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绿色增产模式攻关专刊第8期 创新毯状育苗移栽技术 实现油菜生产节本增效
传统油菜人工育苗移栽不仅费工费时,而且不利于机械化生产,已成为制约我国油菜生产发展的瓶颈。扬州农业大学和农业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联合研发的油菜毯状苗机械移栽技术,较好解决了人工育苗移栽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问题,有效缓解了三熟制地区季节紧张的矛盾,是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的重大创新。
油菜毯状苗机械移栽技术重点抓好两个环节:一是集中育苗。选择水泥场地、育苗工厂、农田等浇水方便的地段作为育苗场所;利用水稻育苗硬盘进行育苗,播前用专用基质或营养土装盘,每亩大田20-25盘;每盘均匀播撒800-1000粒经烯效唑处理的种子,播后用细土盖籽1-2毫米;播前浇足底水,出苗前保持湿润,出苗后根据情况及时浇水,以不发生萎蔫为宜;1叶1心期每盘追施尿素1-2克。二是机械移栽。充分利用冬前有效生长期,在水稻收获后抢时整地、机械移栽;将水稻高速插秧机改装成油菜移栽机,每小时可移栽5-8亩;由于毯状苗移栽时只有3-4叶,比常规移栽的菜苗小,利用机械快速栽插的优势增加基本苗数,每亩移栽密度6000-8000穴,每穴2-3苗,每亩栽足1.5万-2万基本苗,实现以密补小。
从近几年试验示范和攻关的效果看,油菜毯状苗机械化移栽技术具有节本增效、绿色环保等优势,推广应用前景广阔。一是提高作业效率。单台乘坐式作业机具一天可以完成油菜移栽面积30-40亩,是人工育苗移栽的100倍。二是降低作业强度。一次作业可以完成油菜移栽、覆土镇压、窨水等多道工序,与传统的人工育苗移栽相比,作业环节明显减少,作业强度明显降低。三是高效利用机具。目前油菜移栽机具是在乘坐式水稻插秧机基础上改装而成,通过调换相关零部件,即可实现水稻机插、油菜移栽的功能转换,充分发挥原有插秧机的使用价值,减少机械闲置,提高综合利用率。四是促进联合收获。移栽过程中,通过调节栽插株距,能够有效增加种植密度,减少分枝数,提高油菜籽成熟期一致性,将分段机收变为一次性机收,实现机械化联合收获。五是实现节本增效。与传统人工育苗移栽相比,油菜毯状苗机械移栽产量相当,但每亩减少用工3个左右,节省秧田0.15亩,节省肥料15-25公斤,总节本200-250元;与同期机械直播相比,亩产高50公斤,扣除育秧及移栽成本,亩增效100元以上。
相关新闻
- 2015年绿色增产模式攻关专刊第7期 广安市大力推进绿色增产模式攻关 2015-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