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信息精准到户 服务方便到村 大力推进信息进村入户
一、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在试点中,我省以现有的农民信箱信息服务体系为基础,健全了县、乡、村三级完善提升了县域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各项为农服务扎实有序展开。两试点县农民服务需求努力为村民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开展了农业政策咨询、行政事项代办、村务公开等公益服务,开展话费充值、水电气费代缴、保险代理等便民服务,惠及村民18.2万人次,发布农民信箱短信572.7万条,代办服务涉及金额299.9万元。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农业电子商务,通过农民信箱平台发布农产品买卖供求信息5811条,提供“每日一助”服务235次,促成网上商品代购、农产品网上营销及农民信箱网上农博会等电子商务服务成交金额达510.4万元。同时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以及计算机技能等各类培训体验活动。
二、初步探索出信息服务长效运营机制。两试点县因地制宜,对信息服务运营机制做了积极探索。遂昌县以“政企共建”模式,依托嘉言民生事务服务公司,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整合电力、通信、保险、银行和物流、旅游等55家国有和民营企业的服务资源,在本村选聘员工进驻村级信息服务站,开展“打实现村级站长效运营。
三、为农信息服务渠道逐步拓展。以最大程度满足农民的多样化、个性化生产与生活需求为目标,不断拓展服务渠道。平湖市和遂昌县分别有农户、农业主体等农民信箱实名注册用户3.3万名和1.1万名,分别占农村常住户数的36%和16%,初步实现了信息入户,构建起农民网上社会。在深化试点中,充分利用农民信箱信息资源,进一步创新了服务手段和方式:与中国电信浙江分公司等公司合作开发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农技通”、“掌上农民信箱”,并为两试点县为297名乡镇产业技术团队专家成员及农技员配备移动智能终端,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信息精准服务;与浙江华数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农民信箱与进村入户有线数字电视信息化栏目,通过数字电视提供信息服务。围绕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我省坚持浙江特色,注重实施成效,主要抓了以下五项工作:
1、强化试点工作组织领导。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试点工作,省委副书记王辉忠、副省长黄旭明做出重要批示,明确指出信息进村入户工程意义重大,试点工作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保质保量全面完成。两试点县都成立了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为试点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2、农民信箱系统已拥有273万实名注册用户和2.64万个的行政村网站。在试点设计中,我省立足现有信息化基础,紧密结合农民信箱,将强化村级信息服务功能与农民信箱扁平化服务直接到户到人有机结合起来。精心筛选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平湖市、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崛起的遂昌县作为试点单位。在此基础上,对两地现有农业信息资源、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进行摸底调查和统计,编制了全省和两个试点单位的试点方案,明确试点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6大方面16个小项建设内容,确定两试点县各自特色应用,探索信息进村入户在不同区域经济条件下的实现途径。
3、严格按照“六有”标准,依托村便民服务中心建站,以“有文化、懂信息、能服务、会经营”的要求选聘、培训、上岗一批村级信息员,明确其服务内容和工作职责,确保服务质量;村级站接入宽带网络,并提供免费Wi-Fi,能够熟练使用农民信箱、万村联网、“每日一助”、网上农博会等为农服务网站;通过强化村级信息服务基础建设,努力在村级站与普通农户之间架起信息桥梁,实现信息精准入户、服务方便到村。
4、凝聚社会化建设合力。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农民受益”的基本思路,紧扣农民信息服务需求,强化涉农服务资源整合,以试点工作为载体,以信息服务为核心,统筹“农业公益服务、农村社会化服务”两类资源,积极组织浙江电信、、浙江巨化等信息化建设主体嘉言民生等服务公司,开展多维度、多形式的合作,形成农业信息服务社会化建设合力。
5、服务形式多样化。在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过程中,通过现场指导、电话、电视、网络并创新应用移动互联网等众多服务形式,形成了立体式、多手段、综合化、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格局。
下一阶段,我省将紧扣试点任务和时间节点,加大力度,落实责任,强化指导,一鼓作气抓实抓好试点工作,主要是加强宣传塑造信息进村入户品牌影响力,扩大站点提高信息精准入户率,深化整合提高信息资源集聚度,结合需求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努力探索信息服务长效机制建设。
相关新闻
- 四川: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 发展都市现代农业 2015-03-12
- 北京:“菜篮子”实现数字化管理 2015-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