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粮棉油糖高产创建 > 动态报道

辽宁力推“六个到位 六个确保”高产创建核心区建设见成效

日期: 2015-08-24 10:25 作者: 来源:农业部 【字体: 打印本页

  今年,辽宁省高度重视高产创建核心区建设工作,精心组织,加大投入,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各项目区在推进核心示范区建设上,实现了“六个到位,六个确保”。

  一是行政推动到位,确保项目推进有序实施各项目示范县对核心区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将其作为提升高产创建建设质量的重要抓手,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抓好落实。各地均成立了县级高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多数县由分管农业副县长任组长,将高产创建组织管理工作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是创建标准到位,确保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突出核心示范区在促进粮食稳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各项目示范县能够按照省里制定的创建标准,在县内至少建设1个面积100亩以上的高标准核心示范区,集中安排品种、栽培模式、密度、肥料及叶龄观测等试验和示范。在种植品种上,各核心示范区能按要求安排落实,开展品种对比试验;在资金使用上,多数示范县采取了报账制方式使用资金,先列计划,然后招标采购,最后到县财政结算,大大降低了资金使用风险;在示范展示上,多数示范县能在核心示范片内,设立品种对比、种植密度、施肥用量等试验示范标牌,增强示范片的展示效果。农业部玉米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单位铁岭县对核心示范片参观路面进行硬化处理,铺设方砖、设立围栏,种植花卉,美化示范展示环境,便于参观学习。

  三是科学管理到位,确保创建工作高质量运行。为进一步优化管理方式,充分调动专家、技术人员参与高产创建的积极性,消除农技服务“最后一公里断层”,2015年,一些县改变了高产创建工作由行政部门一家管理的方法,将农业中心真正吸纳进来,由其全面负责高产创建技术方案制定、技术落实与指导服务工作,有效解决了行政部门人员少、管理弱、质量难保证的问题。

  四是技术集成到位,确保关键技术到田入户。各项目示范县在总结推广适用高产栽培技术基础上,针对今年春季农田底墒不足、局部时段温度偏低的特殊条件,在播种、施肥等生产环节提出有效的保全苗技术措施,加大技术指导服务力度,不断完善高产创建技术体系。辽西干旱地区在玉米示范区内推广了大垄双行、地膜覆盖、缩距增株栽培、玉米全膜覆盖集雨沟播、膜下滴灌、增施有机肥、耐密品种增株栽培、液态覆膜栽培等技术;辽南沿海地区核心区推广三株、四株紧靠和二比空等种植模式试验示范,在沿海风大地区表现出较好的抗倒、抗旱效果。农业部玉米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单位朝阳县创新栽培模式,借鉴黄金比例在生产生活上的应用实践,开展玉米“黄金株行比试验”,探索株间距离的合理调配值。

  五是组织经营到位,确保示范区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按照省里下发的实施方案要求,各项目县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推广统一供种、供肥、病虫害统防统治及代耕、代育、代种(插)等规范化、标准化“统一”作业,大规模提高示范区标准化作业面积,促进作物均衡生长。

  六是项目整合到位,确保示范区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各创建县以高产创建项目为载体,加强与相关部门沟通,积极整合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现代农业等涉农项目。农业部水稻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单位开原市整合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国土等项目,综合利用农业综合开发、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等项目,统筹规划,实现沟、渠、路、林、坝等基础设施配套,改善了粮食生产条件,进一步提升粮食基础生产能力;盘山县将太平镇水稻核心区安排在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内,渠系全部硬化,气象观测站、农业物联网等配套设施齐全,条田整齐,周围鲜花绿树交错,环境形象俱佳,展示效果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