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抢农时 抓春管 夺丰收
当前位置:首页 > 抢农时 抓春管 夺丰收
河北省邯郸市今年小麦播种面积565.7万亩,比去年增加10.2万亩。因去冬今春雨雪、低温等自然灾害,小麦普受冻害,返青推迟,小麦亩茎数减少,苗情较差,是邯郸近30年来苗情最差的一年。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强化小麦春管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抓“4个到位”,全方位指导农民搞好小麦春季管理,力促小麦苗情升级转化。
据邯郸市农业局粮油处最新调查显示,邯郸市小麦平均亩穗数38.8万,仅比上年减少1.4万,穗粒数29.6粒,比常年增加1粒。根据气象部门预测,邯郸市小麦灌浆期干热风将偏轻发生,有利于灌浆,如果没有其它灾害性天气,千粒重能比常年有所增加,达到39.3克。预计亩产383.6公斤,比上年增1公斤,总产可达217万吨,比上年增产4.4吨。目前,该市正在抓住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全力加强最后20天管理,力争多增产,确保大灾之年夺丰收。
惠农政策到位。邯郸市采取各有关部门协调联动,保障农民春管所需的电力、农资、柴油等物资供应。财政部门积极落实惠农各项惠农政策,粮食直补、综合直补资金通过“一折通”全部发放到位,总计资金达6.6亿元。为促进小麦后期“一喷三防”技术推广,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省、市、县三级财政按1∶1∶1的比例,每亩补贴3元,统一购买“一喷三防”农药和肥料,送到田间地头,让农民免费使用。供销部门组建送货小分队230个,深入开展“送肥下乡到田间地头”等服务活动。水利部门投入各类抗旱资金1349万元,抗旱浇地96.8万亩,东武仕水库和岳城水库及时开闸放水支持农民浇水。电力部门投资1.52亿元实施了农网完善工程,确保满足今年春灌用电需求。
落实责任到位。邯郸市委、市政府在年初召开的党政联席会上,确定了一个指导思想:“邯郸是粮食主产区,确保粮食增产、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是首要之责”。市政府成立了小麦抗灾夺丰收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全市小麦管理工作,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并连续4次下发了关于加强当前小麦管理的通知,成立6个督导组,推进小麦春季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5月11日,市政府又召开党组会议,研究确定,要抓住小麦后期管理关键时期1个月时间,市政府领导分赴基层督导落实各项管理措施,要求各级有关部门领导干部切实转变作风,层层落实责任,切实解决问题,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从3月23日开始,各级农业部门在小麦春管上实行日报告制度,并实行市农业局领导包县、县局领导包乡、技术人员包村责任制。
技术指导到位。该市自春节后就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查苗情、墒情、肥情、病虫情的“四查”活动,及时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会商,制定了以“提温保墒、促蘖争穗、御寒防冻”为重点的小麦春季管理意见,并依据不同生育期有针对性地制定具体的技术方案。
从3月上旬开始,全市农业系统深入开展“百名专家驻村、千名干部包方、培训百万农民”活动,市农业局116名干部和技术人员全部深入到部省市高产示范方,蹲点包方,面对面、手把手指导农民搞好小麦田间管理,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县乡两级农业部门组织所有技术人员全部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蹲点包方服务。全市共有1500多名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一直坚守在生产一线,开展零距离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做到了服务到田间、指导到农户、技术到地块。针对低温冻害,邯郸总结推广了喷施多维葡萄糖、云大120技术,亩成本仅1元,在防冻害、促转化、增穗数上起到了明显成效。据统计,全市共培训农民110多万人次,发放技术明白纸100多万份,解决技术难题800余项,为今年小麦生产丰收奠定了基础。
管理措施到位。自3月23日开始的全市“抓春管、促转化、保夏收”百日会战以来,依照一招不让、一天不误、环环紧扣、分战役攻克的战略,在小麦管理上实行倒计时。
打好返青起身期管理第一战役,落实“两早一促”。为引导农民早浇水、早追肥,市县两级政府拿出专项资金买水供农民免费灌溉,并将补贴化肥送到田间地头,极大地调动了农民浇水、追肥积极性,全市于4月7日提前3天实现二、三类麦田普浇一次水,普追一遍肥的目标;拔节孕穗期管理第二战役,以保粒数、攻粒重为核心。从4月10开始,重点加强小麦第二次肥水管理,到4月23日全市全面完成第二次肥水管理。小麦吸浆虫防治第三战役,则采取蛹期防治和成虫期扫残并重的策略,统一协调各种类型喷雾器5万余台,防治用药1100吨,实行统防统治,防治面积达到370.7万亩次,将小麦吸浆虫危害降到了最低限度;后期田间管理第四战役上,狠抓“一喷三防”,促粒数、提粒重,预防干热风。5月17日上午,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小麦后期管理现场观摩动员会,市县两级层层落实补助资金,政府统一购买“一喷三防”药物,直接发放到农户手中,促进小麦“一喷三防”技术的推广,全市仅用5天时间就全面完成了普推一遍“一喷三防”技术、普浇一次灌浆水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