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份全国农业气象月报
1月低温雨雪导致我国设施农业受灾
2月需防范低温雨雪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摘要:2018年1月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出现三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降雪利于北方冬麦区保温增墒,对冬小麦安全越冬有利;但低温雨雪导致设施农业受灾较重,油菜、露地蔬菜和经济林果遭受寒冻害。
预计2月份,北方冬麦区大部水热正常,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及返青;东北地区较强降温、降雪过程不利于设施农业和畜牧业生产;华南中东部气温偏低,对早稻播种育秧不利;西南地区南部低温阴雨不利于夏收粮油作物及经济作物等生长。
1、天气概况与气象灾害监测
月内,中东部大部地区出现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低1~2℃,新疆北部偏低2~6℃。黑龙江中南部、吉林西部、内蒙古中西部、甘肃、陕西、山西南部、河南大部、湖北、江苏南部、江西南部、福建中南部、广东、广西北部、贵州中部、云南等地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1~4倍,其余地区降水量接近常年或偏少。新疆北部、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大部、吉林东部、陕西中部、山西南部、河南、安徽、江苏、湖北北部等地最大积雪深度有10~20厘米,部分地区达20~50厘米。全国大部地区日照时数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少,仅四川盆地大部偏多8成~2倍。
1月全国平均气温为-5.9℃,比上年和常年同期分别偏低2.0℃和0.3℃。1月全国降水量为19.0毫米,比上年和常年同期分别偏多56.7%和48.6%,位于198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4多。1月全国日照时数为160.1小时,比上年和常年同期分别偏少1.1%和5.7%,为198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9少年。
2、农业气象监测评估
2.1作物生长定量评估
2.1.1冬小麦
冬小麦播种以来,各主产省≥0℃积温比上年同期偏少34~134℃,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13~63℃,其中河南省冬小麦10月中旬至1月下旬≥0℃积温为732.7℃,比上年同期偏少54℃,比常年同期偏多63.3℃,热量条件差于上年、好于常年。
冬小麦播种至1月,河南、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四川、贵州、云南平均气候适宜度均高于上年和近五年平均,气象条件适宜;陕西气象条件差于上年和近五年;山东好于上年、略差于近五年;湖北差于上年、好于近五年。全国区冬小麦气候适宜度动态变化结果显示,10月中旬至12月大部时段气候适宜度高于上年和近五年平均;1月上旬气象条件好于上年、差于近五年,1月中旬和下旬均差于上年和近五年。
2.1.2油菜
油菜播种以来,各主产省≥0℃积温比上年同期偏少110~233℃;江苏、浙江、湖南、四川、贵州比常年同期偏多5~69℃,安徽、湖北、江西偏少16~38℃;其中湖北省油菜9月下旬至1月下旬≥0℃积温为1383.6℃,比上年和常年同期分别偏少163℃和16.6℃,热量条件总体偏差。
油菜播种至1月,除贵州平均气候适宜度高于上年外,其余各主产省均低于上年和近五年平均,气象条件总体偏差。全国区油菜气候适宜度动态变化结果显示,9月下旬至12月大部时段气候适宜度低于上年和近五年平均;1月各旬气象条件也差于上年和近五年。
2.2农业气象条件影响评估
北方冬麦区降雪利于麦田保温增墒,对冬小麦安全越冬有利。月内2-4日、5-8日和24-28日中东部大部地区出现三次大范围雨雪天气过程,并伴随较强降温,由于北方大部冬小麦已进入越冬期,降温对冬小麦影响不大,且积雪覆盖利于麦田增墒保温,对冬小麦安全越冬有利;雨雪降温过程还利于减少农区地上病虫基数,降低春季病虫害暴发风险;另外,天气回暖、积雪融化后能够有效增加农田土壤水分,利于冬小麦后期返青生长。
低温雨雪导致设施农业受灾,油菜、露地蔬菜和经济林果遭受寒冻害。月内三次降雪落区重叠、强度大、积雪深,并伴有大风降温,不利于设施农业生产,导致部分设施温棚棚膜撕裂、棚体垮塌损毁,特别是连栋大棚受损较为严重,棚内作物、蔬菜瓜果受冻;同时,积雪降低了棚内透光性,减弱了作物光合作用,导致作物生长缓慢,产量和品质下降。此外,强降温还造成南方部分油菜、露地蔬菜、经济林果等遭受不同程度的寒冻害。
3、作物长势监测与生长模拟
卫星遥感监测结果显示,2018年1月中旬北方冬小麦长势与上一年同期相比,持平比例占70%,偏差比例占28%,冬小麦长势总体差于上年同期,其中河南南部、安徽北部冬小麦长势明显差于上年同期。
4、作物产量展望
本月北方大部冬小麦处于越冬期,西南地区处于分蘖至拔节阶段;江淮、江汉油菜处于第五真叶和移栽成活期,江南、西南地区大部处于现蕾、抽薹期,本月暂无作物产量预测信息。
5、2月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与影响预估
预计2月份,东北地区大部气温偏低、降水偏多,较强降温、降雪过程对设施农业生产和牲畜安全越冬不利。北方冬麦区大部水热正常,利于冬小麦安全越冬及返青。华南中东部气温偏低,对露地蔬菜和经济林果等生长以及早稻播种育秧不利。西南地区南部气温偏低、降水偏多,低温、阴雨寡照天气对夏收粮油作物、设施农业及经济作物生长有一定不利影响。建议:
设施农业和畜牧业要做好防寒防冻和雪灾防御。各地要做好设施温棚、养殖棚舍的防寒保暖与加固工作,降雪过后及时清除温棚积雪,防止大棚受压垮塌;牧区要做好饲草储备工作,确保牲畜安全越冬。
北方冬麦区要注意保温保墒,确保小麦安全越冬和返青。各地应密切关注冷空气活动,采用秸杆或培土覆盖、施农家肥等措施保温、保墒,防范冬小麦遭受冻害,确保安全越冬;同时,各地要适时中耕施肥,并根据墒情变化及时浇灌返青水,促进冬小麦返青生长。
南方地区要加强管理,华南稻区要做好早稻播种育秧工作。南方地区要加强农田水肥管理,降水偏多地区要注意清沟理墒,防止湿渍害,促进在地作物、蔬菜等正常生长。华南早稻区要做好早稻备播工作,中东部地区要抓住“冷尾暖头”及时播种,并采用薄膜覆盖等措施保温,防范阶段性低温对早稻播种育秧的不利影响。
相关新闻
- 天津市农业科技专家开展寒潮应急服务:抵御低温灾害,服务农业生产 2021-01-08
- 2019年3月全国农业气象月报 2019-04-04
- 长江中下游强降雨再起 北方气温波动大 2019-03-26
- 2019年1月全国农业气象月报 2019-02-02
- 2018年12月全国农业气象月报 2019-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