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2014年农业市场信息工作亮点推介 > 监测统计

辽宁:加强市场监测与分析提升信息服务水平

日期: 2015-03-11 09:55 作者: 来源: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 【字体: 打印本页

  2014年,在国家农业部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辽宁省以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扎实开展农产品市场监测与分析工作,在完善市场监测体系、加快信息传播、探索数据可视化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为指导农业生产经营、服务政府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健全市场监测体系,规范工作程序

  今年以来,我省不断完善农产品价格监测体系,拓展监测范围,目前监测种类已覆盖粮油、畜禽、蔬菜、水果、蛋奶、水产品、农资等五十多个品种的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多环节数据,累计数据量240万条。一是产地价格监测体系。依托12316服务热线,在全省范围内建立2000余个农户监测点,采集省内粮油、畜禽、果蔬等六大类农产品产地价格,每日采集一次;二是批发、零售价格监测体系。依托省内信息体系队伍,建立批发价格监测点16个,零售价格监测点51个,采集市、县、区五十余个品种的批发和零售价格,每周采集二次;三是实地价格监测体系。在全省重点地区建立实地价格监测点7个,由市场人员实地采集、实时报送农产品价格、交易量、库存量、流出量等数据,每日采集一次;四是国际农产品价格跟踪监测体系。依托网络资源,定期采集国际农产品市场玉米、大豆、棕榈油等六个品种价格,每周采集一次;五是期货、海关数据跟踪监测体系。由中心监测队伍对美国CBOT、大连、郑州三大交易所的农产品开盘价、收盘价、成交量等数据进行采集,每日采集一次。

  二、加快分析内容传播,打造权威信息发布

  依托全省农产品价格监测体系,我省已开展监测数据分析业务。充分利用监测得到的产地价格、批发价格、零售价格等,结合农业生产、消费情况,形成多类信息分析产品,定期呈送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政协、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及委内主要领导等。为了让广大农业生产者、消费者及时了解农产品价格行情及趋势,我省不断扩大数据分析发布渠道,加快分析传播进度。一是基本实现农产品市场分析与辽宁金农网同步发布。二是与电台、电视台、报刊等媒体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与辽宁乡村台合作,嘉宾主持现场连线农民咨询,每周一次;与辽宁电视台合作,以《乡村服务社》节目播报我省主要农产品市场分析内容,每周二次;以辽宁文化共享工程视频节目合作,发布我省农产品价格和市场分析内容,每周五次。这些都为农民了解市场行情、掌握价格趋势等提供了多元化信息服务支持,为实现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针对信息技术发展和传播手段的不断进步,我省建立了微博、微信公共平台,定时、定期发布价格数据和分析内容,实现分析预警信息的实时发布,扩大市场监测分析影响力。

  三、开发数据可视化系统,探索农业大数据应用

  2014年,辽宁在农业大数据上不断探索,基于农产品市场监测中实时变化的价格数据,开发了“辽宁省农产品价格数据大盘”。数据大盘是通过市场监测中已经掌握的农产品产地、批发、零售等数据,对其之间相互关系研究,打造出如股票大盘般的农业大数据可视化发布系统。这套实时的信息发布系统,可以通过数值、曲线、颜色变化,充分反映出市场整体状态和某类品种的价格趋势,其展示的每一类展示品种都具有对应的市场分析报告。“数据大盘”系统具有开放的运维机制,已建立起一支高效专业的数据挖掘和分析预警队伍。我们具备常规和突发应急能力的分析预警工作队伍近40人,主要开展专项监测或临时性监测工作,及时形成预警分析报告。通过大盘系统广大农民生产者、各级领导部门、科研部门不仅能得到及时、准确的价格数据,还能得到详实、专业的文字分析。

  目前,数据大盘已经投入应用。它可以在各种屏幕上,通过互联网等方式进行应用。数据大盘的手机版也借助全国农业信息展会的契机上线,每个农民通过手机下载就可以看到大盘系统,得到第一手的市场信息、供求信息、分析信息和预测信息等,切身体验到农业大数据的真正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