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文钦事迹材料
2011年本在深圳经营茶叶店的缪文钦返乡创业。经过考察,他看到了现代设施农业的开阔前景,并因地制宜选择葡萄种植。他希望通过自己的示范带动家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凭借葡萄产业的发展,给乡亲们带来致富的机会。因此,他带头成立寿宁县祥瑞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在他的积极引导下带动寿宁县农民种植葡萄的积极性,不断壮大到社员167人,种植葡萄3500余亩,带动凤阳全镇种植葡萄6000余亩,产值9000多万元,开创寿宁县现代设施农业的先河。合作社成立为种植户解决了资金、技术、销售上的困难。5年种植,在缪文钦带领下村民富裕了,还帮扶合作社35名贫困户脱贫。实现了“百姓富、生态美”。
凤阳镇平均海拔650米,水质清澈、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且周边无工业企业污染,葡萄生长周期长,当地群众也曾有过零星种植葡萄,然而因为种植设施落后,且品种单一,管理不规范,效益不佳,发展十分艰难,雨季长,适合引用大棚种植葡萄,减轻病虫害,而且大棚葡萄处在上升期。于是缪文钦主动引导村民改变观念,合理分流,搞特色种植,土地流转,扩大生产规模,走专业化之路;为了取得群众的信任,他在当时寿宁县设施农业补贴空白的情况下,不断与相关部门对接协调,最终获得大棚补贴每亩3500元。同时,他的积极性感染了一些村民,当年带动其所在的官田村发展葡萄350亩,走出了规模化种植的第一步,种植品种以巨峰和夏黑为主。
2012年,缪文钦将产出的葡萄送到省地质调查院物探所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葡萄中的微量元素有效锌含量达0.39mg/kg,含水率高达80.71%。这些数据给了缪文钦和他的社员们很大的信心。另外,凤阳镇还拥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凤阳镇海拔高,积温比毗邻的葡萄产区低,葡萄生长周期较长,成熟期也比周边地区晚。在福安,葡萄7、8月份收成。而在凤阳镇,葡萄的上市时间在9、10月份,由于避开集中上市时间,也使凤阳葡萄有了自己的市场。而运用大棚、套袋、有机肥使用的结合,葡萄品质和产量得到提升,葡萄收购价格由原来的2—3元/斤提高到了7元/斤,亩产值15000—18000元,看到效益,许多村民也纷纷效仿。
面对种植规模的扩大,缪文钦带头成立了寿宁县祥瑞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希望利用合作的优越性,从资金和技术上帮助各种植户,提高种植效益,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葡萄前期资金投入的门槛较高,许多农户望而却步,要壮大种植队伍,就要为种植户相应地解决资金问题。一方面由合作社协调担保,为种植户解决了贷款额度、期限、担保方式、贷款利率等问题;另一方面,争取项目支持,减轻生产投入的压力。技术问题方面,合作社结合相关部门的培训资源邀请了专家、种植能手为种植户授课、入园指导。采取“以点带面、一对一帮扶”的措施,在技术人员带领下先培育一部分技术骨干,组成“技术服务队”,为社员提供更优质的技术服务,对于年老的、贫困的、领悟能力差的实行“一对一帮扶”,确保社员的种植技术齐头并进;而且在这4年种植期间,合作社也相应摸索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管理技术,区别于巨峰葡萄通用的管理技术。销售问题上,合作社大力推广高山晚熟“锌葡萄”品牌,统一商标,取得了绿色食品认证,为社员联系外销,提供销售服务平台;另外,合作社借助网络、微信、采摘体验等方式积极拓宽销售渠道。
2013年他自发建立核心示范园区,集科普推广、观光采摘、技术推广于一体,成为寿宁县首个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并入选2017年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目录。2014年为了提高产品的辨识度,缪文钦借助“地利”,主打“晚熟锌葡萄”,与乡党委、政府开展“寿宁凤阳首届锌葡萄”文化节,邀请了央视《每日农经》栏目组,大力宣传,推介“锌葡萄”品牌。2015他集资建立葡萄交易集散中心,集中解决了葡萄贮藏、分装、运输问题,为葡萄产后提供更有利的保障。现在,我镇葡萄种植面积迅速增至6000亩,产值9000余万元;葡萄种植规模扩大,为了保证葡萄的品质,缪文钦带领社员推行统防统治,建立生产记录,严防农残污染,在生产中使用有机肥,生物农药、物理防治相结合,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建立了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他说这也是为了保证我们的区域品牌长盛不衰。缪文钦在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引进其他优质品种的葡萄、蓝莓、猕猴桃、杨梅等。2016年缪文钦规划顺应休闲生态农业、旅游农业的风向标,打造一个符合地方特色的生态农庄,将葡萄园、其他品类的果园结合一些景观带,借势现下凤阳镇正在建设的樱花带、国家级山地自行车训练基地,将现有的园区打造成一个具有休闲度假、观光采摘、示范带动的功能区,让更多人能“走进来、留得住”,就能更好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现在,缪文钦不仅是凤阳镇葡萄产业的“领头羊”、“守护者”,他将青春挥洒在家乡这片沃土上,不贪恋城市的繁华,却眷恋家乡人民生活的蒸蒸日上、家乡面貌的日新月异。群众要种葡萄了找他,葡萄遇到病害了找他,葡萄要出售了找他,就连葡萄受灾了也找他,事情繁琐,但缪文钦却乐在其中,因为他视每一位种植户为他的“创业合伙人”,而保证每一位种植户的效益与产业的持续发展息息相关,所以在当地提到葡萄,无人不提及缪文钦。缪文钦还是许多当地返乡创业青年乐于请教的创业典型,而他也总是用心去倾听创业青年的心声,并为他们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意见,创业的路很艰辛,他不断攻坚克难,以艰苦奋斗,携手众人在养育他的这方热土上收获累累硕果。所以他也真挚希望共筑家乡美好明天的青年人,都能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中有所作为!