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粮棉油糖高产创建 > 经验交流

2015年绿色增产模式攻关专刊第9期 创新花生玉米宽幅间作 实现稳粮增油提质增效

日期: 2015-09-18 09:27 作者: 来源:农业部 【字体: 打印本页

  自2010年起,山东省农科院组织开展粮油均衡增产模式研究,创新“花生玉米宽幅间作高效生态种植模式”,通过全省不同生态区大面积试验示范,在品种筛选、种植模式、农机配套、节肥节药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探索出稳定粮食产量、增收一季油料、促进粮油均衡增产的有效途径,也为解决黄淮海地区小麦-玉米单一种植易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等问题提供了有益探索。

  该模式主要有三项关键技术创新:一是资源利用高效。筛选出紧凑耐密型、单株产量高、中熟玉米品种,与高产、中熟、大果、耐荫花生品种进行间作。采取两行玉米、四垄花生间作或三行玉米、四垄花生间作,通过压缩玉米株行距进行条带种植,每亩玉米种植密度由纯作的4000-4500株调至3600-4000株,腾出宽带间作花生6000-8000穴,既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又发挥了作物边际效应,实现了稳粮增油。二是全程机械作业。自主研发出玉米、花生同期播种,可调节株行距的播种一体机和花生联合收获机,从种到收全程机械化作业,农事操作效率显著提高,实现了农机农艺相结合。三是施肥方式便捷。根据玉米、花生不同需肥规律,研发出玉米花生间作专用肥配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采取速效肥与缓释肥配合施用,基肥与种肥结合一次性施入,减少了施肥次数,提高了肥效。

  从各地试验示范情况看,该模式实现了粮油兼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实现油料产量和效益“双增”。在临邑县富民家庭农场,土地利用率提高10%以上,氮素吸收量提高16%-21%。每亩收获夏玉米500-550公斤,增收花生120-180公斤,花生秸秆120-180公斤,周年亩种植效益提高30%以上,达到“稳粮、增油、兼饲”的综合效果。实现农药和化肥使用量“双降”。花生玉米间作,增加了田间的生物多样性,利用作物间的竞争与互补关系,使玉米花生病虫害明显减少,农药施用减少10%以上。充分发挥花生固氮的特性,替代部分氮肥投入,下茬小麦每亩氮肥可减施10%以上。

  据山东省农科院反映,该模式已在全省不同生态区试验示范5年,为更大面积推广应用积累了经验,若在省内一半玉米面积上推广应用,年可推广2000多万亩,在玉米产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增产花生300万吨左右(相当于全省花生产量翻一番),增加优质饲料300万吨左右,减少化肥施用20多万吨、农药用量1万多吨,节本增效100多亿元。下一步,山东省农科院将进一步加大科研力度,加强模式配套品种、种植标准化与机械化、花生粕替代豆粕等核心技术攻关,与周边省份农技推广部门和生产经营组织紧密合作,扩大应用范围和示范规模,促进粮油作物协调发展,为转方式调结构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