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市民吃上放心菜的开拓者——赵玉忠事迹材料
赵玉忠作为北京绿菜园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一直秉承“实在、实际、实效、实时、实战”的企业精神,建立种植、采收、加工及销售的综合标准化管理体系,以“六统一”、滚动生产管理为核心,“三七开”分配机制管理为主要分配原则,采用管理输出等方式与其他基地建立标准化合作模式,以延庆基地为基础,着眼全国,建立规范的种植基地,做到全年无间断高品质有机蔬菜的足量供应;以农宅对接为主要的服务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有机蔬菜;建立长效的以销定产的产业运营模式,确保有机蔬菜产品保质、保量生产,引领产业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康庄镇小丰营村有着300多年的种菜历史,村内菜农种植的大白菜在京津冀一带久负盛名,但一直以来蔬菜价格受到市场波动的很大影响,靠天吃饭,缺乏市场的话语权。为了改变菜农收益没有保障的局面,借着政府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2007年4月,村里成立了北京绿菜园蔬菜专业合作社,开始探索企业化经营蔬菜的道路。18岁开始当上生产队队长的赵玉忠,凭借着在眼镜制造业摸爬滚打25年的企业管理成功经验和较高的威望,高票当选为合作社理事长,开始了集体蔬菜经营的新道路。
在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农业中,想要凭着合作社最初的18.5万资金,创出一条农业发展的新道路显然是不行的。为了解决合作社发展所需资金,赵玉忠积极想办法,成立互助资金会,凭借着自己多年的信誉,受到了乡邻的大力支持,每一次的筹资都大于合作社阶段发展的需求,到了需要控制资金流入的程度。在合作社发展的初期,为了能让种植农民的收益得到保障,他开创性地建立了“三七开”分配管理制度,这一制度保障了农户的收益,却也增加了合作社的负担和风险,合作社的许多成员对此提出了异议,然而赵玉忠坚持让农户的利益得到保障,在合作社严重亏损的情况下,负债经营,几乎用一人之力解决了合作社发展所需的资金。赵玉忠始终坚信,自己种植的有机蔬菜是造福一方百姓、惠及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他坚持不放弃,用坚实的肩膀独自承担了合作社发展中的所有困难,带领着他的团队负重前行,硬是在发展较难的农业行业创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为了解决蔬菜种植的管理问题,他和他的团队,经过无数个昼夜的讨论和实践,总结、推行了“六统一”的管理模式:统一种植规划、统一育苗、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病虫防治、统一加工、统一品牌销售,通过每个环节来层层把控产品质量,建立了一套科学的农业企业化管理模式。
那是2011年的春节,有个长期合作的客户订购了200箱有机蔬菜,但冬天北方的气温较低,西红柿和豆角无法足量供应,客户希望能从其他基地采购普通蔬菜,然后按照有机蔬菜包装,并承诺按照有机蔬菜价格付费,所需蔬菜不走流通市场。然而,赵玉忠坚决的拒绝了客户,为此客户很生气,但事后,客户表示不仅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自己也受到了诚信教育。经过此次事件,赵玉忠组织技术人员到山东、海南进行考察,结合合作社现有棚室的条件作比较、分析,在“六统一”的管理基础上开始推行“滚动生产”。滚动生产是一种工业生产方式,用在农业上就是保证定植、生长的连续性,从而保持同一时间不同生育期的同种蔬菜在田间都有,也就是说同种蔬菜每天都有成熟、可采收的。“滚动生产”延长了蔬菜的供应周期,实现均衡上市的同时,做到了不间断的供应。
蔬菜的“身份证”即二维码,是对产品的每一个环节采用二维码追溯的现代科技,它记录了每一茬作物在成长过程中的所有主要操作时间点、主要环境变化,正所谓“轻轻一扫,信息尽现”,赵玉忠成为了国内第一个使用可以追溯蔬菜生长二维码的人。同时基地与奥科美公司合作建设了农业物联网规模化应用云服务平台,实现多源异构数据接入、存储、分析、监控、管理、数据流转和数据服务发布,实现数据资源整合、权威数据发布与大数据融合分析决策服务,有效确保了产品品质的监管和控制,拉近了消费者与产品的距离,也为产品的销售提供了保障,成功探索和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现代农业信息化的道路。
