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粮棉油糖高产创建 > 经验交流

高产创建专刊087号:山东陵县高标准建设3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

日期: 2011-05-26 08:35 作者: 来源: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 【字体: 打印本页

  按照农业部《2011年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实施方案》要求,山东省陵县专题召开县委常委会议和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高产创建整建制推进工作。今年,筹措财政资金2亿元,高标准打造3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力争示范区粮食亩产1165公斤以上,小麦、玉米单产比上年提高5%以上,全县粮食总产突破21亿斤。

  (一)领导推动,精心组织安排。陵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粮食高产创建工作,研究成立粮食高产创建推进委员会,由县委书记任主任,县长任常务副主任,县级有关领导任副主任,吸收县农办、发改局、财政局、农业局、水务局、开发办、农机局等部门和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县乡两级建立了组织领导体系、督促调度体系、服务保障体系,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粮食高产创建目标责任制和考核机制,纳入乡镇党委、政府年度综合考核。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现代主流媒体作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关注、关心、支持粮食高产创建,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政策拉动,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实行农业抗旱防涝水利工程建设资金补贴政策,对新打机井、整修坑塘、开挖沟渠等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进行补贴。落实奖补政策,对全县100名高产创建示范户、粮食总产增幅前3名的乡镇和高产创建示范田技术人员进行表彰奖励,调动农民群众和科技人员参与粮食高产创建的积极性。推行农村小额信用贷款政策,切实保障农民购买农资需要。精心组织实施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确保惠农政策落到实处,维护好粮农的利益。

  (三)部门联动,全面提升粮食产能。坚持全县粮食生产“一盘棋”,建立保障粮食生产大协作机制,形成整体推进格局。农业局负责的测土配方施肥、标准粮田、现代农业、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现代化墒情监测等项目,水务局负责的全国小农水示范县和农田水网建设项目,农业开发办负责的标准方田建设项目,农机局负责的先进实用农业机械推广项目,交通局负责的农村公路“网化”工程建设示范县项目,全部向3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倾斜,努力打造精品示范区,积极构建沟、渠、路、林、桥、涵、闸配套和防旱排涝功能齐全的现代水利排灌水网体系,实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浇、涝能排”,为促进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四)技术带动,推行粮食生产标准化。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促进良种良法、农机农艺有机结合,加快农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步伐。推广优良品种,在示范区内全面推行统一供种,良种覆盖率达到100%。集成高产技术,小麦重点推广规范化播种、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氮肥后移优质高产栽培、冬春控旺防冻防倒综合配套等技术,玉米重点推广“一增四改”和适当晚收高产栽培技术。强化技术指导,组织实施“百村千户”农民培训工程,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落实专家包片、包点指导制度,提高新技术、新成果入户到位率。开展专业化服务。积极扶持农机、植保等专业化服务组织,实行统一整地播种、统一品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获“五统一”服务,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推进集约化生产。积极培育种粮大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示范区内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0个以上,发展种粮大户1500户以上,努力提高种粮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