县第一家民营种子公司”——唐山益农种业有限公司;2007年化肥销售市场放开,他又注册了农资公司;2007年国家开始提倡合作社,2008年他又成立了合作社……说起当时每个重大经营决策,他都清楚记得当时的政策背景和改革方向。

学习改变命运

    冯立田在总结自己成功经验时表示“执着,不怕苦,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正因为这种钻研,当初经营种子公司一年多,他就和知名农资品牌“大北农”公司合作,并邀请去给公司的员工讲营销方面的课程。学习方面呢,范围比较广,他喜欢看书,而且是杂书,不分门类,只要符合农村需要的,都会把它剪下来,把它存好,有时间再把它看上几遍,这样熟记于心。因此,每年用在学习上的开销也不是小数目,比如参加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举办的各种培训和讲座、买书等等,有的年份学习的开销甚至占到总支出的五成以上。另外电脑的帮助很大,通过电脑查些科学知识等相关信息。他还喜欢把一些有用的东西用照相机拍下来,在电脑里储存起来。

    可以说不停的学习让冯立田保持了超前的眼光和敏锐的行业判断力,也让他成为一个多面手,既是合格的决策者,也是懂技术的内行。

农业不“土”只是需要跟上时代

    冯立田认为:高度的机械化、规模化生产,仅仅是“现代农业”的一个方面。其所理解的现代农业,是一个整体、系统的概念。它需要把可以为农业所用的各种因素整合起来,包括整合信息、科技、管理营销等所有能用到农业的手段,真正让传统农业跟上这个时代。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一项重点任务,就是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收益,促进农业“接二连三”,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冯立田的感受是,融合的节点越多,农业的路子就越宽。

    2014年冯立田他们联合北京“神州数码”电子商务公司开发“农合”手机APP,就是利用第三产业的“互联网+”技术,来帮助农业实现更大范围的供需信息交换和销售渠道拓展。“互联网+技术”指的是农民如果出现不能解决的技术问题,只要掏出手机拍张照片或录一段视频,传到平台上,坐诊专家会根据发送的图片和视频,把脉诊断、开方配药,并及时传回农户的手机。足不出户,他们就能将农产品远销各地。而且随着掌握农户的信息越来越多,手里的“大数据”也就成了无形的资产。在决定播种哪些品种时,为了避免大面积跟种,导致某种农产品价格的断崖式下跌,会分析自己种子公司卖出去的种子数量,来预先推断某种农产品的价格走势,这就是前期的信息管理的一部分。

    2016年底,集强合作社又开通了物联网控制中心,通过无形的网络,利用农田、大棚等密集分布的摄像头和监测设备传回的数据,实时观测各个地块、各种农作物的温度、湿度和生长状况,让合作社所有农产品实现了质量可追溯。

创业心得: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成就辉煌,我带领的集强农民合作社仅仅是全国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的一个缩影。集强合作社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国家强农惠农的好政策,离不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好机遇,离不开各级领导、各部门的关注和支持。2016年底我能够被农业部授予“全国十佳农民”称号,我深感荣幸,也无比自豪,这个荣誉对我来说既是一种鼓励,又是一种鞭策。 

    当前,国家连续出台多项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好政策,它不仅印证了我当初选择当农民的这条路是正确的,也让我更坚定了一个信念,那就是继续依靠经营土地,依靠科学技术,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

创业评析:

    冯立田,就像他的名字一般,立足田地,创新发展。出生于农民家庭的他,在外出生意失败后,敏锐地把握国家农业政策的引导,把农业发展与创业创新作为自己的立足点,用自己的聪明和智慧,将“互联网+”理念引入农业的生产经营中,建立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形成合力,不断提升自己管理能力,成为一个“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