还有一件广为流传的故事。在种植初期,由于病虫害防治中物理防治不到位,天敌又没能及时释放,基地有8棚快要采摘的西红柿虫害严重。有人提出:“可以打少许化学农药即可治愈,既响产品的质量,又可挽回几十万的经济损失。”但赵玉忠对农户说:“我们种植的是有机蔬菜,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毁了我们的信誉。”他在保证种植户利益的前提下勇担损失,带领农户亲自将上百株一人多高的西红柿苗全部拔掉,倒入坑中深埋。多年来,他和农户累计拔掉了秧苗几万株,销毁了蔬菜几十万公斤。他的诚信影响着所有的农户,而有机蔬菜丰厚的回报也让诚信经营的理念在每一个农户心中生根,同时解决病虫害物理防治的问题又凸显了出来。2012年,北京市植保站引进台湾的天敌防治技术,在绿菜园进行实验,效果明显。赵玉忠积极与县、市植保站沟通,到农大学习,天敌工厂化生产的计划于2012年底开始实施。在各科学院、所的帮助下建立了天敌防治害虫的实验室,2013年3月28日成立了专业从事生物天敌研发、生产、销售的北京阔野田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天敌昆虫作为有机蔬菜种植最为关键的病虫害防治办法,是全国领先,世界范围内都较为先进的生物防治的一种。在农科院、农林科学院和植保站的技术支持下,公司以工厂化繁育技术生产系列生物天敌产品有5种,通过集成使用生物天敌,防治效果达到了80%以上,亩均成本降低1500元左右。通过4年的发展,巴氏新小绥螨年生产能力达到了300亿头、异色瓢虫年生产能力1.02亿粒卵、东亚小花蝽年产能力0.3亿头、烟盲蝽年产能力0.1亿头,产品除满足本基地470亩,360个设施大棚防治虫害外,还销往本市其他区县、河北、天津、山东、乃至新疆、海南等20多个地区。
他的“三七开”的分配模式可以说是保持合作社活力的重要动力,是保障产品质量的坚实的基础。这是赵玉忠将工业的管理运用到农业种植的典范。“三七开”是让农民在零投入的基础上,扣除产品生产的资料成本,以内部收购价格为基础的分配模式,菜农在蔬菜销售中享受收益的70%,遇到种植蔬菜受灾,农民还可以获得每月1800元的最低工资补偿,这一模式彻底解决了种植农民在人民公社时期的“出工不出力”的“懒”和分田单干时期的无规无据的“散”,让农民做到了“零”风险投入,高收益回报,极大提高了农民的作业积极性,实现了农民的高效组织,也为我国农民的有效组织开辟了新的道路。
作为人大代表的赵玉忠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一个人富,不叫富,至少要全县大部分合作社成员得先富起来”。2011年4月,赵玉忠召集全县12个乡镇的16家合作社一起讨论成立联合社事宜。通过多次分散、集中讨论、测算,2011年8月,北京融亿天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一家专门从事销售的公司正式成立;同年9月,由北京绿菜园蔬菜专业合作社发起,以注册商标“北菜园”为字号的联合社成立。“我想将我们绿菜园的成功经验带给更多的农民合作社和兄弟姐妹,为更多人的农业致富梦想提供帮助……”,赵玉忠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近三年来,他将先进的种植经验传播到了海南、河南、河北、甘肃、新疆等地,荷兰、比利时、日本、新西兰等各国有人也纷纷到合作社取经、交流。
赵玉忠独创的“三七开”管理机制经过多年实践和摸索形成的有效管理机制,将工业生产的成熟管理经验运用到农业生产的成功典范,是“六统一”管理模式实行的基石。该机制成功解决了我国人民公社时期农民的懒和包产到户时期农民种植过于分散的问题,建立了一个全新的、透明的、权责分明的分配管理机制,极大的调动了农民作业的积极性,2016年人均收入达到5.3万元,最高的人当年获得了8.2万元的高收入,真正让农民成为了“产业工人”走上了共同致富的道路。
正是赵玉忠不计个人得失的无私奉献,坚持不懈的学习和钻研于有机蔬菜的种植技术,对产品质量近乎偏执的追求,使得“北菜园”有机蔬菜成为了种植技术过硬,种植过程透明,产品质量放心,产值几千万的有机蔬菜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典型农民企业,在解决食品安全的同时,带动了一方农民的共同致富。他的成功受到的社会各界的关注,他先后被推选为北京市第14届人大代表、北京市延庆区政协委员、北京市农业联合会副会长、北京市农业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标准化委员会委员,2015年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16年被评为全国科普致富带头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农村实用人才、北京农村发展“十大”杰出典型。他负责的北京绿菜园蔬菜专业合作社、北京北菜园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双双获得了全国先进合作社的称号,同时北京阔野田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被评为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科技园高新技术企业,在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时期,成为了北京市蔬菜行业一面鲜明的旗帜。
相关新闻
- 赵玉忠事迹材料 201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