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 > 粮棉油糖高产创建 > 动态报道

广东省揭东县扎实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工作

日期: 2009-07-31 08:27 作者: 来源:广东省农业厅 【字体: 打印本页

  广东潮汕平原历来是全省、全国水稻高产区。揭东县地处潮汕平原,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也是广东省水稻高产区,2007年开始揭东县被列为国家超级稻高产示范县;2008年开始又被列入全国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全县2008年水稻播种面积为31.68万亩,总产14.08万吨,单产444公斤。

  2009年按照农业部和广东省粮油高产创建工作的要求,揭东县在东部的炮台镇“竹仔洋”片区和中部的锡场镇“五里亭”片区各建设面积10000亩的国家水稻高产示范片。今年早造示范片主栽品种为华优86、深优9734等。“采用尼龙薄膜育秧和软盘育苗抛秧,3月22-27日抛插,秧龄32-34天,亩插3-4万基本苗;插后按照“超级稻高产栽培集成技术”加强田间管理,经县农业局组织测产,平均理论单产分别达662公斤和626公斤,分别比去年早造单产(省市专家验收产量)增加21公斤和17公斤。

  揭东积极采取以下措施,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工作。

  一、建立组织领导体系,加强领导

  成立“揭东县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管农业副县长黄敬双任组长,县农业局局长刘潮华任副组长,成员由有关业务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农业局主管生产副局长陈惜贤任主任,办公室成员在县农业局各有关业务股室抽调。负责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粮产植保股。

  二、组建技术指导体系,加强技术指导

  成立“揭东县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技术指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在“县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拟订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开展技术指导、咨询和培训工作,落实各项技术管理措施。县农业局抽调技术骨干6人分驻二个万亩片,以炮台镇和锡场镇农业站技术人员为主体,在示范区所在行政村各招聘农民技术员40名组成技术指导员队伍,每位指导员负责指导30~40户重点示范户,为示范户提供全程“面对面”的技术服务及记载技术实施情况、反馈生产技术问题,使各项技术措施得到贯彻落实。在技术指导上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施足基肥,培肥地力;二是合理安排“四期”,适时播插;三是培育壮秧,合理密植;四是科学施肥;五是合理用水;六是做好综合防治病虫害。同时建立农业科技专家热线,(热线电话:3280546、3351660、3487305)接受技术咨询,确保技术到位,以点带面。

  三、做好协调工作,做到“六统一”

  为使上面技术措施得到落实,狠抓技术落实田间管理做到“六统一”,确保平衡增产:①统一品种。全面推广种植超级稻品种华优86、深优9734。②统一播种育秧。由县农业局统一购买种子分发到各村,由各村组织集中播种育秧,无偿为农户提供壮秧。③统一犁办田。由村组织机、牛力集中犁办田,确保整地质量。④统一抛插。达到合理密植。⑤统一施肥和排灌。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狠抓一个“早”字,要求插后3~5天进行第一次追肥,促进禾苗早生快发。及早排水露晒田练苗。⑥统一除虫防病。加强病虫预测预报,根据病虫发生规律,统一除虫防病药剂和施药时间,确保防治效果,重点推广“爱苗” 综合防治水稻后期病虫害,提高水稻单产。

  四、加强培训宣传,扩大示范效应

  组织专家、技术骨干开办技术讲座,讲授超级稻品种的种性特点和栽培技术、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规程、水稻抛秧技术、水稻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等。早造共开办不同形式培训班或技术讲座6期(场),接受培训1600人次以上,印发技术资料12000多份。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各种媒体,加大水稻创高产活动的宣传力度,努力扩大水稻创高产活动示范的影响,为水稻创高产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及时将各种适用的技术资料和信息传达给农户。收割前组织全县的农业管理干部、农技人员和种粮专业户,进行现场观摩学习、交流经验,带动全县水稻生产的发展。

                                            (广东省农业厅种植业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